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29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振动马达有传动轴、静止部、振动体、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第一承接板部及第二承接板。传动轴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中心轴有线圈。振动体设于传动轴的径向外侧且线圈的径向内侧,能相对于静止部沿一个方向振动。第一螺旋弹簧设于静止部与振动体之间。第二螺旋弹簧设于静止部与振动体之间。第一承接板部设于振动体的一个方向一方侧与第一螺旋弹簧之间。第二承接板部设于振动体的一个方向另一方侧与第二螺旋弹簧之间。振动体有设于一个方向一方侧的第一磁铁和设于一个方向另一方侧的第二磁铁。第一承接板部有磁性体,通过第一螺旋弹簧的弹力总被推压至第一磁铁。第二承接板部有磁性体,通过第二螺旋弹簧的弹力总被推压至第二磁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振动马达
本技术涉及振动马达。
技术介绍
现今,智能手机等各种设备具备振动马达。在日本注册公报第5342516号公报中公开如下的现有的振动促动器。日本注册公报第5342516号公报的振动促动器具有圆筒状的箱体。在箱体内收纳线圈、磁铁、以及第一、第二平衡锤部。线圈呈环状地以箱体的振动轴线为中心卷绕来形成。磁铁呈圆筒状,被线圈包围。第一、第二平衡锤部在振动轴线方向上相邻地配置于磁铁的两侧。在第一、第二平衡锤部与磁铁的各个之间配置有极片。由磁铁、极片以及第一、第二平衡锤部构成可动件。传动轴贯通可动件。传动轴的两端固定于箱体的端壁。第一平衡锤部以及第二平衡锤部具有弹簧接纳孔。被插入至弹簧接纳孔的第一螺旋弹簧配置于第一平衡锤部与箱体的端壁之间。同样,被插入至弹簧接纳孔的第二螺旋弹簧配置于第二平衡锤部与箱体的端壁之间。传动轴贯通第一螺旋弹簧和第二螺旋弹簧。根据这样的结构,可动件利用线圈与磁铁的配合而沿振动轴线方向线性地进行振动。然而,在日本注册公报第5342516号公报中,由磁性体构成的极片通过磁力而固定于磁铁,但第一、第二平衡锤部仅因螺旋弹簧的弹力被推压至极片并固定。因此,第一、第二平衡锤部的固定变得不稳定,沿横向振动的位置的部位变得不稳定。并且,日本注册公报第5342516号公报是具备两个平衡锤部的结构,从而不能说振动马达的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容易的组装来实现进行稳定性较高的振动的部位的结构的简单结构的振动马达。在本技术示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案1是一种振动马达,具备: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的传动轴;具有沿上述中心轴的周向卷绕的线圈的静止部;配置于上述传动轴的径向外侧而且配置于上述线圈的径向内侧,且相对于上述静止部能够沿一个方向振动的振动体;配置于上述静止部与上述振动体之间的一个方向一方侧,且沿周向卷绕的第一螺旋弹簧;配置于上述静止部与上述振动体之间的一个方向另一方侧,且沿周向卷绕的第二螺旋弹簧;配置于上述振动体的一个方向一方侧与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之间的第一承接板部;以及配置于上述振动体的一个方向另一方侧与上述第二螺旋弹簧之间的第二承接板部,上述振动马达的特征在于,上述振动体包括配置于一个方向一方侧的第一磁铁、和配置于一个方向另一方侧的第二磁铁,包括磁性体在内的上述第一承接板部通过上述第一螺旋弹簧的弹力而总是被推压至上述第一磁铁,包括磁性体在内的上述第二承接板部通过上述第二螺旋弹簧的弹力而总是被推压至上述第二磁铁。方案2是根据方案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承接板部具有向一个方向一方侧突出并收纳在上述第一螺旋弹簧的径向内侧的突出部,上述第二承接板部具有向一个方向另一方侧突出并收纳在上述第二螺旋弹簧的径向内侧的突出部。方案3是根据方案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承接板部和上述第二承接板部为同一形状。方案4是根据方案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承接板部和上述第二承接板部为同一形状。方案5是根据方案1~4任一项中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静止部具有:收纳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且配置于一个方向一方侧端部的第一盖部;以及收纳上述第二螺旋弹簧且配置于一个方向另一方侧端部的第二盖部,上述第一盖部和上述第二盖部为同一形状。方案6是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线圈引出的引出线向一个方向一方侧被引出至静止部的外部。方案7是根据方案6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静止部具有收纳上述第一螺旋弹簧的第一盖部,从一个方向一方侧观察上述第一盖部时的侧面部是180度的旋转对称形状,并在对置的边分别具有切口部,上述引出线在上述切口部穿过。方案8是根据方案7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以及上述第二螺旋弹簧与上述线圈在一个方向上重叠。方案9是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以及上述第二螺旋弹簧与上述线圈在一个方向上重叠。方案10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静止部具有:收纳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且配置于一个方向一方侧端部的第一盖部;收纳上述第二螺旋弹簧且配置于一个方向另一方侧端部的第二盖部;固定于上述第一盖部且与上述第一承接板部在一个方向上对置的第一阻尼部件;以及固定于上述第二盖部且与上述第二承接板部在一个方向上对置的第二阻尼部件。方案11是根据方案10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静止部具有对上述线圈进行固定的线圈固定部,上述振动体收纳在上述线圈固定部内,在上述振动体的静止状态下,上述第一承接板部与上述线圈固定部之间的在一个方向上的距离比上述第二承接板部与上述第二阻尼部件之间的在一个方向上的距离长,在上述振动体的静止状态下,上述第二承接板部与上述线圈固定部之间的在一个方向上的距离比上述第一承接板部与上述第一阻尼部件之间的在一个方向上的距离长。方案12是根据方案1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以及上述第二螺旋弹簧与上述线圈在一个方向上重叠。方案13是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静止部具有:对固定于上述振动体的上述传动轴的一个方向一方侧进行支撑的第一轴承部;以及对上述传动轴的一个方向另一方侧进行支撑的第二轴承部,上述第一轴承部配置于上述第一螺旋弹簧的径向内侧,上述第二轴承部配置于上述第二螺旋弹簧的径向内侧。方案14是根据方案13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以及上述第二螺旋弹簧与上述线圈在一个方向上重叠。方案15是根据方案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以及上述第二螺旋弹簧卷绕为,在从一个方向上的相互相反的方向观察的情况下,随着向周向的相同方向旋转而向一个方向上的相互相向的方向前进。方案16是根据方案1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以及上述第二螺旋弹簧与上述线圈在一个方向上重叠。根据本申请示例的一个实施方式,可实现能够通过容易的组装来实现进行稳定性较高的振动的部位的结构的简单结构的振动马达。参照附图并通过以下对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要素、特征、步骤、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外观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的侧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示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振动马达100的外观的整体立体图。图2是振动马达10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振动马达100的侧视剖视图。此外,图3示出振动马达100未运转且振动体6处于静止状态的图。此外,以下,将传动轴9所具有的中心轴J的延伸方向称作“一个方向”,在各附图中记载为X方向。具体而言,将“一个方向一方侧”表示为X1,并将“一个方向另一方侧”表示为X2。并且,将与一个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作“左右方向”,并在各附图中记载为Y方向。具体而言,将“左侧”表示为Y1,并将“右侧”表示为Y2。并且,将与一个方向以及左右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作“上下方向”,并在各附图中记载为Z方向。具体而言,将“上侧”表示为Z1,并将“下侧”表示为Z2。并且,将以中心轴J为中心的径向简单称作“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振动马达,具备: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的传动轴;具有沿上述中心轴的周向卷绕的线圈的静止部;配置于上述传动轴的径向外侧而且配置于上述线圈的径向内侧,且相对于上述静止部能够沿一个方向振动的振动体;配置于上述静止部与上述振动体之间的一个方向一方侧,且沿周向卷绕的第一螺旋弹簧;配置于上述静止部与上述振动体之间的一个方向另一方侧,且沿周向卷绕的第二螺旋弹簧;配置于上述振动体的一个方向一方侧与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之间的第一承接板部;以及配置于上述振动体的一个方向另一方侧与上述第二螺旋弹簧之间的第二承接板部,上述振动马达的特征在于,上述振动体包括配置于一个方向一方侧的第一磁铁、和配置于一个方向另一方侧的第二磁铁,包括磁性体在内的上述第一承接板部通过上述第一螺旋弹簧的弹力而总是被推压至上述第一磁铁,包括磁性体在内的上述第二承接板部通过上述第二螺旋弹簧的弹力而总是被推压至上述第二磁铁。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28 JP 2017-0361181.一种振动马达,具备:具有沿一个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的传动轴;具有沿上述中心轴的周向卷绕的线圈的静止部;配置于上述传动轴的径向外侧而且配置于上述线圈的径向内侧,且相对于上述静止部能够沿一个方向振动的振动体;配置于上述静止部与上述振动体之间的一个方向一方侧,且沿周向卷绕的第一螺旋弹簧;配置于上述静止部与上述振动体之间的一个方向另一方侧,且沿周向卷绕的第二螺旋弹簧;配置于上述振动体的一个方向一方侧与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之间的第一承接板部;以及配置于上述振动体的一个方向另一方侧与上述第二螺旋弹簧之间的第二承接板部,上述振动马达的特征在于,上述振动体包括配置于一个方向一方侧的第一磁铁、和配置于一个方向另一方侧的第二磁铁,包括磁性体在内的上述第一承接板部通过上述第一螺旋弹簧的弹力而总是被推压至上述第一磁铁,包括磁性体在内的上述第二承接板部通过上述第二螺旋弹簧的弹力而总是被推压至上述第二磁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承接板部具有向一个方向一方侧突出并收纳在上述第一螺旋弹簧的径向内侧的突出部,上述第二承接板部具有向一个方向另一方侧突出并收纳在上述第二螺旋弹簧的径向内侧的突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承接板部和上述第二承接板部为同一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承接板部和上述第二承接板部为同一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静止部具有:收纳上述第一螺旋弹簧且配置于一个方向一方侧端部的第一盖部;以及收纳上述第二螺旋弹簧且配置于一个方向另一方侧端部的第二盖部,上述第一盖部和上述第二盖部为同一形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线圈引出的引出线向一个方向一方侧被引出至静止部的外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振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上述静止部具有收纳上述第一螺旋弹簧的第一盖部,从一个方向一方侧观察上述第一盖部时的侧面部是180度的旋转对称形状,并在对置的边分别具有切口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雨宫骏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精密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