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从机地址自动分配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0078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03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频器从机地址自动分配电路,该电路包括5V电源系统、3.3V电源系统、四位全加器芯片、光电耦合器、地址输入信号、地址输出信号、地址信号输入光耦前级电路、地址信号输入光耦后级电路、加法器电路和地址信号输出电路;当地址信号经过输入光耦电路后,进入加法器芯片做加1运算,接着加法器芯片把加1后的地址信号经过输出光耦电路输出到下一个从机模块的地址信号输入光耦电路,使从机模块之间地址自动累加。采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要主控板上给一个初始地址后从机地址就在该初始地址的基础上自动加1,达到自动分配地址的目的,提高了系统的可上手性,操作简单,且大大降低了人力应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从机地址自动分配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频器从机地址自动分配电路。
技术介绍
在多轴驱动器一体(伺服,变频器)设计时涉及到从机轴地址的设计,通常市场上从机地址的处理方式为:通过硬件或者软件从外部给从机分别设置一个地址,原理图参见图1,实际应用中从机的初始地址都一样,需要人工给每一个从机设置地址。目前设置地址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使用拨码开关,通过拨码开关的不同组合来给从机一个特定的地址,二是使用软件参数控制,修改软件地址参数来设置从机地址。以上两种方案都存在人工设置流程,人工设置从机的地址虽然能达到给每个从机设定一个特定地址的目的,但人工设置地址存在人工成本高,操作难度大,有较难的辨识度,后期维护成本大等缺点,增加了应用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成本低,操作简单方便的一种变频器从机地址自动分配电路。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频器从机地址自动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5V电源系统和3.3V电源系统;U6为四位全加器芯片;U4、U9、U23、U5、U8和U11为光电耦合器;A0_IN、A1_IN和A2_IN为地址输入信号,A0_OUT、A1_OUT和A2_OUT为地址输出信号;E5V,R18、R19、R21、R22、R22、R25、A0_IN、A1_IN、A2_IN构成地址信号输入光耦前级电路,电阻R19的1脚连接E5V,R19的2脚连接光耦U4的1脚,电阻R18的1脚连接光耦U4的1脚,R18的2脚连接U14的2脚,A0_IN接U4的2脚,电阻R22的1脚连接E5V,R22的2脚连接光耦U9的1脚,电阻R21的1脚连接光耦U4的1脚,R21的2脚连接U9的2脚,A1_IN接U9的2脚,电阻R25的1脚连接E5V,R25的2脚连接光耦U23的1脚,电阻R24的1脚连接光耦U23的1脚,R24的2脚连接U23的2脚,A2_IN接U9的2脚;R134,R135,R137,+3.3V,GND构成地址信号输入光耦后级电路,电阻R314的1脚接+3.3V,R314的2脚接光耦U4的4脚,U4的4脚和U6的5脚短接,电阻R315的1脚接+3.3V,R315的2脚接光耦U9的4脚,U9的4脚和U6的3脚短接,电阻R317的1脚接+3.3V,R317的2脚接光耦U23的4脚,U23的4脚和U6的14脚短接,U4,U9和U23的3脚同时短接到GND;R17,R20,R23,U5,U8,U11,R50,R51,R52构成地址信号输出电路,电阻R17的1脚接+3.3V,R17的2脚接光耦U5的1脚,光耦U5的2脚接U6的4脚,电阻R20的1脚接+3.3V,R20的2脚接光耦U8的1脚,光耦U8的2脚接U6的1脚,电阻R23的1脚接+3.3V,R23的2脚接光耦U11的1脚,光耦U11的2脚接U6的13脚,电阻R50的1脚接E5V,R50的2脚接光耦U5的3脚,A0_OUT接光耦U5的3脚,电阻R51的1脚接E5V,R51的2脚接光耦U8的3脚,A1_OUT接光耦U8的3脚,电阻R52的1脚接E5V,R52的2脚接光耦U11的3脚;A2_OUT接光耦U11的3脚;另外,U6的12,6,2,15,1,8脚短接到GND,U6的16,7脚接到+3.3V,电阻R53的1脚接U9的9脚,R53的2脚接GND,电容C19的1脚接+3.3V,C19的2脚接GND。采取本技术,只需要主控板上给一个初始地址后从机地址就在该初始地址的基础上自动加1,达到自动分配地址的目的,提高了系统的可上手性,操作简单,且大大降低了人力应用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目前市场上现有从机地址的处理方式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2和图3,该变频器从机地址自动分配电路的5V系统电源为E5V,E0V,3.3V系统电源为+3.3V,GND,U6为四位全加器芯片,U4,U9,U23,U5,U8,U11为光电耦合器,A0_IN,A1_IN,A2_IN为地址输入信号,A0_OUT,A1_OUT,A2_OUT为地址输出信号;其中的E5V,R18、R19、R21、R22、R22、R25、A0_IN、A1_IN、A2_IN构成地址信号输入光耦前级电路:电阻R19的1脚连接E5V,R19的2脚连接光耦U4的1脚;电阻R18的1脚连接光耦U4的1脚,R18的2脚连接U14的2脚;A0_IN接U4的2脚;电阻R22的1脚连接E5V,R22的2脚连接光耦U9的1脚;电阻R21的1脚连接光耦U4的1脚,R21的2脚连接U9的2脚;A1_IN接U9的2脚;电阻R25的1脚连接E5V,R25的2脚连接光耦U23的1脚;电阻R24的1脚连接光耦U23的1脚,R24的2脚连接U23的2脚;A2_IN接U9的2脚;其中的R134,R135,R137,+3.3V,GND构成地址信号输入光耦后级电路:电阻R314的1脚接+3.3V,R314的2脚接光耦U4的4脚;U4的4脚和U6的5脚短接;电阻R315的1脚接+3.3V,R315的2脚接光耦U9的4脚;U9的4脚和U6的3脚短接;电阻R317的1脚接+3.3V,R317的2脚接光耦U23的4脚;U23的4脚和U6的14脚短接;U4,U9和U23的3脚同时短接到GND;其中的R17,R20,R23,U5,U8,U11,R50,R51,R52构成地址信号输出电路:电阻R17的1脚接+3.3V,R17的2脚接光耦U5的1脚;光耦U5的2脚接U6的4脚;电阻R20的1脚接+3.3V,R20的2脚接光耦U8的1脚;光耦U8的2脚接U6的1脚;电阻R23的1脚接+3.3V,R23的2脚接光耦U11的1脚;光耦U11的2脚接U6的13脚。电阻R50的1脚接E5V,R50的2脚接光耦U5的3脚;A0_OUT接光耦U5的3脚;电阻R51的1脚接E5V,R51的2脚接光耦U8的3脚;A1_OUT接光耦U8的3脚;电阻R52的1脚接E5V,R52的2脚接光耦U11的3脚;A2_OUT接光耦U11的3脚;另外,U6的12,6,2,15,1,8脚短接到GND,U6的16,7脚接到+3.3V,电阻R53的1脚接U9的9脚,R53的2脚接GND。电容C19的1脚接+3.3V,C19的2脚接GND;在上述中,地址信号输入光耦的前后级电路是用来隔离输入信号;加法器电路是用来对输入进来的地址信号加1处理;地址信号输出电路是用来隔离输出地址信号;当地址信号经过输入光耦电路后,进入加法器芯片U6做加1运算,接着U6把加1后的地址信号经过输出光耦电路输出到下一个从机模块的地址信号输入光耦电路,使从机模块之间地址自动累加。操作时,只要变频器上电后,控制系统通过主控板上的初始地址驱动器从机在该初始地址的基础上顺序加1,自动的给所有的从机分配地址。这样,达到自动分配地址的目的,提高了系统的可上手性,操作简单,且大大降低了人力应用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从机地址自动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5V电源系统和3.3V电源系统;U6为四位全加器芯片;U4、U9、U23、U5、U8和U11为光电耦合器;A0_IN、 A1_IN和 A2_IN为地址输入信号,A0_OUT、 A1_OUT和 A2_OUT为地址输出信号;E5V, R18、R19、R21、R22、R25、A0_IN、A1_IN、A2_IN构成地址信号输入光耦前级电路,电阻R19的1脚连接E5V, R19的2脚连接光耦U4的1脚,电阻R18的1脚连接光耦U4的1脚,R18的2脚连接U14的2脚,A0_IN接U4的2脚,电阻R22的1脚连接E5V, R22的2脚连接光耦U9的1脚,电阻R21的1脚连接光耦U4的1脚,R21的2脚连接U9的2脚,A1_IN接U9的2脚,电阻R25的1脚连接E5V, R25的2脚连接光耦U23的1脚,电阻R24的1脚连接光耦U23的1脚,R24的2脚连接U23的2脚,A2_IN接U9的2脚;R134,R135,R137,+3.3V, GND构成地址信号输入光耦后级电路,电阻R314的1脚接+3.3V, R314的2脚接光耦U4的4脚, U4的4脚和U6的5脚短接,电阻R315的1脚接+3.3V, R315的2脚接光耦U9的4脚,U9的4脚和U6的3脚短接,电阻R317的1脚接+3.3V, R317的2脚接光耦U23的4脚,U23的4脚和U6的14脚短接,U4,U9和U23的3脚同时短接到GND;R17,R20,R23,U5,U8,U11, R50,R51,R52构成地址信号输出电路,电阻R17的1脚接+3.3V, R17的2脚接光耦U5的1脚,光耦U5的2脚接U6的4脚,电阻R20的1脚接+3.3V, R20的2脚接光耦U8的1脚,光耦U8的2脚接U6的1脚,电阻R23的1脚接+3.3V, R23的2脚接光耦U11的1脚,光耦U11的2脚接U6的13脚,电阻R50的1脚接E5V, R50的2脚接光耦U5的3脚,A0_OUT接光耦U5的3脚,电阻R51的1脚接E5V, R51的2脚接光耦U8的3脚,A1_OUT接光耦U8的3脚,电阻R52的1脚接E5V, R52的2脚接光耦U11的3脚;A2_OUT接光耦U11的3脚;另外,U6的12,6,2,15,1,8脚短接到GND, U6的16,7脚接到+3.3V,电阻R53的1脚接U9的9脚,R53的2脚接GND,电容C19的1脚接+3.3V, C19的2脚接GN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从机地址自动分配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5V电源系统和3.3V电源系统;U6为四位全加器芯片;U4、U9、U23、U5、U8和U11为光电耦合器;A0_IN、A1_IN和A2_IN为地址输入信号,A0_OUT、A1_OUT和A2_OUT为地址输出信号;E5V,R18、R19、R21、R22、R25、A0_IN、A1_IN、A2_IN构成地址信号输入光耦前级电路,电阻R19的1脚连接E5V,R19的2脚连接光耦U4的1脚,电阻R18的1脚连接光耦U4的1脚,R18的2脚连接U14的2脚,A0_IN接U4的2脚,电阻R22的1脚连接E5V,R22的2脚连接光耦U9的1脚,电阻R21的1脚连接光耦U4的1脚,R21的2脚连接U9的2脚,A1_IN接U9的2脚,电阻R25的1脚连接E5V,R25的2脚连接光耦U23的1脚,电阻R24的1脚连接光耦U23的1脚,R24的2脚连接U23的2脚,A2_IN接U9的2脚;R134,R135,R137,+3.3V,GND构成地址信号输入光耦后级电路,电阻R314的1脚接+3.3V,R314的2脚接光耦U4的4脚,U4的4脚和U6的5脚短接,电阻R315的1脚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宽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