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4208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9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包括多孔管、泄水钢管、阀门、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过滤网以及垫高装置,所述多孔管设于地下室外墙和围护结构之间,多孔管的预设位置处设有垫高装置,以使多孔管保持2%‑5%的排水坡度,多孔管通过T形三通连接泄水钢管,泄水钢管的端部设有用于控制积水输出状态的阀门,泄水钢管延伸至地下室外墙内以将积水导入地下室集水坑,多孔管的上方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有效的排除地下室外墙和围护结构间的积水带来了便利,使地下室外墙不需要做防水处理,只需要做防潮层处理即可,根治了地下室外墙渗漏问题,大大缩短了基坑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地下室防水结构构造,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考虑到扩大使用空间和稳定建筑基础等方面需要,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建筑修建了地下室,并且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增加,地下室承受建筑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递到土层上,其稳固性对建筑的安全和使用年限具有重要意义。地下室以其扩大使用空间的作用倍受人们欢迎,但由于其修筑在地下,因此,建筑防水性能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地下室的使用状况以及建筑的整体寿命。地下室渗漏问题属于建筑工程中“四漏”中的一漏,即屋面、厨卫浴、外墙和地下室渗漏,渗漏已成了我国建筑物中普遍存在的“痛疾”,为此全国每年用于建筑防水返工和维修费用高达5亿元以上。用于解决地下室渗漏问题的费用更是高昂。我国城市建筑地下室防水主要是为了防止地下水和滞留水渗入室内,避免影响室内的正常生产、工作、生活和储藏环境。地下室工程防水分为辅加防水和混凝土自防水,但是由于地下工程施工工期紧张,工况复杂,地下室防水工程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状态,造成地下室渗漏现象严重,并且维修质量也难以保证,维修也很难达到效果。在目前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质量、设计原因会造成地下室外围护体系局部渗漏,从而产生的微量渗水,同时,地下室外墙与围护体系之间底板局部渗漏会产生的微量渗水,此外,由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体系之间的顶部长期处于未封闭状态,或因封闭质量问题易产生地表渗入水。公开号为CN202706064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及半地下室防水结构构造,该专利中公开了级配碎石疏水层及PVC管道,级配碎石疏水层向排水沟倾斜15%,通过PVC管道将积水引入排水沟,且排水沟的坡度为0.5%,该专利中需铺设坡度为15%的级配碎石疏水层以及坡度为0.5%的排水沟,工程量大且耗时耗力。公开号为CN205530381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外地下水定向导出的滤水槽,在该专利中环地下室与基坑围护之间设置了滤水槽,其中,滤水槽由排水沟、碎石子、疏水管以及无纺布组成,该专利具有以下缺陷:1.需在地下室一圈砖砌排水沟,其工程量大且费时费力;2.无纺布铺设在碎石子表面,由于无纺布的孔隙比碎石子之间产生的孔隙要小,容易导致排水不畅。3.滤水槽和输水管均没有坡度,导致水流速度较慢。针对上述缺陷,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提供一种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结构简单、工程量小、大幅降低工程成本,同时可快速将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围护之间的积水导入地下室集水坑,使地下室外墙不需要做防水处理,只需要做防潮层处理即可,根治了地下室外墙渗漏问题,彻底解决了工程地下室外墙渗漏的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耐久性,缩短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结构简单、工程量小、大幅降低工程成本,同时可快速将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围护之间的积水导入地下室集水坑,提高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耐久性,缩短工期。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包括多孔管、泄水钢管、阀门、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过滤网以及垫高装置,所述多孔管设于地下室外墙和围护结构之间,并安装在围护结构的底板上,所述多孔管的预设位置处设有垫高装置,以使多孔管保持2%-5%的排水坡度,坡向所述泄水钢管,所述多孔管通过T形三通连接泄水钢管,所述泄水钢管的端部设有用于控制积水输出状态的阀门,所述泄水钢管延伸至地下室外墙内以将积水导入地下室集水坑,所述多孔管的上方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过滤网;其中,所述多孔管包括上半管和下半管,所述上半管上分布有若干疏水孔;所述垫高装置包括支撑件、柱体以及底座,支撑件呈弧形结构且用于承载所述多孔管,所述柱体的上端与支撑件固定连接,其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层由2-4cm粒径的碎石子组成,第二过滤层由1-3cm粒径的碎石子组成,所述过滤网包括两层为1200-1800目的塑料过滤网。优选的,在所述泄水钢管上焊接两道止水环,所述止水环在混凝土浇筑时预埋在地下室外墙上。优选的,所述疏水孔的孔径大小一致,在所述上半管上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的碎石子厚度为150-200cm。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层的碎石子厚度为250-350cm.优选的,所述多孔管的材质为UPVC。优选的,所述泄水钢管的表面涂覆有至少两层防锈漆。优选的,所述多孔管每间隔20-30m连接有泄水钢管。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通过垫高装置将多孔管的一端垫高,使多孔管保持2%-5%的排水坡度,可快速的将地下室外墙和基坑围护结构之间的积水及时有效的排入集水坑内,同时,在多孔管外设置多层过滤层,不仅避免多孔管的孔洞堵塞,同时还能保证积水快速排出,本技术为有效的排除地下室外墙和围护结构间的积水带来了便利,大大缩短了基坑施工工期,节约了成本,保证了质量,提高了工程耐久性,更好的为使用功能提高保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中疏水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疏水系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多孔管和垫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当然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其次,本技术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技术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以此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上述及其它技术特征和有益效果,将结合实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疏水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疏水系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多孔管和垫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包括多孔管30、泄水钢管40、阀门90、第一过滤层60、第二过滤层70、过滤网以及垫高装置80。本技术中的多孔管设于地下室外墙10和围护结构20之间,并安装在围护结构的底板上,多孔管30的预设位置处设有垫高装置80,以使多孔管30保持2%-5%的排水坡度,坡向泄水钢管40,一般情况下,多孔管30每间隔20-30m连接有泄水钢管40,可在多孔管30的中间位置处设有垫高装置80,使多孔管30内的积水向泄水钢管40排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垫高装置80的安装位置可根据需要设置。具体的,垫高装置80包括支撑件81、柱体82以及底座83,支撑件81呈弧形结构且用于承载所述多孔管30,柱体82的上端与支撑件81固定连接,其下端与底座8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多孔管30包括上半管和下半管,上半管上分布有若干疏水孔;疏水孔的孔径大小一致,在上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管、泄水钢管、阀门、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过滤网以及垫高装置,所述多孔管设于地下室外墙和围护结构之间,并安装在围护结构的底板上,所述多孔管的预设位置处设有垫高装置,以使多孔管保持2%‑5%的排水坡度,坡向所述泄水钢管,所述多孔管通过T形三通连接泄水钢管,所述泄水钢管的端部设有用于控制积水输出状态的阀门,所述泄水钢管延伸至地下室外墙内以将积水导入地下室集水坑,所述多孔管的上方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过滤网;其中,所述多孔管包括上半管和下半管,所述上半管上分布有若干疏水孔;所述垫高装置包括支撑件、柱体以及底座,支撑件呈弧形结构且用于承载所述多孔管,所述柱体的上端与支撑件固定连接,其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层由2‑4cm粒径的碎石子组成,第二过滤层由1‑3cm粒径的碎石子组成,所述过滤网包括两层为1200‑1800目的塑料过滤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下室外墙与围护结构之间的疏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管、泄水钢管、阀门、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过滤网以及垫高装置,所述多孔管设于地下室外墙和围护结构之间,并安装在围护结构的底板上,所述多孔管的预设位置处设有垫高装置,以使多孔管保持2%-5%的排水坡度,坡向所述泄水钢管,所述多孔管通过T形三通连接泄水钢管,所述泄水钢管的端部设有用于控制积水输出状态的阀门,所述泄水钢管延伸至地下室外墙内以将积水导入地下室集水坑,所述多孔管的上方从上往下依次设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过滤网;其中,所述多孔管包括上半管和下半管,所述上半管上分布有若干疏水孔;所述垫高装置包括支撑件、柱体以及底座,支撑件呈弧形结构且用于承载所述多孔管,所述柱体的上端与支撑件固定连接,其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层由2-4cm粒径的碎石子组成,第二过滤层由1-3cm粒径的碎石子组成,所述过滤网包括两层为1200-1800目的塑料过滤网。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军起樊向阳吴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凯建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上海司睿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