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2553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包括电机本体、壳体、电机固定机构以及循环水道机构,电机本体装配在壳体内,且电机本体通过电机固定机构与壳体相连接,电机固定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左侧面上,电机固定机构包括调节螺母一、压板一、双向螺杆、调节柱、转盘、凹槽、调节螺母二、压板二、定位螺栓以及环形卡槽,循环水道机构设置在壳体内环形侧面上,循环水道机构包括支架、导热铝杆、散热翅片、散热孔、进水管、循环水管、上弹簧、上夹板、下夹板、下弹簧以及排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电机本体的快速定位固定功能,还实现了电机本体热量的快速吸收以及发散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属于新能源电机生产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无法实现电机的快速定位以及固定,电机安装稳定性不佳;现有技术中的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无法实现电机的快速散热功能,散热效率不高,影响电机运行的稳定性,所以急需要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包括电机本体、壳体、电机固定机构以及循环水道机构,所述电机本体装配在壳体内,且电机本体通过电机固定机构与壳体相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左侧面上,所述电机固定机构包括调节螺母一、压板一、双向螺杆、调节柱、转盘、凹槽、调节螺母二、压板二、定位螺栓以及环形卡槽,所述循环水道机构设置在壳体内环形侧面上,所述循环水道机构包括支架、导热铝杆、散热翅片、散热孔、进水管、循环水管、上弹簧、上夹板、下夹板、下弹簧以及排水管。进一步地,在所述电机固定机构中,所述调节螺母一与调节螺母二上下对称设置在双向螺杆环形侧面上,所述压板一固定在调节螺母一右侧面上,所述双向螺杆装配在凹槽内中部位置,且双向螺杆上端与调节柱相连接,所述调节柱设置在壳体环形侧面左部,所述转盘安装在调节柱环形侧面下部,所述凹槽开设在壳体内左侧面中部位置,所述压板二固定在调节螺母二右侧面上,所述定位螺栓安装在转盘上侧面右部,且定位螺栓下端延伸至环形卡槽内,所述环形卡槽开设在壳体环形侧面左部位置。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柱环形侧面安装有防滑纹,且防滑纹横截面呈波浪形,所述双向螺杆上部为左旋螺纹,所述双向螺杆下部为右旋螺纹,所述凹槽内左侧面上安装有导向槽,所述调节螺母一左端面上安装有导向块一,且导向块一装配在导向槽内,所述调节螺母二左端面安装有导向块二,且导向块二装配在导向槽内,在实际使用时,转动调节柱,调节柱带动双向螺杆在凹槽内转动,进而调节螺母一与调节螺母二同时向双向螺杆中心位置移动,调节螺母一移动带动导向块一在导向槽内移动,同时调节螺母一带动压板一移动,调节螺母二移动带动导向块二在导向槽内移动,同时调节螺母二带动压板二移动,当压板一以及压板二同时与电机本体紧密贴合后,停止转动调节柱,进而压板一与压板二将电机本体固定在壳体内,从而实现了电机本体的快速固定功能。进一步地,所述转盘安装在调节柱环形侧面下部,所述定位螺栓安装在转盘上侧面右部,且定位螺栓下端延伸至环形卡槽内,所述环形卡槽开设在壳体环形侧面左部位置,在实际使用时,转动调节柱,调节柱带动双向螺杆在凹槽内转动,调节柱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转盘转动带动定位螺栓在环形卡槽内移动,当电机本体固定完成后,停止转动调节柱,并拧紧定位螺栓,进而定位螺杆与环形卡槽紧密贴合,定位螺栓将转盘固定,转盘将调节柱固定,从而实现了调节柱限位功能,避免了调节柱松动的情况发生。进一步地,在所述循环水道机构中,所述支架固定在壳体内环形侧面上部,所述导热铝杆固定在循环水管环形侧面上部,且导热铝杆上端与散热翅片相连接,所述散热翅片安装在散热孔内中部位置,所述散热孔开设在壳体环形侧面上,所述进水管设置在壳体环形侧面右部,且进水管下端与循环水管相连接,所述循环水管安装在支架下端,所述上弹簧与下弹簧对称设置在循环水管环形侧面上,所述上夹板固定在上弹簧下端,所述下夹板固定在下弹簧上端,所述排水管安装在壳体环形侧面左部,且排水管上端与循环水管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上均开设有多组通孔,且多组通孔等距排布在上夹板与下夹板上,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均为铜板,在实际使用时,将电机本体装配至壳体内,电机本体同时挤压上夹板与下夹板,上夹板挤压上弹簧,下夹板挤压下弹簧,在上弹簧与下弹簧回弹力作用下,上夹板以及下夹板与电机本体充分接触,电机本体在运行时,产生大量热量,上夹板与上夹板充分吸收电机本体内热量,从而提高了电机本体内热量的吸收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导热铝杆固定在循环水管环形侧面上部,且导热铝杆上端与散热翅片相连接,所述散热翅片安装在散热孔内中部位置,所述散热孔开设在壳体环形侧面上,在实际使用时,将冷却用水输送至进水管,进水管将冷却用水输送至循环水管内,进而循环水管内的冷却用水吸收上夹板与下夹板上的热量,同时循环水管将热量通过导热铝杆传递至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将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壳体,从而实现了循环水管快速散热功能,散热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调节螺母一、压板一、双向螺杆、调节柱、转盘、凹槽、调节螺母二、压板二、定位螺栓以及环形卡槽,实现了电机本体的快速定位固定功能。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支架、导热铝杆、散热翅片、散热孔、进水管、循环水管、上弹簧、上夹板、下夹板、下弹簧以及排水管,实现了电机本体热量的快速吸收以及发散功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中电机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中电机固定机构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中循环水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固定机构、2-循环水道机构、3-电机本体、4-壳体、101-调节螺母一、102-压板一、103-双向螺杆、104-调节柱、105-转盘、106-凹槽、107-调节螺母二、108-压板二、109-定位螺栓、110-环形卡槽、201-支架、202-导热铝杆、203-散热翅片、204-散热孔、205-进水管、206-循环水管、207-上弹簧、208-上夹板、209-下夹板、210-下弹簧、211-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4循环水道砂芯结构,包括电机本体3、壳体4、电机固定机构1以及循环水道机构2,电机本体3装配在壳体4内,且电机本体3通过电机固定机构1与壳体4相连接,电机固定机构1设置在壳体4内左侧面上,电机固定机构1包括调节螺母一101、压板一102、双向螺杆103、调节柱104、转盘105、凹槽106、调节螺母二107、压板二108、定位螺栓109以及环形卡槽110,循环水道机构2设置在壳体4内环形侧面上,循环水道机构2包括支架201、导热铝杆202、散热翅片203、散热孔204、进水管205、循环水管206、上弹簧207、上夹板208、下夹板209、下弹簧210以及排水管211。在电机固定机构1中,调节螺母一101与调节螺母二107上下对称设置在双向螺杆103环形侧面上,压板一102固定在调节螺母一101右侧面上,双向螺杆103装配在凹槽106内中部位置,且双向螺杆103上端与调节柱104相连接,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包括电机本体、壳体、电机固定机构以及循环水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装配在壳体内,且电机本体通过电机固定机构与壳体相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左侧面上,所述电机固定机构包括调节螺母一、压板一、双向螺杆、调节柱、转盘、凹槽、调节螺母二、压板二、定位螺栓以及环形卡槽,所述循环水道机构设置在壳体内环形侧面上,所述循环水道机构包括支架、导热铝杆、散热翅片、散热孔、进水管、循环水管、上弹簧、上夹板、下夹板、下弹簧以及排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包括电机本体、壳体、电机固定机构以及循环水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装配在壳体内,且电机本体通过电机固定机构与壳体相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左侧面上,所述电机固定机构包括调节螺母一、压板一、双向螺杆、调节柱、转盘、凹槽、调节螺母二、压板二、定位螺栓以及环形卡槽,所述循环水道机构设置在壳体内环形侧面上,所述循环水道机构包括支架、导热铝杆、散热翅片、散热孔、进水管、循环水管、上弹簧、上夹板、下夹板、下弹簧以及排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机固定机构中,所述调节螺母一与调节螺母二上下对称设置在双向螺杆环形侧面上,所述压板一固定在调节螺母一右侧面上,所述双向螺杆装配在凹槽内中部位置,且双向螺杆上端与调节柱相连接,所述调节柱设置在壳体环形侧面左部,所述转盘安装在调节柱环形侧面下部,所述凹槽开设在壳体内左侧面中部位置,所述压板二固定在调节螺母二右侧面上,所述定位螺栓安装在转盘上侧面右部,且定位螺栓下端延伸至环形卡槽内,所述环形卡槽开设在壳体环形侧面左部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柱环形侧面安装有防滑纹,且防滑纹横截面呈波浪形,所述双向螺杆上部为左旋螺纹,所述双向螺杆下部为右旋螺纹,所述凹槽内左侧面上安装有导向槽,所述调节螺母一左端面上安装有导向块一,且导向块一装配在导向槽内,所述调节螺母二左端面安装有导向块二,且导向块二装配在导向槽内,在实际使用时,转动调节柱,调节柱带动双向螺杆在凹槽内转动,进而调节螺母一与调节螺母二同时向双向螺杆中心位置移动,调节螺母一移动带动导向块一在导向槽内移动,同时调节螺母一带动压板一移动,调节螺母二移动带动导向块二在导向槽内移动,同时调节螺母二带动压板二移动,当压板一以及压板二同时与电机本体紧密贴合后,停止转动调节柱,进而压板一与压板二将电机本体固定在壳体内,从而实现了电机本体的快速固定功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机壳体循环水道砂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安装在调节柱环形侧面下部,所述定位螺栓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亮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