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雾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4158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酸雾吸收器,属于化工设备领域。火力发电企业树脂再生车间一般均有盐酸储罐,厂房内客气中有一定浓度的酸雾产生,对周围的人及建筑物均有一定的刺激和腐蚀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酸雾吸收器包括罐体,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和下隔板均呈竖直状;上隔板与罐体的内侧壁形成碱液液封区,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形成过渡区,下隔板与罐体的内侧壁形成酸雾吸收区;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碱液管和排空气管,罐体的侧壁设置有取样管和进酸雾管,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废液管。酸雾吸收器可利用酸雾和碱液在罐体中进行对流,将酸雾吸收中和并排至中和池内,避免了酸雾泄漏。

An acid mist absorb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cid mist absorber,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hemical equipment. Hydrochloric acid tanks are commonly found in the resin regeneration workshop of thermal power plants. Acid fog with a certain concentration is produced in the air in the workshop, which can stimulate and corrode the people and buildings arou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cid mist absorber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The inside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and a lower partition plate, and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partitions are vertically shaped. The top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alkali inlet pipe and an air exhaust pipe, the side wall of th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sampling pipe and an acid mist inlet pipe, and the bottom of th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waste liquid exhaust pipe. The acid mist absorber can use acid mist and alkali to convection in the tank, and the acid mist can be absorbed and neutralized and arranged side by side in the neutralization tank to avoid acid mist leak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酸雾吸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酸雾吸收器,属于化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企业树脂再生车间一般均有盐酸储罐,厂房内客气中有一定浓度的酸雾产生,因酸雾易溶于水,对周围的人及建筑物均有一定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为避免酸雾扩散,需要对其进行吸收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酸雾吸收器,该酸雾吸收器可利用酸雾和碱液在罐体中进行对流,将酸雾吸收中和并排至中和池内。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酸雾吸收器,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一端固定在罐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上隔板呈竖直状,所述上隔板的另一端与罐体的底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下隔板的一端固定在罐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下隔板呈竖直状,所述下隔板的另一端与罐体的顶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下隔板的另一端的高度大于上隔板的另一端的高度,所述上隔板与罐体的内侧壁形成碱液液封区,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形成过渡区,所述下隔板与罐体的内侧壁形成酸雾吸收区;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碱液管,所述进碱液管设置有两路,其中一路所述进碱液管设置在碱液液封区的上部,另一路所述进碱液管设置在酸雾吸收区的上部;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排空气管,所述排空气管设置有两路,其中一路所述排空气管设置在碱液液封区的上部,另一路所述排空气管设置在酸雾吸收区或过渡区的上部;所述罐体的侧壁设置有取样管和进酸雾管,所述取样管由罐体的外部延伸至碱液液封区,所述进酸雾管由罐体的外部延伸至酸雾吸收区;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废液管,所述排废液管设置有两路,其中一路所述排废液管设置在碱液液封区或过渡区的底部,另一路所述排废液管设置在酸雾吸收区的底部。酸雾吸收器结构简单,将进酸雾管与盐酸或其他易挥发酸的储罐连接,使用时先打开排空气管的阀门及进碱液管的阀门,向罐体中加入碱液,使碱液液封区、过渡区以及酸雾吸收区均装有碱液,碱液的高度不超过下隔板的另一端高度,碱液的高度根据所吸收的酸雾种类等不同而设定,当碱液的高度达到设定值时,关闭进碱液管和排空气管的阀门,开启进酸雾管的阀门,即可实现对盐酸或其他易挥发酸的储罐内挥发出的酸雾吸收,避免了酸雾泄漏,操作简单。进一步而言,所述进碱液管、排空气管、取样管、进酸雾管以及排废液管均设置有阀门。设计合理。进一步而言,所述进酸雾管设置在罐体的下部。进酸雾管具有耐腐蚀性,酸雾从罐体的下部进入罐体中的酸雾吸收区可充分被碱液吸收。进一步而言,所述取样管设置在罐体的中部或下部。通过取样管可对碱液液封区进行取液分析,及时了解罐体内碱液液封区中碱性的强弱,进而判断罐体内的碱液是否需要更换。进一步而言,所述进酸雾管与盐酸储罐连接。盐酸储罐挥发出的酸雾可直接进入罐体内被吸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结构简单,可对车间内盐酸或其他易挥发酸的储罐挥发出的酸雾进行吸收,避免了酸雾泄漏,降低车间内客气中酸雾的浓度。2.操作简单,通过取样管可对罐体内碱液液封区进行取液分析,及时了解罐体内碱液液封区中碱性的强弱,进而判断罐体内的碱液是否需要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罐体1、上隔板2、下隔板3、碱液液封区4、过渡区5、酸雾吸收区6、进碱液管7、排空气管8、取样管9、进酸雾管10、排废液管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酸雾吸收器,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隔板2和下隔板3,所述上隔板2的一端固定在罐体1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上隔板2呈竖直状,所述上隔板2的另一端与罐体1的底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下隔板3的一端固定在罐体1的底部内壁上,所述下隔板3呈竖直状,所述下隔板3的另一端与罐体1的顶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下隔板3的另一端的高度大于上隔板2的另一端的高度,所述上隔板2与罐体1的内侧壁形成碱液液封区4,所述上隔板2与下隔板3之间形成过渡区5,所述下隔板3与罐体1的内侧壁形成酸雾吸收区6。所述罐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碱液管7,所述进碱液管7设置有两路,其中一路所述进碱液管7设置在碱液液封区4的上部,另一路所述进碱液管7设置在酸雾吸收区6的上部;所述罐体1的顶部还设置有排空气管8,所述排空气管8设置有两路,其中一路所述排空气管8设置在碱液液封区4的上部,另一路所述排空气管8设置在酸雾吸收区6或过渡区5的上部;所述罐体1的侧壁设置有取样管9和进酸雾管10,所述取样管9设置在罐体1的中部或下部,所述取样管9由罐体1的外部延伸至碱液液封区4;所述进酸雾管10设置在罐体1的下部,所述进酸雾管10由罐体1的外部延伸至酸雾吸收区6,所述进酸雾管10与盐酸或其他易挥发酸的储罐连接;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废液管11,所述排废液管11设置有两路,其中一路所述排废液管11设置在碱液液封区4或过渡区5的底部,另一路所述排废液管11设置在酸雾吸收区6的底部。所述进碱液管7、排空气管8、取样管9、进酸雾管10以及排废液管11均设置有阀门。酸雾吸收器的使用方法如下:将进酸雾管10与盐酸或其他易挥发酸的储罐连接,使用时,先打开排空气管8的阀门及进碱液管7的阀门,向罐体1中加入碱液,使碱液液封区4、过渡区5以及酸雾吸收区6均装有碱液,碱液的高度不超过下隔板3的另一端高度,碱液的高度根据所吸收的酸雾种类等不同而设定,当碱液的高度达到设定值时,关闭进碱液管7和排空气管8的阀门,开启进酸雾管10的阀门,即可实现对盐酸或其他易挥发酸的储罐内挥发出的酸雾吸收;在酸雾的吸收过程中,可通过取样管9对碱液液封区4进行取液分析,及时了解罐体1内碱液液封区4中碱性的强弱,进而判断罐体1内的碱液是否需要更换;当碱液需要更换时,开启罐体1底部的排废液管11的阀门,将罐体1中的碱液排至中和池内。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酸雾吸收器,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一端固定在罐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上隔板呈竖直状,所述上隔板的另一端与罐体的底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下隔板的一端固定在罐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下隔板呈竖直状,所述下隔板的另一端与罐体的顶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下隔板的另一端的高度大于上隔板的另一端的高度,所述上隔板与罐体的内侧壁形成碱液液封区,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形成过渡区,所述下隔板与罐体的内侧壁形成酸雾吸收区;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碱液管,所述进碱液管设置有两路,其中一路所述进碱液管设置在碱液液封区的上部,另一路所述进碱液管设置在酸雾吸收区的上部;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排空气管,所述排空气管设置有两路,其中一路所述排空气管设置在碱液液封区的上部,另一路所述排空气管设置在酸雾吸收区或过渡区的上部;所述罐体的侧壁设置有取样管和进酸雾管,所述取样管由罐体的外部延伸至碱液液封区,所述进酸雾管由罐体的外部延伸至酸雾吸收区;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排废液管,所述排废液管设置有两路,其中一路所述排废液管设置在碱液液封区或过渡区的底部,另一路所述排废液管设置在酸雾吸收区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酸雾吸收器,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的一端固定在罐体的顶部内壁上,所述上隔板呈竖直状,所述上隔板的另一端与罐体的底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下隔板的一端固定在罐体的底部内壁上,所述下隔板呈竖直状,所述下隔板的另一端与罐体的顶部之间存在间距;所述下隔板的另一端的高度大于上隔板的另一端的高度,所述上隔板与罐体的内侧壁形成碱液液封区,所述上隔板与下隔板之间形成过渡区,所述下隔板与罐体的内侧壁形成酸雾吸收区;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碱液管,所述进碱液管设置有两路,其中一路所述进碱液管设置在碱液液封区的上部,另一路所述进碱液管设置在酸雾吸收区的上部;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设置有排空气管,所述排空气管设置有两路,其中一路所述排空气管设置在碱液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凤元王文杰蒋翀徐家龙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