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735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包括后齿轮室体、油气分离结构、油气进气管和出气接头;所述油气分离结构设置在后齿轮室体上部;所述油气分离结构包括高低不平的加强筋和油孔;所述油气进气管和出气接头连接在油气分离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油气分离效果好,达到了维持曲轴箱内压力及减少润滑油的消耗,可替代柴油机独立的呼吸器结构,从而降低柴油机成本,可在同类产品中推广使用。

A rear gear housing with oil and gas separ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ar gear chamber with an oil-gas separation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rear gear chamber body, an oil-gas separation structure, an oil-gas inlet pipe and an air outlet joint; the oil-gas separation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rear gear chamber body; the oil-gas separation structure comprises an uneven reinforcing rib and an oil hole; the oil-gas inlet pipe and an oil-gas outlet pipe; and the oil-gas inlet The gas connector is connected to the oil gas separ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ear gear chamber with an oil-gas separation structure, which has good oil-gas separation effect, achieves maintaining the pressure in the crankcase and reduces the consumption of lubricating oil, and can replace the independent respirator structure of the diesel engine, thereby reducing the cost of the diesel engine, and can be popularized and used in similar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发动机行业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
技术介绍
柴油机工作时,会有少量的高温高压气体从燃烧室通过气缸壁与活塞环之间的间隙进入曲轴箱,致使曲轴箱内温度、压力升高。在高温作用下,润滑油会不断的挥发出来,从而进一步增加润滑油的消耗。所以需要一个油气分离机构能够维持曲轴箱压力,来减少机油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使油气达到分离,维持曲轴箱内压力及减少润滑油的消耗。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包括后齿轮室体、油气分离结构、油气进气管和出气接头;所述油气分离结构设置在后齿轮室体上部;所述油气分离结构包括高低不平的加强筋和油孔;所述油气进气管和出气接头连接在油气分离结构上。进一步地,所述高低不平的加强筋为至少一个L型的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油气进气管垂直设置在后齿轮室体上,且上方连接有气缸盖罩。进一步地,所述出气接头未与油气分离结构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油气出气胶管。进一步地,所述后齿轮室底部设置有油底壳。进一步地,所述后齿轮室体包括壳体、高压油泵齿轮、凸轮轴正时齿轮和曲轴正时齿轮,所述高压油泵齿轮和曲轴正时齿轮分别设置在凸轮轴正时齿轮下方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后齿轮室体上设置有两个液压泵安装接口。进一步地,所述后齿轮室侧面设置有飞轮壳。进一步地,所述后齿轮室与飞轮壳通过曲轴后端法兰安装在柴油机体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油气分离效果好,达到了维持曲轴箱内压力及减少润滑油的消耗,可替代柴油机独立的呼吸器结构,从而降低柴油机成本,可在同类产品中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安装在柴油机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包括后齿轮室体1、油气分离结构2、油气进气管3和出气接头4;所述油气分离结构2设置在后齿轮室体1的上部;所述油气分离结构2剖面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水平和竖直方向,所述油气分离结构2包括一个横置的L型的加强筋21和油孔22,L型的加强筋21与油气分离结构2的竖直直角边互相垂直,L型的加强筋21使得油气分离结构2内部构造形成一种类迷宫结构,使油气达到分离,油孔22设置在油气分离结构2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最底端;所述油气进气管3垂直设置在油气分离结构2水平直角边的上方;所述出气接头4连接在油气分离结构2水平直角上方,且位于油气进气管3的另一侧。所述油气进气管3垂直设置在后齿轮室体1上,且油气进气管3的上方连接有气缸盖罩5。气缸盖罩5是发动机油、气汇集的地方,油气汇集后通过油气进气管3进入油气分离结构2中。所述出气接头4未与油气分离结构2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油气出气胶管6,油气出气胶管6为反向倒置的L型结构胶管,竖直方向的长管尾端连接在后齿轮室体1上,气体经过出气接头4通过油气出气胶管6排出。所述后齿轮室底部设置有油底壳7,油底壳7是机油储存汇集的地方。所述后齿轮室体1包括壳体11、高压油泵齿轮12、凸轮轴正时齿轮13、曲轴正时齿轮14和两个液压泵安装接口15,所述高压油泵齿轮12和曲轴正时齿轮14分别与凸轮轴正时齿轮13啮合并且设置在凸轮轴正时齿轮13下方两侧。所述后齿轮室1侧面设置有飞轮壳8。所述后齿轮室1与飞轮壳8通过曲轴后端法兰9安装在柴油机体10上,曲轴后端法兰9位于飞轮壳8的中心位置,飞轮壳8起到了整车安装和对接的作用,后齿轮室1、飞轮壳7和柴油机体10安装在一起后使得后齿轮室1形成了独立的油气分离结构。该技术的工作步骤如下:气体汇集后从油气进气管3进入,油气进入油气分离结构2后通过机油自身重力沉降,使油气达到分离,随后使得气体从出气接头4处排出,油则经过油孔22排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创造,凡在本技术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齿轮室体、油气分离结构、油气进气管和出气接头;所述油气分离结构设置在后齿轮室体上部;所述油气分离结构包括高低不平的加强筋和油孔;所述油气进气管和出气接头连接在油气分离结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齿轮室体、油气分离结构、油气进气管和出气接头;所述油气分离结构设置在后齿轮室体上部;所述油气分离结构包括高低不平的加强筋和油孔;所述油气进气管和出气接头连接在油气分离结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低不平的加强筋为至少一个L型的加强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进气管垂直设置在后齿轮室体上,且上方连接有气缸盖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油气分离结构的后齿轮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接头未与油气分离结构连接的一端设置有油气出气胶管。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大志谷林强汪志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