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NTN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1091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小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尺寸的技术。在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轮毂轴承部(11)中,外圈(13)包含外圈筒构件(13b)、外圈附属构件(13c)、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13f、13h),其中,所述外圈筒构件(13b)具有滚动体(14)滚行的外侧轨道面(13m、13n),所述外圈附属构件(13c)具有收纳外圈筒构件的贯通孔并以规定的轴线方向尺寸(Ls)与外圈筒构件的外周面嵌合,所述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13f、13h)被设置在外圈附属构件且用于与壳体(38b)和车身侧构件(102)这两者或其中任一者结合,内圈(12)在从外圈突出的轴线方向一侧端部包含内圈支承部(12c),外侧轨道面和滚动体(14m、14n)在轴线(O)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有多列。

Wheel inner motor drive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echnology for reducing the size of the axis of the motor drive device inside the wheel. In the hub bearing part (11) of the in-wheel motor drive device, the outer ring (13) comprises an outer ring barrel member (13b), an outer ring accessory member (13c) and an outer ring accessory member support part (13f, 13h), wherein the outer ring barrel member (13b) has an outer track surface (13m, 13n) rolled by a rolling body (14) and the outer ring accessory member (13c) has a receptive device.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outer ring barrel member is embedded i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outer ring barrel member with a prescribed axial direction dimension (Ls). The outer ring accessory member support (13f, 13h) is provided in the outer ring accessory member and is used for combining with the shell (38b) and the body side member (102) or either of them, and the inner ring (12) is located at the axis protruding from the outer ring. The outer track surface and the rolling body (14m, 14n) are arranged in a plurality of columns spatially along the axis (O) dir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轮毂轴承(hubbearing)。。
技术介绍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被配置在车轮的内部空间区域,驱动所述车轮,经由悬架装置连接车身。作为将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连接于悬架装置的技术,已知有例如日本专利技术特许第5565388号公报(专利文献1)揭示的技术。专利文献1的第0062、0063段落揭示了悬架装置,如图9所示,悬架装置具有向车辆的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从横梁的端部向车辆前侧延伸的拖曳臂、从横梁的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且向车辆后侧倾斜地延伸的轮毂臂、被固定在轮毂臂的前端的板状的接合部。专利文献1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如第0076段落揭示的图9所示,将悬架装置固定在所述接合部。为了容易理解,本案的图8大致地表示所述接合部的结构,即,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200的轮毂轴承211具有内圈212、外圈213以及滚珠214。轮毂轴承211的内圈212具有向车宽方向延伸的圆筒部分212b和一体形成在圆筒部分212b的车宽方向外侧端的内圈凸缘212c。内圈212的圆筒部分212b穿过外圈213的中心孔。内圈凸缘212c以比外圈213大径的方式形成。另外轮毂轴承211的外圈213具有圆筒部分213b和从圆筒部分213b的外周面突出的外圈凸缘213c。所述外圈凸缘213c以保留螺栓空间S的方式、比内圈凸缘212c更离开车宽方向内侧地配置。悬架装置的接合部220配置在比外圈凸缘213c更接近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两者与轮毂轴承211的轴线方向邻接。螺栓221与轮毂轴承211的轴线平行地延伸,从螺栓空间S插入外圈凸缘213c的贯通孔,贯通并紧固所述外圈凸缘213c和接合部220。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565388号公报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了在专利文献1中存在需要进一步改善的点。即,为了插入将外圈凸缘213c连接于悬架装置的接合部220的螺栓221,需要具有比螺栓221更长的螺栓空间S,圆筒部分213b从外圈凸缘213c向轴线方向外侧突出。因此,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200的轴线方向尺寸变大。包含轮毂轴承211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200优选为小型,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仍有改善轴线方向尺寸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所述实情,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尺寸的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包括:轮毂轴承部,其具有外圈、内圈以及多个滚动体,其中,所述内圈穿过外圈的中心孔并从外圈向轴线方向一侧突出,所述多个滚动体被配置在外圈和内圈之间的环状空间;电动机部,其驱动内圈;以及壳体,其覆盖从电动机部直至内圈的驱动传递路径。上述构件中的外圈包含外圈筒构件、外圈附属构件以及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其中,所述外圈筒构件具有供滚动体滚行的外侧轨道面,所述外圈附属构件具有收纳外圈筒构件的贯通孔并以规定的轴线方向尺寸与外圈筒构件的外周面嵌合,所述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被设置在外圈附属构件且用于与壳体和车身侧构件这两者或其中任一者结合。另外,内圈在从外圈突出的轴线方向一端部具有用于与车轮结合的内圈支承部。在所述轮毂轴承部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电动机部被配置在所述轮毂轴承部的轴线方向另一侧,所述外侧轨道面具有多列并且在轴线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所述滚动体以在外侧轨道面的各列滚行的方式在轴线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有多列。根据所述本专利技术,轮毂轴承部的外圈不是一体形成的构件,而是包含外圈筒构件和外圈附属构件这2个构件。而且,外圈附属构件通过压入等的嵌合被安装固定于外圈筒构件的外周。因此,无须使用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螺栓,能够解除现有技术中的螺栓空间问题。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自由地制造外圈附属构件的形状,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的配置自由度变大,根据该配置能够减小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尺寸。此外,外圈筒构件和外圈附属构件的嵌合是指:使收纳外圈筒构件的贯通孔的内径相对较小地形成,外圈筒构件的外径相对较大地形成,该内外径的尺寸之差成为直径方向的过盈量,从而外圈筒构件的外周面紧贴着外圈附属构件的贯通孔固定。另外,外圈附属构件通过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连接车身侧构件,由此,能够回避轮重作用于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壳体。另外,能够从车宽方向外侧解除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和壳体的连接,将轮毂轴承部从壳体向车宽方向外侧分离,使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检查和轮毂轴承部11的维护更换变得简单。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当以轴线方向中心位置作为轮毂轴承部的轴线方向中心位置时,外圈附属构件被配置在比所述轴线方向中心位置更偏向轴线方向一侧的位置,其中,所述轴线方向中心位置是包含被设置在外圈筒构件的内周面的外侧轨道面中、从最接近轴线方向一侧的外侧轨道面直至最接近轴线方向另一侧的外侧轨道面的区域的轴线方向中心位置。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由于外圈筒构件从外圈附属构件向轴线方向一侧突出的长度变小,因此,能够使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轴线方向尺寸比现有技术更小。作为所述实施方式的一例,将外圈附属构件和外圈筒构件的嵌合面比轴线方向中心位置更偏向轴线方向一侧地配置。作为所述实施方式的其它例,将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比轴线方向中心位置更偏向轴线方向一侧地配置。轮毂轴承部的外圈、内圈、滚动体中的任一者都通过满足规定强度并包含规定范围的碳含量的钢形成。与此相对地,壳体和车身侧构件优选通过轻金属形成。车身侧构件从其字面意义上来看是指被安装在车身侧的构件。具体来说,从本专利技术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来看,车身侧构件是指悬架装置的悬架构件或协助悬架装置和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的连接的悬架托架。轮毂轴承部的内圈也可以具有中心孔,或者也可以是实心的轴。从电动机部至内圈的驱动传递路径也可以包含减速机构。由车身侧构件、外圈附属构件、壳体构成的3构件的结合关系如下所述,即,3构件中的任意2构件彼此直接结合,3构件中的剩余的构件与上述的2构件中的任一者直接结合即可。由此,2构件彼此间结地结合。作为一例,外圈附属构件通过一组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直接结合悬架构件等车身侧构件,且通过另一组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直接结合壳体。由此,车身侧构件与壳体间接地结合。作为其它示例,壳体与车身侧构件直接结合并且通过一组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直接结合外圈附属构件,但外圈附属构件与车身侧构件不直接结合而仅为紧密接触。进而,作为其它示例,车身侧构件与壳体直接结合并且通过一组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直接结合外圈附属构件,但壳体与外圈附属构件不直接结合而仅为卡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在外圈筒构件的轴线方向一端形成有向外径侧突出的突起,在外圈筒构件的轴线方向另一侧的外周面附设有限制构件,外圈附属构件介于突起和限制构件之间。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外圈附属构件与外圈筒构件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对限制构件不做特别的限定,例如为卡环。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外圈附属构件的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被设置在比内圈支承部更接近外径侧的位置。根据所述实施方式,在内圈支承部和外圈附属构件之间无须确保用于收纳向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螺合的螺栓等的螺栓空间。因此,能够将内圈支承部配置得比现有技术更接近外圈附属构件,减小从外圈向轴线方向一侧突出的内圈的突出长度,提供比现有技术更小型化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其包括:轮毂轴承部,其具有外圈、内圈以及多个滚动体,其中,所述内圈穿过所述外圈的中心孔并从所述外圈向轴线方向一侧突出,所述多个滚动体被配置在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的环状空间;电动机部,其驱动所述内圈;以及壳体,其覆盖从所述电动机部直至所述内圈的驱动传递路径,所述外圈包含外圈筒构件、外圈附属构件以及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其中,所述外圈筒构件具有供所述滚动体滚行的外侧轨道面,所述外圈附属构件具有收纳所述外圈筒构件的贯通孔并以规定的轴线方向尺寸与所述外圈筒构件的外周面嵌合,所述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被设置在所述外圈附属构件且用于与所述壳体和车身侧构件这两者或其中任一者结合,所述内圈在从所述外圈突出的轴线方向一端部具有用于与车轮结合的内圈支承部,在所述轮毂轴承部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电动机部被配置在所述轮毂轴承部的轴线方向另一侧,所述外侧轨道面具有多列并且在轴线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所述滚动体以在所述外侧轨道面的各列滚行的方式在轴线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有多列。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22 JP 2017-0558711.一种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其包括:轮毂轴承部,其具有外圈、内圈以及多个滚动体,其中,所述内圈穿过所述外圈的中心孔并从所述外圈向轴线方向一侧突出,所述多个滚动体被配置在所述外圈和所述内圈之间的环状空间;电动机部,其驱动所述内圈;以及壳体,其覆盖从所述电动机部直至所述内圈的驱动传递路径,所述外圈包含外圈筒构件、外圈附属构件以及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其中,所述外圈筒构件具有供所述滚动体滚行的外侧轨道面,所述外圈附属构件具有收纳所述外圈筒构件的贯通孔并以规定的轴线方向尺寸与所述外圈筒构件的外周面嵌合,所述外圈附属构件支承部被设置在所述外圈附属构件且用于与所述壳体和车身侧构件这两者或其中任一者结合,所述内圈在从所述外圈突出的轴线方向一端部具有用于与车轮结合的内圈支承部,在所述轮毂轴承部的轴线方向上,所述电动机部被配置在所述轮毂轴承部的轴线方向另一侧,所述外侧轨道面具有多列并且在轴线方向上空开间隔地配置,所述滚动体以在所述外侧轨道面的各列滚行的方式在轴线方向上空开间隔配置有多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内电动机驱动装置,其中,以包含多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浦早织太向真也田村四郎
申请(专利权)人:NTN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