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供给装置、元件供给方法及表面安装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78191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元件供给装置,在主体部设有用于导入保持有元件的元件供给带的导入区域,将经由导入区域导入到主体部的元件供给带沿元件供给带的长度方向送出而供给元件,元件供给装置具备:带支撑部,能够在支撑元件供给带的同时向导入区域插入;及夹持机构,将元件供给带中的被带支撑部支撑的被支撑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向带支撑部夹入并保持,在利用夹持机构保持有元件供给带的状态下将带支撑部插入到导入区域,由此将元件供给带向主体部导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元件供给装置、元件供给方法及表面安装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送出保持有元件的元件供给带而供给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及元件供给方法、以及装备上述元件供给装置的表面安装机,尤其是涉及一种对于主体部导入新的元件供给带的技术。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以下所示的日本申请的说明书、附图及权利要求书中的公开内容通过参照而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日本特愿2016-90289(2016年4月28日申请)。
技术介绍
长久以来,提供了大量的将IC(IntegratedCircuit)、电容器等元件向基板安装的表面安装机。在表面安装机中,为了供给上述元件而使用了元件供给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元件供给装置中,设有接收收容有元件的载带(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元件供给带”)的载带加载部。并且,在使导入到该载带加载部的载带暂时待机之后向元件拾取部送出,供给元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111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述那样在现有装置中,操作者经由设于元件供给装置的箱体的开口(有时也称作导入口、投入口)将载带向载带加载部插入,由此向载带加载部导入载带。在此,根据操作者的作业体态而有时产生难以插入的情况。另外,有时从操作者观察而开口进入死角。另外,该开口被设定为必要最小限度的尺寸。根据这些要因,若向上述开口插入载带时手头发生偏差,则无法使载带进入到载带加载部,有时会弯曲或折断。另外,在表面安装机中,在并排设置多台元件供给装置的状态下进行元件的供给。因而,在向一个元件供给装置插入载带时,操作者也需要在其它的元件供给装置与该一个元件供给装置相邻的状态下进行载带的插入作业,期望作业性的改善。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元件供给带变形而能够容易地进行元件供给带向元件供给装置的主体部的导入作业的技术。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涉及一种元件供给装置,在主体部设有用于导入保持有元件的元件供给带的导入区域,将经由导入区域导入到主体部的元件供给带沿元件供给带的长度方向送出而供给元件,元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带支撑部,能够在支撑元件供给带的同时向导入区域插入;及夹持机构,将元件供给带中的被带支撑部支撑的被支撑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向带支撑部夹入并保持,在利用夹持机构保持有元件供给带的状态下将带支撑部插入到导入区域,由此向主体部导入元件供给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涉及一种元件供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导入步骤,将保持有元件的元件供给带经由主体部的导入区域向主体部导入;及供给步骤,将导入到主体部的元件供给带沿元件供给带的长度方向送出而供给元件,导入步骤具有如下步骤:通过能够向导入区域插入的带支撑部支撑元件供给带,并且利用带支撑部和夹持机构夹入并保持元件供给带中的被带支撑部支撑的被支撑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及在通过夹持机构保持有元件供给带的状态下将带支撑部插入到导入区域而向主体部导入元件供给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涉及一种表面安装机,其特征在于,具备:上述元件供给装置;及头单元,向基板安装从元件供给装置供给的元件。在这样构成的专利技术中,设有能够向主体部的导入区域插入的带支撑部。并且,在元件供给带的被支撑部位被带支撑部支撑并且该被支撑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被夹持机构保持的状态下,元件供给带与带支撑部一并插入到主体部的导入区域。这样,元件供给带以始终被带支撑部支撑的姿态插入到主体部,因此与将元件供给带单体向元件供给装置的主体部插入的现有技术相比,稳定地插入而防止元件供给带的变形。另外,被带支撑部支撑的元件供给带在被夹持机构保持的同时向导入区域插入,因此元件供给带向主体部的导入作业与上述现有技术相比变得简单。专利技术效果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专利技术中,在元件供给带的被支撑部位被带支撑部支撑并且该被支撑部位的至少一部分被夹持机构保持的状态下将带支撑部插入到主体部的导入区域,由此将元件供给带向主体部导入。因此,不会使元件供给带变形地能够容易地进行元件供给带向元件供给装置的主体部的导入作业。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各方式所具有的多个构成要素并非全部必须,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实现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能够适当地对所述多个构成要素的一部分构成要素进行其变更、删除、与新的其它的构成要素的替换、删除限定内容的一部分。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或者为了实现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效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能够将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所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与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式所包含的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组合,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独立的一个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装备本专利技术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表面安装机的图。图2是图1所示的表面安装机的局部主视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表面安装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图4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一例的供料器的结构的图。图5是表示元件的供给所使用的元件供给带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A是表示带设置部及设置移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6B是表示带设置部及设置移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图7A是带设置部及设置移动机构的侧视图。图7B是图7A中的B-B线剖视图。图7C是图7A中的C-C线剖视图。图7D是从X轴方向的后方侧观察带设置部及设置移动机构的图。图8A是表示解除了杆部件的带夹持时的带支撑部件的图。图8B是表示执行了杆部件的带夹持时的带支撑部件的图。图9A~9F是示意性表示元件供给带向供料器的装配步骤的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的元件供给装置的局部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表示装备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元件供给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表面安装机的图。另外,图2是图1所示的表面安装机的局部主视图。另外,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表面安装机的电气结构的框图。该表面安装机1是将通过在供料器型供给机构40中装配的供料器50(其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例)供给的元件向印刷基板P1(相当于本专利技术的“基板”的一例)安装的装置,在上述供料器型供给机构40以外,具备基台10、用于搬运印刷基板P1的搬运输送机20及用于向印刷基板P1上安装电子元件E1的元件安装装置30。基台10在俯视观察下具有长方形。并且,相对于该基台10,与其长度方向平行地设置搬运输送机20。另外,在搬运输送机20的下方设有在向印刷基板P1上安装电子元件E1时用于支撑该印刷基板P1的支撑板(省略图示)。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基台10的长边方向(图1的左右方向)及搬运输送机20搬运印刷基板P1的搬运方向设为X轴方向,将基台10的短边方向(图1的上下方向)设为Y轴方向,将上下方向(图2的上下方向)设为Z轴方向。搬运输送机20配置于Y轴方向上的基台10的大致中央位置,将印刷基板P1沿着搬运方向(X轴方向)搬运。搬运输送机20具备沿搬运方向X循环驱动的一对传送带22。印刷基板P1以架设于两条传送带22的方式被载置,在该状态下沿X轴方向被搬运。在本实施方式中,印刷基板P1从搬运方向X的一侧(图1所示的右侧)沿着传送带22向基台10上的作业位置(由图1的双点划线围成的位置)搬入,在作业位置停止而进行电子元件E1的安装作业之后,沿着传送带22向另一侧(图1所示的左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元件供给装置,在主体部设有用于导入保持有元件的元件供给带的导入区域,将经由所述导入区域导入到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元件供给带沿所述元件供给带的长度方向送出而供给所述元件,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带支撑部,能够在支撑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同时向所述导入区域插入;及夹持机构,将所述元件供给带中的被所述带支撑部支撑的被支撑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带支撑部夹入并保持,在利用所述夹持机构保持有所述元件供给带的状态下将所述带支撑部插入到所述导入区域,由此向所述主体部导入所述元件供给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4.28 JP 2016-0902891.一种元件供给装置,在主体部设有用于导入保持有元件的元件供给带的导入区域,将经由所述导入区域导入到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元件供给带沿所述元件供给带的长度方向送出而供给所述元件,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带支撑部,能够在支撑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同时向所述导入区域插入;及夹持机构,将所述元件供给带中的被所述带支撑部支撑的被支撑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向所述带支撑部夹入并保持,在利用所述夹持机构保持有所述元件供给带的状态下将所述带支撑部插入到所述导入区域,由此向所述主体部导入所述元件供给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所述带支撑部具有支撑所述元件供给带的一个主表面的支撑部件,所述夹持机构具有:夹持部件,能够将所述元件供给带向所述支撑部件按压;及切换部,使所述夹持部件在夹持位置与非夹持位置之间移动来切换所述元件供给带的保持与保持解除,所述夹持位置是所述夹持部件将所述元件供给带向所述支撑部件按压并保持的位置,所述非夹持位置是所述夹持部件远离所述支撑部件而解除所述元件供给带的保持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其中,所述带支撑部具有施力部件,所述施力部件沿所述元件供给带的另一主表面的面法线方向对所述支撑部件进行施力。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供给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山朝暖大贯友和垣内纮子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