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防撞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3174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其包括防撞梁本体,以及分别靠近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两端布置的两个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一端固连于防撞梁本体上,并于所述吸能盒的另一端固连有具有纵梁连接部的吸能盒安装板;所述吸能盒为截面呈长圆形的管状,并由位于两端的圆弧部与连接在两端的圆弧部之间的平面部构成,且在所述平面部上构造有沿所述吸能盒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溃缩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撞梁结构使得吸能盒为截面呈长圆形的管状结构,在生产时吸能盒可直接由圆管冲压成型,其相较于现有钣金焊接结构的吸能盒,加工工艺简单,材料利用率高,且成本及重量相对较低,从而能够利于防撞梁结构的加工生产,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防撞梁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
技术介绍
汽车防撞梁是车辆安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刚度及韧性,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塑性,如此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防撞梁将吸收大部分的碰撞冲击能量,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车辆及乘客少受损失。现有技术中,汽车防撞梁一般包括防撞梁本体、吸能盒与安装座,防撞梁本体、吸能盒以及安装座均为冲压钢板件,且吸能盒通过焊接形式连接于防撞梁本体上,安装座则通过螺栓连接方式安装于吸能盒上,然后再将防撞梁整体通过安装支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汽车纵梁上。如上所述的现有防撞梁结构随能够起到碰撞缓冲吸能功用,但其却仍存在加工工艺复杂、装配不便,成本较高以及生产效率低下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以可利于防撞梁结构的加工生产,且具有较好的实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其包括防撞梁本体,以及分别靠近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两端布置的两个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一端固连于所述防撞梁本体上,并于所述吸能盒的另一端固连有具有纵梁连接部的吸能盒安装板,所述吸能盒为截面呈长圆形的管状,并由位于两端的圆弧部与连接在两端的所述圆弧部之间的平面部构成,且在所述平面部上构造有沿所述吸能盒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溃缩孔。进一步的,所述溃缩孔为沿所述吸能盒的周向延伸的长条孔,且由所述吸能盒安装板至所述防撞梁本体的方向,各所述溃缩孔的长度依次增大。进一步的,于所述圆弧部上构造有沿所述吸能盒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电泳漏液孔。进一步的,所述电泳漏液孔与所述溃缩孔的数量相同,且沿所述吸能盒的轴向,相对应的所述溃缩孔和所述电泳漏液孔位于所述吸能盒的同一径向截面上。进一步的,于所述圆弧部的两端分别构造有电泳漏液槽。进一步的,相对于所述吸能盒安装板,于所述吸能盒的另一端固连有防撞梁连接板,所述吸能盒通过所述防撞梁连接板固连至所述防撞梁本体上;且所述防撞梁连接板为由连接板本体,以及一体固连于所述连接板本体两相对侧的凸耳构成的“十”字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吸能盒安装板包括安装板本体,所述纵梁连接部为设置于所述安装板本体上的连接孔,并于所述安装板本体上一体构造有向背离于所述吸能盒的方向延伸设置的吊钩。进一步的,所述防撞梁本体为弯曲设置的长条状,且所述防撞梁本体的截面为向所述吸能盒一侧开口的“U”形,并对应于各所述吸能盒、在所述防撞梁本体上构造有呈平面状的吸能盒连接部,所述吸能盒固连于所述吸能盒连接部处。进一步的,于所述吸能盒连接部两侧的所述吸能盒本体上一体构造有沿所述防撞梁本体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筋槽,并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两侧一体形成有呈半圆状的翻边。进一步的,于所述防撞梁本体的开口内固连有沿所述防撞梁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块加强板。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汽车防撞梁结构使得吸能盒为截面呈长圆形的管状结构,在生产时吸能盒可直接由圆管冲压成型,其相较于现有钣金焊接结构的吸能盒结构,加工工艺简单,材料利用率高,且成本及重量相对较低,从而能够利于防撞梁结构的加工生产,并具有较好的实用性。(2)溃缩孔为长条孔可利于吸能盒的变形吸能;各溃缩孔的长度增大,能够实现吸能盒的阶梯吸能。(3)设置电泳漏液孔可在电泳时满足电泳液的快速流入与流出要求。(4)电泳漏液孔与对应的溃缩孔同径向截面布置,可进一步保证吸能盒的吸能性能。(5)设置电泳漏液槽可在电泳时辅助漏液,并可用于排出角落处的气泡和积液。(6)采用防撞梁连接板进行吸能盒与防撞梁本体的连接,可利于连接,并能够保证连接可靠性。(7)纵梁连接部采用连接孔,并在吸能盒安装板上设置吊钩可便于防撞梁结构的装配操作。(8)设置平面状的吸能盒连接部可利于吸能盒的连接,且能够保证吸能盒连接后的稳定性。(9)防撞梁本体上设置加强筋槽与翻边,可提高防撞梁本体的结构强度。(10)防撞梁本体内设置加强板可进一步提高防撞梁本体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防撞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撞梁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撞梁本体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吸能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防撞梁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吸能盒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吸能盒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吸能盒总成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防撞梁本体,11-吸能盒连接部,12-加强筋槽,13-翻边;2-吸能盒,21-圆弧部,22-平面部,23-溃缩孔,24-电泳漏液孔,25-电泳漏液槽;3-防撞梁连接板,31-连接板本体,32-凸耳,33-通孔;4-吸能盒安装板,41-安装板本体,42-连接孔,43-贯穿孔,44-吊钩,45-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如图1中所示,该汽车防撞梁结构整体上包括防撞梁本体1,以及靠近于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布置的两个吸能盒2,且吸能盒2的一端固连在防撞梁本体1上,并在吸能盒2的另一端固连有吸能盒安装板4。此外,在吸能盒安装板4上设置有用于防撞梁整体和车身纵梁端部连接的纵梁连接部,而吸能盒2具体也为通过固连于其一端的防撞梁连接板3实现与防撞梁本体1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在具体结构上,如图2和图3中所示的,防撞梁本体1为呈弧形弯曲的长条状,其为一钣金冲压件,且该防撞梁本体1的截面形状为向吸能盒2一侧开口的“U”形。对应于连接吸能盒2的位置,在防撞梁本体1上构造形成有呈平面状的吸能盒连接部11,用于吸能盒2连接的防撞梁连接板3即固连在该吸能盒连接部11处。同时,在各吸能盒连接部11也分别开设有工艺孔,一方面可利于防撞梁连接板3的焊接,另一方面亦能够有助于防撞梁本体1的减重。在防撞梁本体1上,于两个吸能盒连接部1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沿防撞梁本体1长度方向布置的加强筋槽12,加强筋槽12由防撞梁本体1冲压一体成型,并为凹入防撞梁本体1的内侧、也即防撞梁本体1连接吸能盒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通过加强筋槽12的设置可增加防撞梁本体1的刚度,且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加强筋槽12在具体成型时,其槽深的最深处不应大于防撞梁本体1整体厚度的一半,同时,加强筋槽12在高度上优选的则可为防撞梁本体1整体高度的三分之一。除了设计加强筋槽12,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防撞梁本体1的刚度,在防撞梁本体1的两侧也一体形成有翻边13,且翻边13的截面具体可为半圆状结构。此外,进一步的在防撞梁本体1的开口内也设置有沿防撞梁本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块加强板5,各加强板5具体为沿防撞梁本体1的高度方向固连设置,在各加强板5上还设置有减重孔,以利于其轻量化。本实施例的吸能盒2的结构如图4中所示,其为截面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1),以及分别靠近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布置的两个吸能盒(2),所述吸能盒(2)的一端固连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上,并于所述吸能盒(2)的另一端固连有具有纵梁连接部的吸能盒安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为截面呈长圆形的管状,并由位于两端的圆弧部(21)与连接在两端的所述圆弧部(21)之间的平面部(22)构成,且在所述平面部(22)上构造有沿所述吸能盒(2)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溃缩孔(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本体(1),以及分别靠近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两端布置的两个吸能盒(2),所述吸能盒(2)的一端固连于所述防撞梁本体(1)上,并于所述吸能盒(2)的另一端固连有具有纵梁连接部的吸能盒安装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盒(2)为截面呈长圆形的管状,并由位于两端的圆弧部(21)与连接在两端的所述圆弧部(21)之间的平面部(22)构成,且在所述平面部(22)上构造有沿所述吸能盒(2)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溃缩孔(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溃缩孔(23)为沿所述吸能盒(2)的周向延伸的长条孔,且由所述吸能盒安装板(4)至所述防撞梁本体(1)的方向,各所述溃缩孔(23)的长度依次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圆弧部(21)上构造有沿所述吸能盒(2)的轴向间隔布置的多个电泳漏液孔(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泳漏液孔(24)与所述溃缩孔(23)的数量相同,且沿所述吸能盒(2)的轴向,相对应的所述溃缩孔(23)和所述电泳漏液孔(24)位于所述吸能盒(2)的同一径向截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圆弧部(21)的两端分别构造有电泳漏液槽(2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吸能盒安装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帅王琼瑶宋红双赵海兵王文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