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21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公路交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包括设置在公路上的立柱,所述的立柱通过耗能装置连接有护栏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在保证目前常规高速护栏的功能的基础上,在发生碰撞的时候,降低破坏力,同时阻止车体反弹到其它车道,避免二次车祸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交通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
技术介绍
在我国高速公路上,每年都会发生大量的机动车交通事故。机动车因为各种因素,与护栏相撞,造成各种惨烈的后果。为减轻与护栏相撞造成的人员生命和车辆财产损失,不但需要采用减振技术,降低车体与护栏相撞时发生的直接机械破坏,而且需要尽快降低失控车体的运动速度,阻止失控的车体与护栏相撞后反弹入行车道与其他车辆再次相撞,导致二次事故。目前常用的高速公路护栏,仅能勉强满足阻止车体冲出公路,小幅度减振的目的。车体与护栏相撞,能量在车体与护栏结构上共同耗散。在能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合适的构造设计,在保证整体护栏防止车辆冲出路面的功能同时,增加护栏本身的能量耗散能力,则可以降低需要车体耗散的能量,从而降低车体的损坏程度,更好地保护车里人员的生命安全。车体与护栏相撞后,由于反作用力的作用,车体往往会反向冲入中间车道,与其他正常行驶的车辆再次相撞,导致其他车辆的损坏和自身结构的进一步损坏,严重的甚至导致更为惨烈的连续车祸。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设计合理、在保证目前常规高速护栏的功能的基础上,在发生碰撞的时候,降低破坏力,同时阻止车体反弹到其它车道,避免二次车祸发生的一种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在保证目前常规高速护栏的功能的基础上,在发生碰撞的时候,降低破坏力,同时阻止车体反弹到其它车道,避免二次车祸发生的一种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包括设置在公路上的立柱,所述的立柱通过耗能装置连接有护栏板。所述的耗能装置包括连接在立柱的一侧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封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的外部连接有上磁轭和下磁轭,连接在上磁轭内的上非导磁体,连接在下磁轭内的下非导磁体,连接在上非导磁体与下非导磁体之间的永磁体,永磁体的外部通过耗能板与护栏板相连接。所述的永磁体的底部设置有半球形凹槽,下非导磁体内设置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设置有弹簧,弹簧顶面连接有滚珠。所述的上非导磁体内的一侧设置有水平孔,上磁轭内设置有水平螺纹孔,水平孔内设置有螺栓,下非导磁体内的上部设置有竖直孔,下磁轭内设置有竖向螺纹孔,竖直孔内设置有螺栓。所述的上非导磁体的底部的外部的三个侧面均设置有挡板,下非导磁体的顶面的外部的三个侧面均设置有挡板,永磁体的顶面与上非导磁体的底面接触连接,永磁体的底面与下非导磁体的顶面接触连接。所述的耗能板、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和封板均采用纯铝材质制成。所述的封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高度不大于永磁体的高度。所述的封板的顶面与上连接板的底面相连接,封板的底面与下连接板的顶面相连接,封板的外侧面与上磁轭和下磁轭的内侧面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保证正常的高速护栏的功能的基础上,在车辆与护栏轻微刮擦时,发挥自身弹性特性,减少撞击对车体的破坏;当车体与护栏发生中等程度的撞击刮擦时,护栏发挥自身塑形耗能能力,降低车体承受的撞击能量,减轻车体遭受的机械破坏损失。当车体与护栏发生较为严重的撞击时,护栏不但能发挥自身塑形耗能能力进行减振作用,且能及时地对把车体进行吸附,降低车速,阻止车体反弹如其他车道,导致二次灾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3、4、5、6所示,一种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包括设置在公路上的立柱13,所述的立柱13通过耗能装置连接有护栏板1。所述的耗能装置包括通过螺栓连接在立柱13的一侧的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9,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9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有封板10,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9的外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上磁轭6和下磁轭7,连接在上磁轭6内的上非导磁体4,连接在下磁轭7内的下非导磁体5,连接在上非导磁体4与下非导磁体5之间的永磁体3,永磁体3的外部通过螺栓连接有耗能板2,耗能板2与护栏板1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的永磁体3的底部设置有半球形凹槽,下非导磁体5内设置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顶面连接有滚珠11。所述的上非导磁体4内的一侧设置有水平孔16,上磁轭6内设置有水平螺纹孔,水平孔16内设置有螺栓,上非导磁体4与下非导磁体5内的上部设置有竖直孔18,下磁轭7内设置有竖向螺纹孔,竖直孔18内设置有螺栓。所述的上非导磁体4的底部的外部的三个侧面均设置有挡板14,下非导磁体5的顶面的外部的三个侧面均设置有挡板14,永磁体3的顶面与上非导磁体4的底面接触连接,永磁体3的底面与下非导磁体5的顶面接触连接。所述的耗能板2、上连接板8、下连接板9和封板10均采用纯铝材质制成。所述的封板10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矩形孔,矩形孔的高度不大于永磁体3的高度。所述的封板10的顶面与上连接板8的底面相连接,封板10的底面与下连接板9的顶面相连接,封板10的外侧面与上磁轭6和下磁轭7的内侧面相连接。本专利技术在具体使用的时候,选择合适的弹簧12和滚珠11,永磁体3位于上非导磁体4和下非导磁体5之间,整个结构无法形成闭合的磁路,不对周围的铁基构件产生吸力。当车体30与护栏板1发生轻微碰撞或刮擦,外力由护栏板1传递到耗能板2上,由于耗能板2采用纯铝材质制成,纯铝材材质弹性模量较低7200mpa,远小于钢材的206000mpa,在该外力作用下,耗能板2,以及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9,均发生压缩变形,然后随着车体30的离开,耗能板2、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9完全恢复原状。而永磁体3,由于弹簧12和滚珠11的组合作用,被固定于上非导磁体4和下非导磁体5内,不会发生相对位移。这个过程实际是车体30的一部分动能传递给护栏板1,转变为护栏板1的弹性变形能势能,该变形能之后主要通过立柱传递到路肩中。当车体30与护栏板1发生强度更大的碰撞时,护栏板1承受更大的冲击力作用,则耗能板2进入塑性变形受力状态,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9则进入弹性变形状态,车体30与护栏板1相撞过程中总的耗散的能量,一部分通过立柱13传递到路肩,一部分直接在耗能板2上直接得到耗散,剩余部分能量由车体30通过零件的破坏变形等方式耗散。这通过耗能板2进行能量耗散的机制,能明显降低需要车体30耗散的能量的比例,更好地保护车体30的结构安全。当车体30与护栏板1碰撞比较激烈时,耗能板2先进入弹性变形,继而进入塑性变形,并且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加,压力也增加。该压力通过永磁体3传递给滚珠11和弹簧12。当碰撞力达到一定程度,则导致滚珠11连同弹簧12一起被压缩进下非导磁体5的孔内,此时永磁体3被向右图一e推入上磁轭6和下磁轭7之间,纯铝封板10则阻止永磁体3被推离上磁轭6和下磁轭7之间的位置。此时,车体30铁基构件和上磁轭6、下磁轭7以及永磁体3,一同形成闭合的磁路如图6所示,该磁路可对铁基构件产生极大的吸力。车体30的钢铁骨架及其他构件,立即受到吸附力作用,被留滞在护栏板1上,这种效应可阻止失控的车体30离开护栏板1再次冲入其他行车道,防止车体30与其他机动车发生二次碰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包括设置在公路上的立柱(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13)通过耗能装置连接有护栏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包括设置在公路上的立柱(1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13)通过耗能装置连接有护栏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耗能装置包括连接在立柱(13)的一侧的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9),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9)之间连接有封板(10),上连接板(8)和下连接板(9)的外部连接有上磁轭(6)和下磁轭(7),连接在上磁轭(6)内的上非导磁体(4),连接在下磁轭(7)内的下非导磁体(5),连接在上非导磁体(4)与下非导磁体(5)之间的永磁体(3),永磁体(3)的外部通过耗能板(2)与护栏板(1)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体(3)的底部设置有半球形凹槽,下非导磁体(5)内设置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设置有弹簧(12),弹簧(12)顶面连接有滚珠(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防灾复合功能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非导磁体(4)内的一侧设置有水平孔(16),上磁轭(6)内设置有水平螺纹孔,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大为周海涛郭平功郝晓刘方方段保军黄伟范云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