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文坤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2326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其结构包括散热板、制动踏板、防护壳体、压气缸体、活塞套筒、活塞轴、离合器、机体、受力塞柱、作用驱动缸、铰链点、出气管、尾气处理器、气压阀门、储气罐构造,制动踏板左端与压气缸体右端相连接,压气缸体下端与活塞套筒上端相贴合,活塞套筒右端与防护壳体左端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结构上通过进气管将运行过程消耗的动能气体收回,密封外壳可以保障气体进入内部后不会产生泄露,在由保温层保护着能量的温度,防水膜避免运行过程中水气渗透进入内部破坏气体,对运行过程的能量及时的回收,在为自身所需设备提供混合气体,降低了燃油的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属于汽车

技术介绍
混合动力汽车不仅具有能源来源范围广、经济效益高的技术特点,还可以通过能量回收系统在车辆减速制动时实现能量补给,制动能量回收混合动力汽车的一项关键技术,是降低混合动力汽车燃油消耗的重要手段。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10042724.8的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控制器、发电机和设置在汽车驱动轴上的球笼,发电机的主轴上设有一小齿轮,能量回收装置还包括有可控制小齿轮和齿圈啮合和分离的拨叉机构;该拨叉机构包括周向环绕设置在小齿轮和发电机主轴外侧的电磁线圈,小齿轮与发电机主轴之间设有可使小齿轮沿发电机主轴轴向自由滑动但周向固定的连接机构,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汽车制动的能量回收功能较差,导致在运行过程自身产生的能量损耗流失,使得行程过程消耗大量的燃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汽车制动的能量回收功能较差,导致在运行过程自身产生的能量损耗流失,使得行程过程消耗大量的燃油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其结构包括散热板、制动踏板、防护壳体、压气缸体、活塞套筒、活塞轴、离合器、机体、受力塞柱、作用驱动缸、铰链点、出气管、尾气处理器、气压阀门、储气罐构造,所述制动踏板左端与压气缸体右端相连接,所述压气缸体下端与活塞套筒上端相贴合,所述活塞套筒右端与防护壳体左端相焊接,所述活塞轴右端与铰链点左端相黏合,所述活塞轴外环与离合器内侧相连接,所述活塞轴下端与机体外端相连接,所述受力塞柱右端与作用驱动缸左端相连接,所述作用驱动缸右端与铰链点左端相黏合,所述气压阀门下端与储气罐构造左端相连接,所述储气罐构造由进气管、保温层、密封外壳、防水膜、罐体组成,所述进气管与罐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保温层外侧与密封外壳内侧相贴合,所述保温层内层与防水膜外侧相黏合,所述防水膜内侧与罐体外侧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出气管右端与尾气处理器左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板左端与防护壳体右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左端与气压阀门右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压气缸体嵌入安装在防护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防护壳体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外壳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结构上通过进气管将运行过程消耗的动能气体收回,密封外壳可以保障气体进入内部后不会产生泄露,在由保温层保护着能量的温度,防水膜避免运行过程中水气渗透进入内部破坏气体,对运行过程的能量及时的回收,在为自身所需设备提供混合气体,降低了燃油的损耗。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储气罐构造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散热板-1、制动踏板-2、防护壳体-3、压气缸体-4、活塞套筒-5、活塞轴-6、离合器-7、机体-8、受力塞柱-9、作用驱动缸-10、铰链点-11、出气管-12、尾气处理器-13、气压阀门-14、储气罐构造-15、进气管-1501、保温层-1502、密封外壳-1503、防水膜-1504、罐体-15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散热板1、制动踏板2、防护壳体3、压气缸体4、活塞套筒5、活塞轴6、离合器7、机体8、受力塞柱9、作用驱动缸10、铰链点11、出气管12、尾气处理器13、气压阀门14、储气罐构造15,所述制动踏板2左端与压气缸体4右端相连接,所述压气缸体4下端与活塞套筒5上端相贴合,所述活塞套筒5右端与防护壳体3左端相焊接,所述活塞轴6右端与铰链点11左端相黏合,所述活塞轴6外环与离合器7内侧相连接,所述活塞轴6下端与机体8外端相连接,所述受力塞柱9右端与作用驱动缸10左端相连接,所述作用驱动缸10右端与铰链点11左端相黏合,所述气压阀门14下端与储气罐构造15左端相连接,所述储气罐构造15由进气管1501、保温层1502、密封外壳1503、防水膜1504、罐体1505组成,所述进气管1501与罐体15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保温层1502外侧与密封外壳1503内侧相贴合,所述保温层1502内层与防水膜1504外侧相黏合,所述防水膜1504内侧与罐体1505外侧相贴合,所述出气管12右端与尾气处理器13左端相焊接,所述散热板1左端与防护壳体3右端相连接,所述进气管1501左端与气压阀门14右端相连接,所述压气缸体4嵌入安装在防护壳体3内,所述防护壳体3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所述密封外壳1503由橡胶制成,具有较好的密封性。本专利所说的离合器7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的飞轮壳内,用螺钉将离合器总成固定在飞轮的后平面上,离合器的输出轴就是变速箱的输入轴,所述压气缸体4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在进行使用时在运行过程消耗的动能进行回收,通过进气管1501将运行过程消耗的动能气体收回,密封外壳1503可以保障气体进入内部后不会产生泄露,在由保温层1502保护着能量的温度,防水膜1504避免运行过程中水气渗透进入内部破坏气体,罐体1505为其提供一个安全载体。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对于汽车制动的能量回收功能较差,导致在运行过程自身产生的能量损耗流失,使得行程过程消耗大量的燃油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通过进气管将运行过程消耗的动能气体收回,密封外壳可以保障气体进入内部后不会产生泄露,在由保温层保护着能量的温度,防水膜避免运行过程中水气渗透进入内部破坏气体,对运行过程的能量及时的回收,在为自身所需设备提供混合气体,降低了燃油的损耗,具体如下所述:所述储气罐构造15由进气管1501、保温层1502、密封外壳1503、防水膜1504、罐体1505组成,所述进气管1501与罐体15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保温层1502外侧与密封外壳1503内侧相贴合,所述保温层1502内层与防水膜1504外侧相黏合,所述防水膜1504内侧与罐体1505外侧相贴合。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散热板(1)、制动踏板(2)、防护壳体(3)、压气缸体(4)、活塞套筒(5)、活塞轴(6)、离合器(7)、机体(8)、受力塞柱(9)、作用驱动缸(10)、铰链点(11)、出气管(12)、尾气处理器(13)、气压阀门(14)、储气罐构造(15),所述制动踏板(2)左端与压气缸体(4)右端相连接,所述压气缸体(4)下端与活塞套筒(5)上端相贴合,所述活塞套筒(5)右端与防护壳体(3)左端相焊接,所述活塞轴(6)右端与铰链点(11)左端相黏合,所述活塞轴(6)外环与离合器(7)内侧相连接,所述活塞轴(6)下端与机体(8)外端相连接,所述受力塞柱(9)右端与作用驱动缸(10)左端相连接,所述作用驱动缸(10)右端与铰链点(11)左端相黏合,所述气压阀门(14)下端与储气罐构造(15)左端相连接,所述储气罐构造(15)由进气管(1501)、保温层(1502)、密封外壳(1503)、防水膜(1504)、罐体(1505)组成,所述进气管(1501)与罐体(150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保温层(1502)外侧与密封外壳(1503)内侧相贴合,所述保温层(1502)内层与防水膜(1504)外侧相黏合,所述防水膜(1504)内侧与罐体(1505)外侧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散热板(1)、制动踏板(2)、防护壳体(3)、压气缸体(4)、活塞套筒(5)、活塞轴(6)、离合器(7)、机体(8)、受力塞柱(9)、作用驱动缸(10)、铰链点(11)、出气管(12)、尾气处理器(13)、气压阀门(14)、储气罐构造(15),所述制动踏板(2)左端与压气缸体(4)右端相连接,所述压气缸体(4)下端与活塞套筒(5)上端相贴合,所述活塞套筒(5)右端与防护壳体(3)左端相焊接,所述活塞轴(6)右端与铰链点(11)左端相黏合,所述活塞轴(6)外环与离合器(7)内侧相连接,所述活塞轴(6)下端与机体(8)外端相连接,所述受力塞柱(9)右端与作用驱动缸(10)左端相连接,所述作用驱动缸(10)右端与铰链点(11)左端相黏合,所述气压阀门(14)下端与储气罐构造(15)左端相连接,所述储气罐构造(15)由进气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坤
申请(专利权)人:郭文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