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4923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滤波电路、混频电路、衰减电路、二级滤波电路、低噪声放大电路和三级滤波电路,一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射频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混频电路的输入端与本振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下变频电路采用一次变频结构,通过在进入混频电路前和混频电路后均采用滤波处理,有效地抑制了镜频干扰,保证了输出的中频信号的质量,使接收终端接收到稳定度高的中频信号,并减少了元器件的使用,减小了布局面积,满足了抗干扰天线的布局空间小的需要,适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卫星导航应用的日益普遍,用户对接收终端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在进行信号接收、传输和处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引入了一些干扰信号,这些干扰信号可能来自于自然的干扰,也可能来自人为干扰。如果干扰信号的幅度大于有用信号的幅度或者虚假的卫星信号以强于真实卫星信号的形式让接收终端锁定错误的卫星信号,都将直接影响到导航定位的精度。目前,卫星导航抗干扰天线是在中频信号上对干扰信号进行抑制处理实现抗干扰功能。在通信系统中,为了易于信号发射以及实现信道复用,传输的信号频率很高,因而信号的频率变换是通信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频率变换前后的情况可以分为下变频(频率减少)和上变频(频率增加)。下变频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信号的载波频率或是直接去除载波频率得到基带信号,由于下变频方式的电路简单,成本较低,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民用设备和对性能要求不高的军用设备中。下变频电路是实现信号由射频频率变换到中频频率的电路,下变频方式最大的缺点是对镜像干扰的抑制能力较差。目前下变频电路通常采用二次变频形式,需要根据信号频率、性能指标要求等进行选择设计,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中频信号的选择、本振信号的选择、滤波器的选择、变频增益设计等。但该形式所采用的元器件多,布局面积大,不能适用于本超薄型北斗B3频点卫星导航抗干扰天线的较小布局空间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镜频干扰对下变频电路的不良影响以及下变频电路在布局空间上适应性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包括混频电路和低噪声放大电路,还包括一级滤波电路、二级滤波电路和三级滤波电路,一级滤波电路、混频电路、二级滤波电路、低噪声放大电路和三级滤波电路依次连接。一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射频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混频电路的输入端与本振信号的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一级滤波电路包括与射频信号的输出端连接的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感L8和电感L9,电感L9的另一端与混频电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混频电路包括混频器N3,混频器N3的第一引脚与一级滤波电路连接,混频器N3的第三引脚与本振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混频器N3的第四引脚连接有电感L13,电感L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16、电容C17和电阻R10,混频器N3的第六引脚与二级滤波电路连接,混频器N3的其余引脚均接地。进一步地,所述二级滤波电路包括与混频电路分别连接的电容C19和电感L15,电感L15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20,并与低噪声放大电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低噪声放大电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N4,低噪声放大器N4的第二引脚与二级滤波电路连接,低噪声放大器N4的第七引脚与三级滤波电路连接,低噪声放大器N4的第五引脚连接有电容C23,低噪声放大器N4的第九引脚接地。进一步地,所述三级滤波电路包括滤波器Z3,滤波器Z3的第一引脚与低噪声放大电路连接,滤波器Z3的第八引脚连接有电容C27,电容C2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28和电感L17,电感L17的另一端连接有电容C29,滤波器Z3的其余引脚均接地。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于混频电路和二级滤波电路之间的衰减电路,衰减电路包括与混频电路分别连接的电感L14和电容C18,电感L14和电容C18的另一端均与二级滤波电路连接。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下变频电路采用一次变频结构,通过在进入混频电路前和混频电路后均采用滤波处理,有效地抑制了镜频干扰,保证了输出的中频信号的质量,使接收终端接收到稳定度高的中频信号。2、本技术中,在混频电路前先进行一次滤波,保证了输入混频电路的信号没有外带杂波。混频电路的输出信号为输入下变频电路的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的“加”和“减”,两路输入信号经过变频后输出中频信号,在二级滤波电路中将“加”信号滤除,再经过低噪声放大电路和三级滤波电路后,输出幅度、频率、杂散抑制等性能参数均满足后端电路需要的中频信号,有效地降低了下变频电路所需的硬件资源与功耗。3、本技术中,下变频电路采用一次变频形式,减少了元器件的使用,减小了布局面积,满足了抗干扰天线的布局空间小的需要,适用性高。4、本技术中,在混频器后增加衰减电路,可实现灵活地对中频信号的幅度进行控制,即根据后端电路的需要,输出满足其要求的信号幅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连接框图。图2是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一级滤波电路、混频电路、二级滤波电路、低噪声放大电路和三级滤波电路,一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射频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混频电路的输入端与本振信号的输出端连接。其中,混频电路中的混频器N3选用混频器CMY210,低噪声放大电路中低噪声放大器N4选用放大器ADL5531ACPZ,三级滤波电路中的滤波器Z3选用滤波器BPF46.5MHz。射频信号通过对称多处理器SMP的第一引脚输出大小为1268.52MHz射频信号,对称多处理器SMP的第一引脚分别连接电感L7和一级滤波电路,电感L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保险丝NANOSMDC050F/13.2和电容C6,保险丝NANOSMDC050F/13.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压+5VZHU,对称多处理器SMP的其余引脚和电容C6的另一端均接地。一级滤波电路包括电容C7,电容C7的一端与射频信号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8和电感L9,电感L9的另一端连接混频电路,L8的另一端接地。混频电路包括与电感L9连接的电容C14,电容C14的另一端与混频器CMY210的第一引脚连接,混频器CMY210的第三引脚连接本振电路,混频器CMY210的第四引脚连接电感L13,电感L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16、电容C17和电阻R10,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电源电压+5VZHU,混频器CMY210的第六引脚连接二级滤波电路,混频器CMY210的其余引脚以及电容C16的另一端和电容C17的另一端均接地。其中,本振电路包括电容C12,电容C12的一端连接输出大小为1222MHz的本振信号的输出端,电容C1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12和电容C13,电容C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感L11和电感L10,电感L10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21和电容C15,电容C15的另一端与混频器CMY210的第三引脚连接,电感L12的另一端、电感L11的另一端和电阻R21的另一端均接地。二级滤波电路包括与混频器CMY210的第六引脚分别连接的电容C19和电感L15,电感L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容C20和低噪声放大电路,电容C19的另一端和电容C20的另一端均接地。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经过混频器CMY210进行变频,输出大小为46.52MHz的中频信号。低噪声放大电路包括与电感L15连接的电容C21,电容C21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包括混频电路和低噪声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级滤波电路、二级滤波电路和三级滤波电路,一级滤波电路、混频电路、二级滤波电路、低噪声放大电路和三级滤波电路依次连接,一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射频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混频电路的输入端与本振信号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包括混频电路和低噪声放大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级滤波电路、二级滤波电路和三级滤波电路,一级滤波电路、混频电路、二级滤波电路、低噪声放大电路和三级滤波电路依次连接,一级滤波电路的输入端与射频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混频电路的输入端与本振信号的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滤波电路包括与射频信号的输出端连接的电容C7,电容C7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感L8和电感L9,电感L9的另一端与混频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频电路包括混频器N3,混频器N3的第一引脚与一级滤波电路连接,混频器N3的第三引脚与本振信号的输出端连接,混频器N3的第四引脚连接有电感L13,电感L1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16、电容C17和电阻R10,混频器N3的第六引脚与二级滤波电路连接,混频器N3的其余引脚均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抗干扰天线的下变频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澜飞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维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