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28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换热腔;换热管,换热管设置在换热腔内,换热管为多根,多根换热管沿换热腔的轴向间隔设置;支撑减震部,支撑减震部设置在换热腔内,支撑减震部具有多个支撑网孔,多根换热管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支撑网孔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油浆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短以及存在使用安全隐患的问题。

Heat exchang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heat exchange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with a heat exchange chamber, a heat exchange tube, a heat exchange tube arranged in the heat exchange chamber, a plurality of heat exchanger tubes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interval of the heat exchange chamber, a supporting shock absorber arranged in the heat exchange chamber, a supporting shock absorb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meshes, and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shock absorbers. The root heat exchange pipes are arranged correspondingly through a plurality of supporting mesh holes.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s of short service life of the slurry steam generator in the prior art and the existence of hidden trouble in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
技术介绍
油浆蒸汽发生器属于换热器的一种,其通常在较为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且油浆蒸汽发生器是炼化企业重油催化装置的节能关键设备,国内的多套重油催化装置均安装有油浆蒸汽发生器。油浆蒸汽发生器的工作原理是水蒸汽经过油浆蒸汽发生器的壳程,而油浆经过油浆蒸汽发生器的管程,水蒸气与油浆在油浆蒸汽发生器内发生热交换,从而达到降低油浆温度的作用,形成分馏塔的温差分布,同时壳程内产生低压蒸汽。油浆蒸汽发生器通常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使用,其设计压力通常在4.0MPa以上,设计温度通常在280℃以上,由于油浆蒸汽发生器内介质粘稠,油浆蒸汽发生器受到介质的压力较大,且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通常容易造成油浆蒸汽发生器的运行振动较大,长期的振动会造成油浆蒸汽发生器的管板或换热管裂纹而使油浆蒸汽发生器存在使用安全隐患,甚至会发生漏液现象而影响油浆蒸汽发生器正常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浆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短以及存在使用安全隐患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换热腔;换热管,换热管设置在换热腔内,换热管为多根,多根换热管沿换热腔的轴向间隔设置;支撑减震部,支撑减震部设置在换热腔内,支撑减震部具有多个支撑网孔,多根换热管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支撑网孔设置;支撑减震部包括:多根第一支撑梁和多根第二支撑梁和柱状连接结构,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交错设置以围成支撑网孔;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的连接处设置有柱状连接结构。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梁与第二支撑梁相垂直地设置。进一步地,柱状连接结构为空心环管,第一支撑梁与空心环管的轴向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梁与空心环管的轴向的第二端连接。进一步地,支撑减震部还包括外周梁,外周梁具有安装区域,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设置在安装区域内。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梁的两端与外周梁连接;和/或第二支撑梁的两端与外周梁连接。进一步地,支撑减震部呈板状,支撑减震部为多个,多个支撑减震部沿换热腔的轴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两个管板,管板设置在换热腔内,且多根换热管分别设置在两个管板之间。进一步地,换热器还包括多个折流板,多个折流板间隔设置在换热腔内并位于两个管板之间,支撑减震部选择性地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折流板之间。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换热器支撑减震部设置在壳体的换热腔内,支撑减震部具有多个支撑网孔,多根换热管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支撑网孔设置。这样,支撑减震部的支撑作用,可靠地减弱了换热管的振动幅度,避免了因换热管的长度过长振动幅度过大而造成换热管碰撞或磨损,同时避免了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处受到的应力过于集中而发生管板或换热管裂纹现象,进而降低了换热器的使用安全隐患,延长了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提高了换热器的工作可靠性。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选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换热器的装配有换热管的支撑减震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的A-A处的剖视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换热腔;20、换热管;30、支撑减震部;31、支撑网孔;32、第一支撑梁;33、第二支撑梁;34、柱状连接结构;35、外周梁;40、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油浆蒸汽发生器的使用寿命短以及存在使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如图2和图3所示,换热器包括壳体10、换热管20和支撑减震部30,壳体10具有换热腔11,换热管20设置在换热腔11内,换热管20为多根,多根换热管20沿换热腔11的轴向间隔设置,支撑减震部30设置在换热腔11内,支撑减震部30具有多个支撑网孔31,多根换热管20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支撑网孔31设置。由于换热器支撑减震部30设置在壳体10的换热腔11内,支撑减震部30具有多个支撑网孔31,多根换热管20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支撑网孔31设置。这样,支撑减震部30的设置起到了对换热管20的支撑作用,可靠地减弱了换热管20的振动幅度,避免了因换热管20的长度过长振动幅度过大而造成换热管20碰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换热腔(11);换热管(20),所述换热管(20)设置在所述换热腔(11)内,所述换热管(20)为多根,多根所述换热管(20)沿所述换热腔(11)的轴向间隔设置;支撑减震部(30),所述支撑减震部(30)设置在所述换热腔(11)内,所述支撑减震部(30)具有多个支撑网孔(31),多根所述换热管(20)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所述支撑网孔(31)设置;所述支撑减震部(30)包括:多根第一支撑梁(32)和多根第二支撑梁(33)和柱状连接结构(34),所述第一支撑梁(32)与所述第二支撑梁(33)交错设置以围成所述支撑网孔(31);所述第一支撑梁(32)和所述第二支撑梁(33)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柱状连接结构(3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换热腔(11);换热管(20),所述换热管(20)设置在所述换热腔(11)内,所述换热管(20)为多根,多根所述换热管(20)沿所述换热腔(11)的轴向间隔设置;支撑减震部(30),所述支撑减震部(30)设置在所述换热腔(11)内,所述支撑减震部(30)具有多个支撑网孔(31),多根所述换热管(20)一一对应地穿过多个所述支撑网孔(31)设置;所述支撑减震部(30)包括:多根第一支撑梁(32)和多根第二支撑梁(33)和柱状连接结构(34),所述第一支撑梁(32)与所述第二支撑梁(33)交错设置以围成所述支撑网孔(31);所述第一支撑梁(32)和所述第二支撑梁(33)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柱状连接结构(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32)与所述第二支撑梁(33)相垂直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连接结构(34)为空心环管,所述第一支撑梁(32)与所述空心环管的轴向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松张勇侯晓峰金海嵘韩永强刘斌蒋金芳赵万里王印力巴东平高玉珠郭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