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管道手孔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549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信管道手孔井,井体包括上井圈、中间井圈和下井座,上滚珠和下滚珠分别设置在上井圈和中间井圈之间与中间井圈和下井座之间,使得中间井圈能够相对上井圈和下井座转动,且转动摩擦小,便于调节走线孔的朝向,如果应用在折返走线上,线缆可以从相邻的两个走线孔进出井体,同时转动中间井体,使得线缆穿过的两个走线孔的中间正对线缆穿来的方向,无需在井体周围额外铺设线缆折返支撑部件,施工成本低,施工简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信管道手孔井
本技术属于通信器械的
,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管道手孔井。
技术介绍
手孔井:指用砖石水泥砌成,上面有可以打开的盖子,为通信室外管线敷设提供方便的工作坑,手孔通常较小,一般为40x70x70cm以下,人手可以进入拉线、接续或操作。较大的人身体可以进入的称之为人孔或窨井。形式通常有方形,圆形,或根据需要砌筑成其它形式。但是目前手孔井在侧面所开的走线孔数量固定,且走线孔的朝向固定,也就是只能提供固定的走线方向,而如果折返走线,则需要在手孔井外铺设回转管道,施工成本高,施工繁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管道手孔井,井体包括上井圈、中间井圈和下井座,上滚珠和下滚珠分别设置在上井圈和中间井圈之间与中间井圈和下井座之间,使得中间井圈能够相对上井圈和下井座转动,且转动摩擦小,便于调节走线孔的朝向,如果应用在折返走线上,线缆可以从相邻的两个走线孔进出井体,同时转动中间井体,使得线缆穿过的两个走线孔的中间正对线缆穿来的方向,无需在井体周围额外铺设线缆折返支撑部件,施工成本低,施工简便,省时省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管道手孔井,包括井盖、走线孔和井体,所述井体的上端嵌入有所述井盖,所述井体的侧壁上贯通有若干个所述走线孔,所述井体包括上井圈、中间井圈和下井座,所述中间井圈嵌套在所述上井圈和所述下井座之间,所述中间井圈的侧壁上均布贯通有若干个所述走线孔。进一步地,所述上井圈的上端面内外边沿之间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盖边嵌合槽,所述井盖的下端面边沿自上而下嵌入所述盖边嵌合槽。进一步地,所述上井圈和所述下井座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嵌入环,两个所述嵌入环分别一上一下嵌入上嵌套槽和下嵌套槽,所述上嵌套槽和所述下嵌套槽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中间井圈的上下两端。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嵌入环分别与所述上嵌套槽和所述下嵌套槽的水平接触面之间嵌入有上滚珠和下滚珠。进一步地,所述走线孔内自所述中间井圈内向外嵌入并螺纹连接有线孔塞,所述线孔塞采用橡胶制成且呈螺栓状。进一步地,所述上井圈、下井座和中间井圈采用树脂混凝制成。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的积极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上滚珠和下滚珠分别设置在上井圈和中间井圈之间与中间井圈和下井座之间,使得中间井圈能够相对上井圈和下井座转动,且转动摩擦小,便于调节走线孔的朝向。2、本技术中,如果应用在折返走线上,线缆可以从相邻的两个走线孔进出井体,同时转动中间井体,使得线缆穿过的两个走线孔的中间正对线缆穿来的方向,无需在井体周围额外铺设线缆折返支撑部件,施工成本低。3、本技术结构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4、本技术产品性能好,使用寿命长。5、本技术便于使用,施工简便,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中:1-井盖,2-上井圈,3-中间井圈,4-走线孔,5-线孔塞,6-下井座,7-上滚珠,8-下滚珠,21-盖边嵌合槽,22-嵌入环,31-下嵌套槽,32-上嵌套槽。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技术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技术。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央”、“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通信管道手孔井,包括井盖1、走线孔4和井体,井体的上端嵌入有井盖1,井体的侧壁上贯通有若干个走线孔4,井体包括上井圈2、中间井圈3和下井座6,中间井圈3嵌套在上井圈2和下井座6之间,中间井圈3的侧壁上均布贯通有若干个走线孔4。上井圈2的上端面内外边沿之间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盖边嵌合槽21,井盖1的下端面边沿自上而下嵌入盖边嵌合槽21,提高井盖1的盖合密封性。上井圈2和下井座6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嵌入环22,两个嵌入环22分别一上一下嵌入上嵌套槽32和下嵌套槽31,上嵌套槽32和下嵌套槽31分别固定设置在中间井圈3的上下两端。两个嵌入环22分别与上嵌套槽32和下嵌套槽31的水平接触面之间嵌入有上滚珠7和下滚珠8,钢制的上滚珠7和下滚珠8分别设置在上井圈2和中间井圈3之间与中间井圈3和下井座6之间,使得中间井圈3能够相对上井圈2和下井座6转动,便于调节走线孔4的朝向,如果应用在折返走线上,线缆可以从相邻的两个走线孔4进出井体,同时转动中间井体,使得线缆穿过的两个走线孔4的中间正对线缆穿来的方向,无需在井体周围额外铺设线缆折返支撑部件,施工成本低,施工简便,省时省力。走线孔4内自中间井圈3内向外嵌入并螺纹连接有线孔塞5,线孔塞5采用橡胶制成且呈螺栓状,便于对未用到的走线孔4进行封堵,防止井体内进水。上井圈2、下井座6和中间井圈3采用树脂混凝制成,提高整个井体的强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整个装置作为预制件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将整个装置埋入地下且上井圈2的上端与地面齐平,多个不同走向的线缆可分别通过不同的走线孔4进入井体内。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在本技术各个零部件所采用的材质方面,如果带有“弹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弹簧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橡胶材质;如果带有“刚性”术语描述的零部件,可以采用的是钢材质,也可以采用的是硬质工程塑料材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依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信管道手孔井,包括井盖、走线孔和井体,所述井体的上端嵌入有所述井盖,所述井体的侧壁上贯通有若干个所述走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包括上井圈、中间井圈和下井座,所述中间井圈嵌套在所述上井圈和所述下井座之间,所述中间井圈的侧壁上均布贯通有若干个所述走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信管道手孔井,包括井盖、走线孔和井体,所述井体的上端嵌入有所述井盖,所述井体的侧壁上贯通有若干个所述走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包括上井圈、中间井圈和下井座,所述中间井圈嵌套在所述上井圈和所述下井座之间,所述中间井圈的侧壁上均布贯通有若干个所述走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信管道手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井圈的上端面内外边沿之间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盖边嵌合槽,所述井盖的下端面边沿自上而下嵌入所述盖边嵌合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信管道手孔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井圈和所述下井座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