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力专利>正文

应用在十字路口的单向直通立交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6984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应用在十字路口的单向直通立交桥,其特征是四个不同方向上的直行车道按“十”字设置为四层单向车道,分别为由北向南路面车道、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和由西向东地下车道;在各直行车道入口处的路面上,按各自的右转方向设置右转道;在各直行车道越过横向交口后,按各自的左转方向设置左转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十字路口上的高架桥与隧道进行组合,以解决十字路口车辆交叉行驶的问题,实现各个方向都是单向车道,直接通过十字路口,无障碍交叉。(*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立体交通枢纽交换中心,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合于十字路口的立交桥。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各种车辆越来越多,给道路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为缓 解交通上的压力,人们建起了各式各样的立交桥。在现有技术中有蝶式立交桥,莲花式立 交桥,以及高架立交桥,虽然对车辆都起到了良好的疏导和分流作用,但都占地面积大, 造价昂贵。而且各桥的结构各异,尤其是左转弯,一直是令设计人员最为头疼的大问题,长 期以来,对于车辆的左转弯一直都是采用向右盘圈来实现的,时常有不熟悉立交桥结构的 司机一旦上了桥,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很难顺利下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在十字路 口的单向直通立交桥,以十字路口上的高架桥与隧道进行组合,以解决十字路口车辆交叉 行驶的问题,实现各个方向都是单向车道,直接通过十字路口,无障碍交叉。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应用在十字路口的单向直通立交桥的结构特点是四个不同方向上的直行 车道按"十"字设置为四层单向车道,分别为由北向南路面车道、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 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和由西向东地下车道;在各直行车道入口处的路面上,按各自的右转方向设置右转道; 在各直行车道越过横向交口后,按各自的左转方向设置左转道。 本技术应用在十字路口的单向直通立交桥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在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的入口按右转方向至由西向东地下车道的出口处跨接由南 向东右转道,在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位于交口中心与其出口之间的道路路面上,按左转 方向至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的出口,或至由北向西右转道跨接由南向西左转道;在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的入口按右转方向至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的出口处跨接 由东向北右转道,在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位于交口中心与其出口之间的道路路面上,按 左转方向至由西向南右转道跨接由东向南左转道;在由北向南路面车道的入口按右转方向至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的出口处跨接由北 向西右转道,在由北向南路面车道位于交口中心与其出口之间的道路路面上,按左转方向至由南向东右转道跨接由北向东左转道。在由西向东地下车道的入口按右转方向至由北向南路面车道的出口处跨接由西向南 右转道,在由西向东地下车道位于交口中心与其出口之间的道路路面上,按左转方向至由 东向北右转道跨接由西向北左转道。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 本技术由于采用了单向多层的设计技术,实施高架桥、地面层和地下隧道分层 交叉相组合的方案,使平面交口没有了转弯的障碍,实现各车道的单向直通,左转弯简洁 明了,无须盘圈,每个上、下高架的行车道都是单向行驶,不与其它方向的车辆相交叉, 从而避免了碰车事故的发生,提高了车辆通行的行驶速度,解决了交叉路口的交通瓶颈问 题。2、 本技术主体结构为十字形,结构简洁,不破坏立交桥周围的原有建筑物。3、 本技术节省投资。本技术方法因可在有平面交叉路口的地方建造,在具 备同等功能的情况下,与现有技术建造的立交桥相比,减少了大量的桥墩,盘圈弯道,使 得易于施工,也就相应的縮短了工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由北向南路面车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由西向东地下车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东西向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技术总体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标号a为由北向南路面车道、b为由西向东地下车道、c为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 道、d为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l为由北向西右转道、2为由北向东左转道、3为由西向南 右转道、4为由西向北左转道、5为由东向北右转道、6为由东向南左转道、7为由南向东右 转道、8为由南向西的左转道。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5、图6,四个不同方向上的直行车道按"十"字设置为四层单向车道,分别为由 北向南路面车道a、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d、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c和由西向东地下车 道b;图6所示,在各直行车道入口处的路面上,按各自的右转方向设置右转道,分别为由 北向西右转道l、由西向南右转道3、由东向北右转道5以及由南向东右转道7。图6所示,在各直行车道位于交口中心与直行车道出口之间的道路路面上,按各自的左转方向设置左转道,分别为由北向东左转道2、由西向北左转道4、由东向南左转道6、由南向西的左转道8。 具体设置包括-图l、图6所示,在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d的入口按右转方向至由西向东地下车道b的 出口处跨接由南向东右转道7,在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d位于交口中心与其出口之间的道 路路面上,按左转方向至由东向西下层高车道c的出口,或至由北向西右转道l跨接由南向 西左转道8。其中的由南向东右转道7为路面车道,由南向西左转道8为路面以上的立面车 道。图2、图6所示,在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c的入口按右转方向至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 道d的出口处跨接由东向北右转道5,在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c位于交口中心与其出口之 间的道路路面上,按左转方向至由西向南右转道3跨接由东向南左转道6。其中,由东向北 右转道5为路面车道,由东向南左转道6为路面以上的立面车道。图3、图6所示,在由北向南路面车道a的入口按右转方向至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c的 出口处跨接由北向西右转道l,在由北向南路面车道a位于交口中心与其出口之间的道路路 面上,按左转方向至由南向东右转道7跨接由北向东左转道2。其中,由北向西右转道l和 由北向东左转道2均为路面车道。图4、图6所示,在由西向东地下车道b的入口按右转方向至由北向南路面车道a的出口 处跨接由西向南右转道3,在由西向东地下车道b位于交口中心与其出口之间的道路路面 上,按左转方向至由东向北右转道5跨接由西向北左转道4。由西向南右转道3为路车道, 由西向北左转道4为路面以下的立面车道。此外,沿着地下车道b的南侧设置一条下沉式过街人行地下通道,从车道a的下方穿过; 沿着车道d的东侧设置一条人行通道,从车道b的上方跨过。权利要求1. 应用在十字路口的单向直通立交桥,其特征是四个不同方向上的直行车道按“十”字设置为四层单向车道,分别为由北向南路面车道(a)、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d)、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c)和由西向东地下车道(b);在各直行车道入口处的路面上,按各自的右转方向设置右转道;在各直行车道越过横向交口后,按各自的左转方向设置左转道。专利摘要应用在十字路口的单向直通立交桥,其特征是四个不同方向上的直行车道按“十”字设置为四层单向车道,分别为由北向南路面车道、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和由西向东地下车道;在各直行车道入口处的路面上,按各自的右转方向设置右转道;在各直行车道越过横向交口后,按各自的左转方向设置左转道。本技术以十字路口上的高架桥与隧道进行组合,以解决十字路口车辆交叉行驶的问题,实现各个方向都是单向车道,直接通过十字路口,无障碍交叉。文档编号E01C1/04GK201080585SQ200720040278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9日专利技术者力 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应用在十字路口的单向直通立交桥,其特征是四个不同方向上的直行车道按“十”字设置为四层单向车道,分别为由北向南路面车道(a)、由南向北上层高架车道(d)、由东向西下层高架车道(c)和由西向东地下车道(b);    在各直行车道入口处的路面上,按各自的右转方向设置右转道;    在各直行车道越过横向交口后,按各自的左转方向设置左转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力
申请(专利权)人:李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