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504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其中,包括:轴;转子;马达壳体,形成用于容纳轴和转子的内部空间;定子,容纳于马达壳体的内部,在将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该定子配置于转子的外侧;第一流路,在将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该第一流路配置于定子的外侧,第一流体在该第一流路的内部流动,第一流体向内部空间排出来冷却定子和转子;以及,第二流路,在将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该第二流路配置于第一流路和定子之间,第二流体在该第二流路的内部流动,第二流体吸收通过流路壁传递的定子的热。

mo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tor, which comprises: a shaft; a rotor; a motor housing, forming an internal space for accommodating the shaft and the rotor; a stator, accommodating the interior of the motor housing, is dispos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rotor when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shaft is taken as a reference; a first flow path, taking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shaft as a reference. The first flow path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tator, the first fluid flows within the first flow path, the first fluid is discharged into the inner space to cool the stator and rotor, and the second flow path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flow path and the stator when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shaft is taken as a reference, and the second flow path is between the first flow path and the stator where the second flow is. The internal flow of the secondary flow, the second fluid absorbs the heat of the stator passing through the wall of the flow pa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由二重流路构成的冷却结构的马达。
技术介绍
通常,马达包括转子、用于包裹转子周边的定子芯、在转子或者定子芯卷绕的线圈。在将二重定子芯卷绕有线圈的马达作为例子说明时,马达为了向转子施加驱动力而向线圈接通电流。当电流在线圈流动时,产生电磁场,转子内的磁铁因电磁场而受到规定方向的力,从而使转子旋转。此时,若电流在定子的线圈流动,则定子芯或者定子线圈产生热。因此,以往开发了很多用于冷却这样产生的马达的热的方法。以往利用了如下冷却方式:间接冷却方式,通过冷却水冷却马达壳体,从而具有冷却马达内的定子的效果;直接冷却方式,向马达壳体内喷射油,来直接冷却定子以及线圈等。另外,还开发并普及兼具油冷却流路和冷却水冷却流路的马达。根据最近的技术趋势,随着马达趋于小型化和高速化,马达的发热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但是并没有公开能够有效地改进以往的冷却性能的结构,实际上需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比以往提高的冷却性能的马达的结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马达的性能和耐久性的结构。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低温也能够稳定地动作的马达。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并不限定于上面提到的课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通过以下的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到的其他课题。为了达到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马达,包括:轴;转子;马达壳体,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轴和所述转子的内部空间;定子,容纳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在将所述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定子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侧;第一流路,在将所述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第一流路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外侧,第一流体在该第一流路的内部流动,所述第一流体向所述内部空间排出来冷却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以及,第二流路,在将所述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第二流路配置于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定子之间,第二流体在该第二流路的内部流动,所述第二流体吸收通过流路壁传递的所述定子的热。其他实施例的具体事项包含于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具有如下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效果。第一、构成为包括用于使第一流体循环的第一流路、用于使第二流体循环的第二流路的冷却结构,因此具有能够有效地冷却马达的效果。第二、提高了马达的冷却性能,因此具有如延长连续输出时间这样的、提高马达的性能的效果,另外,具有提高耐久性的效果。第三、例如在第一流体为油、第二流体为沿着马达外部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流动的冷却水的情况下,在低温环境下温度相对高的冷却水,向温度相对低的油供给热,因此具有能够使油沿着第一流路顺畅地流动来冷却马达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并不限定于上面提到的效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明确理解未提到的其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从一侧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马达的立体图。图2是从另一侧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马达的立体图。图3是从一侧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马达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另一侧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马达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出从图1分离了变频器机壳50的状态的图。图6是从一侧观察图1的马达壳体40的立体图。图7是从图6的马达壳体40分离了油泵80的样子的图。图8是从另一侧观察图1的马达壳体40的立体图。图9是图1的马达壳体40的主视图。图10是图1的马达壳体40的后视图。图11是使图6的马达壳体40的一部分变得透明来观察的图。图12是沿着图1的A-A’线剖切而得到的剖视图。图13是图1的变频器壳体51的主视图。图14是图1的变频器壳体51的后视图。图15是图1的变频器热交换板53的后视图。图16是图1的后盖60的主视图。图17是图1的后盖60的后视图。图18是用于说明第一流路100和第二流路200的内部的流动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马达10:轴20:转子30:定子40:马达壳体50:变频器机壳60:后盖70:圈80:油泵100:第一流路200:第二流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此,与附图标记无关地,对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构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就下面说明中使用的结构构件的接尾词“模块”和“部”而言,是仅仅考虑到撰写说明书的便利性而赋予或混用的,其本身并不带有不同的含义或作用。此外,在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如果判断为对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会导致混淆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的技术思想,则省略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并且,所附的附图是仅仅为了容易理解本说明书公开的实施例而使用的,不应由所附的附图限定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思想,而是应当理解为涵盖了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和技术范围所包括的所有变更、均等物乃至替代物。包含第一、第二等序数的术语可用于说明各种结构构件,但是所述结构构件并不由所述术语限定。所述术语仅仅是用于将一个结构构件与其他结构构件进行区分。如果提及到某个结构构件“连接”或“接触”于另一结构构件,则可能是直接连接或接触于另一结构构件,但也可理解为它们之间存在其他结构构件。反之,如果提及到某个结构构件“直接连接”或“直接接触”于另一结构构件,则应当理解为它们之间不存在其他结构构件。除非在文脉上明确地不同,单数的表现应包括复数的表现。在本申请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是用于指定说明书上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构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而并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结构构件、部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的可能性。下面,上侧(Top)、下侧(Bottom)、左侧(Left)、右侧(Right)、前方(Front)以及后方(Rear)这样的方向,可如附图所示那样定义。但是,这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已,也可以设定为与此不同。图1是从一侧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马达1的立体图。图2是从另一侧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马达1的立体图。图3是从一侧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马达1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从另一侧方向观察本实施例的马达1的分解立体图。参照图1至图4,马达1可包括轴10、转子20、定子30、马达壳体40、第一流路100和第二流路200。轴10可以以能够使转子20旋转的方式,支撑所述转子20。马达1可以是车辆用马达。车辆可以是包括汽车、摩托车的概念。车辆可以是将作为动力源具有发动机的内燃机车辆、作为动力源具有发动机和电动马达的混合动力车辆、作为动力源具有电动马达的电动汽车等均涵盖的概念。轴10的一端可与轴承结合,来支撑于马达壳体40的一侧壁,并且所述轴10能够旋转。轴10的另一端可与轴承结合,来支撑于马达壳体40的另一侧壁,并且所述轴10能够旋转。在本实施例中,轴10的前端可与变频器壳体51结合,该变频器壳体51与马达壳体40的前端结合。轴10的后端可与后部板结合,该后部板与马达壳体40的后端结合。轴10可具有用于引导与机壳组件之间的结合位置的突出部。轴10可形成为,具有多个段差的形状。当马达1运转时,轴10旋转,可因摩擦而生成热。转子20可将轴10作为旋转轴来旋转。转子20可包括转子芯、容纳于转子芯的磁铁。转子芯可与轴10结合。转子20可包裹轴10的外周面来结合。由于因马达1运转而从转子20的内部生成的热,或者来自轴10等的热,转子20的温度可上升。转子20可被后述的冷却流体冷却。转子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其中,包括:轴;转子;马达壳体,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轴和所述转子的内部空间;定子,容纳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在将所述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定子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侧;第一流路,在将所述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第一流路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外侧,第一流体在该第一流路的内部流动,所述第一流体向所述内部空间排出来冷却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以及,第二流路,在将所述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第二流路配置于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定子之间,第二流体在该第二流路的内部流动,所述第二流体吸收通过与所述定子相邻的流路壁传递的所述定子的热,所述第二流体与所述第一流路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0.13 KR PCT/KR2017/011308;2017.03.28 US 62/41.一种马达,其中,包括:轴;转子;马达壳体,形成用于容纳所述轴和所述转子的内部空间;定子,容纳于所述马达壳体的内部,在将所述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定子配置于所述转子的外侧;第一流路,在将所述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第一流路配置于所述定子的外侧,第一流体在该第一流路的内部流动,所述第一流体向所述内部空间排出来冷却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以及,第二流路,在将所述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第二流路配置于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定子之间,第二流体在该第二流路的内部流动,所述第二流体吸收通过与所述定子相邻的流路壁传递的所述定子的热,所述第二流体与所述第一流路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马达壳体形成为具有中空的圆筒形状,所述第二流路包括第二热交换部,该第二热交换部形成在所述马达壳体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之间,来与所述定子进行热交换,所述第一流路包括第一热交换部,该第一热交换部形成在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和所述马达壳体的外周面之间,来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进行热交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还包括:前盖,覆盖所述马达壳体的开放的一侧面,以及,后盖,覆盖所述马达壳体的开放的另一侧面,该另一侧面位于与所述一侧面相反的一侧;所述前盖、所述后盖与所述马达壳体结合,来形成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在将所述轴的半径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马达壳体的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之间的分隔壁的厚度比所述马达壳体的内周面和所述第二热交换部之间的分隔壁的厚度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还包括变频器壳体,该变频器壳体在所述轴的长度方向上与所述马达壳体结合,在该变频器壳体的内部具有用于冷却变频器的变频器热交换部,所述第二流路包括第二流入口和第二排出口,所述第二流入口用于使所述第二流体从所述马达壳体的外部流入所述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排出口用于使所述第二流体从所述第二流路向所述马达壳体的外部排出,所述变频器热交换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流入口连通,所述变频器热交换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出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变频器壳体包括变频器热交换板,该变频器热交换板结合于所述变频器壳体的内部,具有多个热交换销,通过结合所述变频器壳体和所述变频器热交换板,来形成所述变频器热交换部,流入所述变频器热交换部的所述第二流体,向所述轴的圆周方向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流路构成为,在将所述轴的圆周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第二热交换部所包裹的所述马达壳体的内周面的面积和所述第一热交换部所包裹的所述马达壳体的内周面的面积之比为1:0.3~0.7。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部包括:多个第二热交换单元,沿着所述马达壳体的圆周方向排列,以及,多个第二热交换连接流路,位于所述马达壳体的两端,用于连通彼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二热交换单元;在所述轴的长度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多个第二热交换连接流路使所述多个第二热交换单元的一侧和另一侧交替地连通,使所述第二流体在经过所述第二热交换部的过程中,流动方向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替地改变,所述第二热交换连接流路的流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热交换单元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马达,其中,所述第一热交换部包括:多个第一热交换单元,沿着所述马达壳体的圆周方向排列,以及,多个第一热交换连接流路,配置于所述马达壳体的两端,用于连通彼此相邻的所述多个第一热交换单元;在将所述轴的长度方向作为基准时,所述第一热交换连接流路使所述多个第一热交换单元的一侧和另一侧交替地连通,使所述第一流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锺濉郭泰熹文晶煜赵彰钦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