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的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25157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端子的连接构造,其能够对应各种各样的连接方法。该端子的连接构造在收纳于壳体的基体(20)上设置一对接头端子(62、63),并且,使所述接头端子(62、63)的并设的一对端子部(62c、63c)以与外部端子能够分别连接的方式从所述壳体露出。因此,在所述基体(20)上可更换以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62、63)夹持端子板(61)的方式而配置的端子单元(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的连接构造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11月28日,申请号为201410709701.2,专利技术名称为“端子的连接构造”,申请人为欧姆龙株式会社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端子的连接构造,例如电动工具的中继端子的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电动工具的中继端子的连接构造,具有与辅助绕组串联连接的正特性热敏电阻和在与可插脱的连接销间进行电连接的插座端子,在由主绕组及辅助绕组构成的单相感应电动机的起动装置其中,所述插座端子具备:将连接销的向轴方向的侧方延伸的一对板部向内侧弯曲,以可使前端与连接销的圆柱形状一致的方式形成圆弧状,并且,使前端彼此分离而成的连接销保持部,所述连接销保持部通过与连接销的轴方向垂直方向的狭缝被分割成前端侧的第一部位和背侧的第二部位。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73329号公报但是,在上述的中继端子的连接构造中,只不过公示有在单相感应电动机上连接起动装置10的结构。因此,根据多个顾客的要求以不同的连接式样连接时,需要设计变更起动装置10。另外,对于每个顾客,存在必须库存具备不同的中继端子的连接构造的单相感应电动机100的中间制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创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应各种各样的连接方法的端子的连接构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端子的连接构造,为解决上述课题,在收纳于壳体的基体上设置一对接头端子,并且,使所述接头端子的并设的一对端子部以能够分别与外部端子连接的方式从所述壳体露出,其中,在所述基体上可更换以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夹持端子板的方式配置的端子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更换配置有一对接头端子的端子单元,因此,与顾客的需求相吻合能够选择一对接头端子。因此,能够不设计变更基体而连接外部端子,非常便利。另外,能够共用除去了端子单元的基体,因此,不需要对每个顾客的需求库存中间制品,容易进行库存管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也可以以与所述壳体的表面交叉的方式延伸。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在壳体的表面以推压外部端子的方式进行连接,外部端子的连接作业容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也可以以沿着所述壳体的表面的方式延伸。根据本实施方式,外部端子的连接方法的选择范围广泛,设计的自由度变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间配置一对螺母,将所述外部端子经由所述螺母拧紧在所述端子部上。根据本实施方式,接头端子和外部端子的连接强度变大,可获得可靠性高的端子的连接构造。另外,含有螺母的容积增大,因此,电阻变小,能够抑制接头端子中流过的电流导致的发热量,并且,散热性也优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也可以通过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间配置一对弹簧部件,利用所述弹簧部件的弹簧力将所述外部端子压接在所述端子部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接头端子的端子部和弹簧部件间仅压入外部端子就能够连接,因此,可以以一次操作进行连接,可获得连接作业简单的端子的连接构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新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间配置绝缘壁。根据本实施方式,绝缘距离变长,能够获得安全性高的端子的连接构造。作为本专利技术不同的实施方式,所述绝缘壁也可以与截面门型的绝缘部件的顶面一体成形。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底面积小的端子单元,可获得占有空间小的端子的连接构造。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将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插入设于位置限制板的一对端子孔进行位置限制。根据本实施方式,可获得一对端子部的定位精度变高,在与外部端子的连接作业中具有没有偏差的端子的连接构造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触发开关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正面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右侧面的部分截面立体图;图4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分解立体图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图6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除去了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8(A)、(B)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9(A)、(B)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10(A)、(B)是图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触发开关的立体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正面剖面图;图13是图11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14是表示从图11所示的触发开关除去了壳体等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15是图11所示的触发器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1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触发开关的立体图;图17是图16所示的触发开关的正面剖面图;图18是图16所示的触发开关的右侧面的部分剖面图;图19是图16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20是表示从图16所示的触发开关除去了壳体等的状态的立体图;图21(A)、(B)是图16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2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触发开关的立体图;图23是图22所示的触发开关的正面剖面图;图24是图22所示的触发开关的右侧面的部分剖面图;图25(A)、(B)是图22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及绝缘部件的立体图;图26(A)、(B)是图22所示的触发开关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符号说明10壳体11第一盖13切口部16第二盖18切口部20基体21定位凹部22台阶部30第一中继端子30a固定触点部30b固定触点31可动接触片32电子零件33第二中继端子33a固定触点部34施力弹簧35第一电源端子36第二电源端子40柱塞41操作轴42滑动件43小螺旋弹簧44可动接触片45大螺旋弹簧46波纹状筒体50印刷基板55触发器60端子单元61端子板61a支轴部61b端子孔61c点击感用突起61d突条61e端子狭缝62接头端子62a第一固定触点部62b第二固定触点部62c端子部63共通接头端子63a共通固定触点部63b贯通孔63c端子部64位置限制板64a贯通孔64b端子孔64c端子孔64d位置限制板65绝缘部件65a绝缘壁65b端子孔65c狭缝67弹簧部件67a弹簧部70操作杆70a转动轴部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图26的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端子的连接构造。如图1~图10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的连接构造为适用于电动工具用触发开关的情况,特别是将向上方突出的电动机用接头端子单元化的情况。即,如图4及图5所示,上述触发开关在组合第一盖11和第二盖16而形成的壳体10内,组装基体20、柱塞40、印刷基板50等内部构成零件,并且装配有触发器55、端子单元60及操作杆70。另外,在上述印刷基板50等内部构成零件上经由引线18a、18b、18c连接有插座19。如图4所示,第一盖11在其上面的一方侧设有用于支承后述的操作杆70的半圆形的嵌合凹部12,并且,在其上面的另一方侧设有露出后述的端子单元60的切口部13。另外,上述第一盖11在其一侧的外侧面设有用于支承上述触发器55的操作轴41的半圆形肋14,并且,在侧方突设有导向片15。如图4所示,第二盖16具有与上述第一盖11可对接的正面形状,在其上面的一方侧设有用于支承后述的操作杆70的嵌合凹部(未图示)及用于止脱的半圆形的肋17。另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端子的连接构造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子的连接构造,在收纳于壳体的基体上设置一对接头端子,并且,使所述接头端子的并设的一对端子部以能够分别与外部端子连接的方式从所述壳体露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上可更换以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夹持端子板的方式配置的端子单元,并且,通过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间配置一对弹簧部件,利用所述弹簧部件的弹簧力将所述外部端子压接在所述端子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2.27 JP 2013-2721391.一种端子的连接构造,在收纳于壳体的基体上设置一对接头端子,并且,使所述接头端子的并设的一对端子部以能够分别与外部端子连接的方式从所述壳体露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体上可更换以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夹持端子板的方式配置的端子单元,并且,通过在一对所述接头端子的端子部间配置一对弹簧部件,利用所述弹簧部件的弹簧力将所述外部端子压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山泰基小林实保住昭宏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