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间隙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58960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外间隙防雷装置,包括绝缘子、引弧棒、避雷器和穿刺线夹,其中,穿刺线夹包括:底座,具有两个第一螺纹孔;压线盖,具有与一个第一螺纹孔相对的第二通孔,以及与另一个第一螺纹孔相对的开口槽;U型螺栓,具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螺杆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第二通孔后,第二螺杆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开口槽后,将压线盖和底座压紧;弹性支撑件,设置在压线盖和底座之间,适于支撑压线盖。上述结构设置方式使得穿刺线夹的安装拆卸更加快捷方便,且零部件不易丢失,而通过设置弹性支撑件,使得压线盖与底座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方便安置线缆,而无需在安装时手动将压线盖与底座分开,安装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间隙防雷装置
本技术涉及架空线缆防雷金具
,具体涉及一种外间隙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铺设架空输配电线路时,避雷器是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其能够使输电线缆免受雷击过电压损害,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现有的外间隙防雷装置主要包括绝缘子、引弧棒、避雷器本体和穿刺线夹,绝缘子的下端通过连接支架与避雷器本体固定连接,上端通过穿刺线夹固定安装在线缆上,绝缘子的上端还设置有引弧棒,引弧棒的一端与避雷器的一端形成放电间隙。穿刺线夹一般包括底座、压线盖和U型螺栓组件,U型螺杆穿过设置在底座和压线盖上的安装通孔后,使得压线盖和底座夹紧线缆。上述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穿刺线夹在安装前,为防止各零部件丢失,底座、压线盖和U型螺栓组件等零部件事先组装在一起,在安装穿刺线夹时,需要完全拧开螺母,然后手动将压线板与底座分开一定距离,以安置电缆,上述安装拆卸工序复杂,在高空作业时尤其费时费力,安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外间隙防雷装置的穿刺线夹安装工序复杂,费时费力,安装效率低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安装快捷方便、工作效率高的外间隙防雷装置。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外间隙防雷装置,包括绝缘子、设置在所述绝缘子上端的引弧棒、避雷器和穿刺线夹,所述绝缘子的下端通过连接支架与所述避雷器固定连接,所述引弧棒的放电电极与所述避雷器的引弧电极之间形成放电间隙,所述穿刺线夹包括:底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子的上端,具有适于刺穿线缆的穿刺齿,以及设置在所述穿刺齿两侧的两个第一螺纹孔;压线盖,具有与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的第二通孔,以及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的开口槽;U型螺栓,具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通孔后,所述第二螺杆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开口槽后,将所述压线盖和所述底座压紧;弹性支撑件,设置在所述压线盖和所述底座之间,适于支撑所述压线盖,以方便安置所述线缆。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支撑件套设在位于所述压线盖和所述底座之间的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支撑件为弹簧。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适于压接线缆的压线部的两端设有倒角。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弧棒远离所述绝缘子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绝缘护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穿刺线夹和所述引弧棒靠近所述绝缘子一侧外部还包覆有绝缘罩壳。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间隙防雷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的外间隙防雷装置,压线盖具有与设置在底座上的一个第一螺纹孔相对的第二通孔,以及与另一个第一螺纹孔相对的开口槽;压线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适于支撑压线盖的弹性支撑件;在安装穿刺线夹时,先拧松螺母,压线盖以第一螺杆为支点旋转,使得压线盖上的开口槽与第二螺杆分离,放置线缆后,再旋转压线盖,使得开口槽与第二螺杆配合,最后拧紧螺母;上述结构设置方式使得穿刺线夹的安装拆卸更加快捷方便,且零部件不易丢失,而通过设置弹性支撑件,使得压线盖与底座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方便安置线缆,而无需在安装时手动将压线盖与底座分开,安装效率更高。2.本技术的外间隙防雷装置,弹性支撑件套设在位于压线盖和底座之间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上,弹性支撑件的安装快捷方便。3.本技术的外间隙防雷装置,底座的适于压接线缆的压线部的两端设有倒角,使得压线部的两端不容易损伤线缆,安全性能更高。4.本技术的外间隙防雷装置,穿刺线夹和引弧棒靠近绝缘子一侧外部还包覆有绝缘罩壳,通过设置绝缘罩壳,从而保证电力系统良好安全运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外间隙防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外间隙防雷装置去除绝缘罩壳后的俯视图。图3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外间隙防雷装置的侧视图。附图标记:1、绝缘子;2、引弧棒;21、放电电极;22、绝缘护套;3、避雷器;31、引弧电极;4、连接支架;5、底座;50、穿刺齿;51、第一螺纹孔;52、倒角;6、压线盖;61、第二通孔;62、开口槽;71、第一螺杆;72、第二螺杆;73、弹性支撑件;8、绝缘罩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技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间隙防雷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绝缘子1、设置在所述绝缘子1上端的引弧棒2、避雷器3和穿刺线夹,所述绝缘子1的下端通过连接支架4与所述避雷器3固定连接,所述引弧棒2的放电电极21与所述避雷器3的引弧电极31之间形成放电间隙,所述穿刺线夹包括:底座5,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子1的上端,具有适于刺穿线缆的穿刺齿50,以及设置在所述穿刺齿50两侧的两个第一螺纹孔51;压线盖6,具有与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51相对的第二通孔61,以及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51相对的开口槽62;U型螺栓,具有第一螺杆71和第二螺杆72,所述第一螺杆7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51、所述第二通孔61后,所述第二螺杆7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51、所述开口槽62后,将所述压线盖6和所述底座5压紧;弹性支撑件73,设置在所述压线盖6和所述底座5之间,适于支撑所述压线盖6,以方便安置所述线缆。本实施例的外间隙防雷装置,在安装穿刺线夹时,先拧松螺母,压线盖6以第一螺杆71为支点旋转,使得压线盖6上的开口槽62与第二螺杆72分离,放置线缆后,再旋转压线盖6,使得开口槽62与第二螺杆72配合,最后拧紧螺母;上述结构设置方式使得穿刺线夹的安装拆卸更加快捷方便,且零部件不易丢失,而通过设置弹性支撑件73,使得压线盖6与底座5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以方便安置线缆,而无需在安装时手动将压线盖与底座分开,安装效率更高。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件73套设在位于所述压线盖6和所述底座5之间的所述第一螺杆71和所述第二螺杆72上,弹性支撑件73的安装快捷方便。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件73为弹簧。本实施例的外间隙防雷装置,所述底座5的适于压接线缆的压线部的两端设有倒角52,从而不易损伤线缆,安全性能更高。本实施例的外间隙防雷装置,所述引弧棒2远离所述绝缘子1的一端外壁上套设有绝缘护套22。本实施例的外间隙防雷装置,所述穿刺线夹和所述引弧棒2靠近所述绝缘子1一侧外部还包覆有绝缘罩壳8,通过设置绝缘罩壳8,能够起到较好的防尘防水功能,保证电力系统良好安全运行。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间隙防雷装置,包括绝缘子(1)、设置在所述绝缘子(1)上端的引弧棒(2)、避雷器(3)和穿刺线夹,所述绝缘子(1)的下端通过连接支架(4)与所述避雷器(3)固定连接,所述引弧棒(2)的放电电极(21)与所述避雷器(3)的引弧电极(31)之间形成放电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线夹包括:底座(5),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子(1)的上端,具有适于刺穿线缆的穿刺齿(50),以及设置在所述穿刺齿(50)两侧的两个第一螺纹孔(51);压线盖(6),具有与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51)相对的第二通孔(61),以及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51)相对的开口槽(62);U型螺栓,具有第一螺杆(71)和第二螺杆(72),所述第一螺杆(7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51)、所述第二通孔(61)后,所述第二螺杆(7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51)、所述开口槽(62)后,将所述压线盖(6)和所述底座(5)压紧;弹性支撑件(73),设置在所述压线盖(6)和所述底座(5)之间,适于支撑所述压线盖(6),以方便安置所述线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间隙防雷装置,包括绝缘子(1)、设置在所述绝缘子(1)上端的引弧棒(2)、避雷器(3)和穿刺线夹,所述绝缘子(1)的下端通过连接支架(4)与所述避雷器(3)固定连接,所述引弧棒(2)的放电电极(21)与所述避雷器(3)的引弧电极(31)之间形成放电间隙,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线夹包括:底座(5),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子(1)的上端,具有适于刺穿线缆的穿刺齿(50),以及设置在所述穿刺齿(50)两侧的两个第一螺纹孔(51);压线盖(6),具有与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51)相对的第二通孔(61),以及与另一个所述第一螺纹孔(51)相对的开口槽(62);U型螺栓,具有第一螺杆(71)和第二螺杆(72),所述第一螺杆(7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51)、所述第二通孔(61)后,所述第二螺杆(72)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51)、所述开口槽(62)后,将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巨谦钱晓鹏黄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固力发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高低压电器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