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31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包括连接设于防撞梁和车身纵梁之间的吸能本体,由所述防撞梁向所述车身纵梁一侧,所述吸能本体依次具有第一吸能单元和第二吸能单元,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吸能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通过在防撞梁和车身纵梁之间设置吸能本体,进而可对车辆的碰撞能量进行吸收而减少对车辆造成的损失,而吸能本体由防撞梁向车身纵梁一侧依次具有第一吸能单元和第二吸能单元,并使得第一吸能单元的刚度小于第二吸能单元,进而在碰撞时第一吸能单元可用于低速碰撞吸能,而第二吸能单元则可用于高速碰撞的吸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碰撞吸能机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车辆碰撞吸能机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出行的重要工具。汽车在行驶中,汽车与汽车之间、汽车与行人之间都会发生交通事故,而为了减少碰撞对车辆造成的损失,现有结构中大多在车辆上安装有防撞梁,并在防撞梁和车身纵梁之间连接设有吸能盒组件,以通过吸能盒组件对碰撞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进行吸收。现有技术中的吸能盒组件虽可吸能碰撞能量,但由于在碰撞后会产生变形且无法恢复,造成维修成本过高,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吸能盒组件只能对高速碰撞进行吸能,而在低速碰撞由于刚度过高而不具备较好的吸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碰撞吸能机构,以可对车辆不同速度下的碰撞进行吸能缓冲,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包括连接设于防撞梁和车身纵梁之间的吸能本体,由所述防撞梁向所述车身纵梁一侧,所述吸能本体依次具有第一吸能单元和第二吸能单元,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吸能单元。进一步的,沿所述吸能本体(1)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吸能单元(101)呈等径设置,所述第二吸能单元(102)呈锥状设置。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吸能单元和第二吸能单元至少其一上形成有刚度调节槽,所述刚度调节槽为环所述第一吸能单元和/或第二吸能单元周向设置的多个。进一步的,在所述吸能本体的两端分别固连有防撞梁连接架和车身纵梁连接架,所述防撞梁连接架与防撞梁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二吸能单元的自由端形成有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架相套接的连接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车身纵梁连接架之间连接设有连接件。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吸能单元上硫化有连接套,于所述防撞梁和所述防撞梁连接架之间连接有与所述连接套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件。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的自由端形成有抵接部,相对于所述防撞梁、于所述防撞梁连接架的另一侧端面上形成有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接的凸台。进一步的,所述吸能本体由橡胶制成。进一步的,沿所述吸能本体长度方向、于所述吸能本体上形成有供所述吸能本体收缩变形的型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通过在防撞梁和车身纵梁之间设置吸能本体,进而可对车辆的碰撞能量进行吸收而减少对车辆造成的损失,而吸能本体由防撞梁向车身纵梁一侧依次具有第一吸能单元和第二吸能单元,并使得第一吸能单元的刚度小于第二吸能单元,进而在碰撞时第一吸能单元可用于低速碰撞吸能,而第二吸能单元则可用于高速碰撞的吸能。(2)通过将第一吸能单元和第二吸能单元分别呈等径和锥状设置,一方面便于设计制造,另一方面也可具有较好的吸能效果。(3)通过在吸能本体上设置刚度调节槽可便于对第一吸能单元和/或第二吸能单元的刚度调整。(4)通过设置防撞梁连接架和车身纵梁连接架,可便于吸能本体与防撞梁和车身纵梁连接,而将防撞梁连接架与防撞梁可拆卸连接,可便于防撞梁的维修和更换。(5)通过设置连接部与车身纵梁连接相套接,可简化安装结构,并提高连接强度。(6)通过在第一吸能单元硫化连接套,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连接套螺接而将防撞梁和防撞梁连接架与连接套固连,结构简单可靠,连接效果较好。(7)设置抵接部与凸台相抵接配合,一方面可提高车身连接架与吸能本体的连接效果,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吸能效果。(8)吸能本体采用橡胶制成可使得吸能本体通过变形以吸收碰撞能量,避免吸能本体损坏,可以重复使用。(9)在吸能本体上设置型腔可便于吸能本体变形,而不易产生破裂。本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具有车身纵梁的车身,在所述车身纵梁的端部连接有防撞梁,于所述防撞梁和车身纵梁之间连接设有如上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所述防撞梁包括内部具有减重腔的防撞梁本体,以及设于所述减重腔内以将所述减重腔分隔成至少一个减重分腔的加强板。本车辆和车辆碰撞吸能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装配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的内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吸能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防撞梁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防撞梁连接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车身纵梁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图3中A部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吸能本体,101-第一吸能单元,102-第二吸能单元,103-抵接部,104-连接部,2-型腔,3-防撞梁,301-防撞梁本体,3011-螺纹孔,3012-第二连接孔,3013-过孔,302-减重腔,3021-减重分腔,303-加强板,4-刚度调节槽,5-防撞梁连接架,501-后连接板,5011-第一连接孔,5012-凸台,502-前连接板,5021-连接孔,6-车身纵梁连接架,601-连接盒,6011-开口,6012-第二穿孔,602-纵梁连接柱,7-第一螺栓,8-连接套,9-第二连接件,10-连接部,11-连接件,12-第二连接套。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包括连接设于防撞梁和车身纵梁之间的吸能本体,由所述防撞梁向所述车身纵梁一侧,所述吸能本体依次具有第一吸能单元和第二吸能单元,所述第一吸能单元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吸能单元。本车辆碰撞吸能机构,通过将吸能本体由防撞梁向车身纵梁一侧依次具有第一吸能单元和第二吸能单元,并使得第一吸能单元的刚度小于第二吸能单元,进而在碰撞时第一吸能单元可用于低速碰撞吸能,而第二吸能单元则可用于高速碰撞的吸能。基于如上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并结合图3和图4所示,其中吸能本体1由橡胶制成,为了防止吸能本体1在吸能变形时破裂,本实施例中沿所述吸能本体1长度方向、于所述吸能本体1上形成有供吸能本体1收缩变形的型腔2,该型腔2设于吸能本体1的内部,并为与吸能本体1共中心线设置的圆柱体形,且为了便于型腔2的加工以及下文所述的连接套的加工,该型腔2贯穿吸能本体1的两端设置。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沿吸能本体1长度方向,第一吸能单元101呈等径设置,而第二吸能单元102则呈锥状设置,且为保证吸能效果,本实施例中将第二吸能单元102的小径端与第一吸能单元101的一端形成固连,而第一吸能单元101和第二吸能单元102的自由端分别构成与防撞梁3以及图中未示出的车身纵梁的连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吸能单元101和第二吸能单元102的横截面均为方形或者长方形结构,而为了使得第一吸能单元101的刚度小于第二吸能单元102,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包括连接设于防撞梁(3)和车身纵梁之间的吸能本体(1),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防撞梁(3)向所述车身纵梁一侧,所述吸能本体(1)依次具有第一吸能单元(101)和第二吸能单元(102),所述第一吸能单元(101)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吸能单元(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包括连接设于防撞梁(3)和车身纵梁之间的吸能本体(1),其特征在于:由所述防撞梁(3)向所述车身纵梁一侧,所述吸能本体(1)依次具有第一吸能单元(101)和第二吸能单元(102),所述第一吸能单元(101)的刚度小于所述第二吸能单元(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吸能本体(1)长度方向,所述第一吸能单元(101)呈等径设置,所述第二吸能单元(102)呈锥状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吸能单元(101)和第二吸能单元(102)至少其一上形成有刚度调节槽(4),所述刚度调节槽(4)为环所述第一吸能单元(101)和/或第二吸能单元(102)周向设置的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能本体(1)的两端分别固连有防撞梁连接架(5)和车身纵梁连接架(6),所述防撞梁连接架(5)与防撞梁(3)之间为可拆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碰撞吸能机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二吸能单元(102)的自由端形成有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架(6)相套接的连接部(104),于所述连接部(104)和所述车身纵梁连接架(6)之间连接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李浩杰范云飞董伟佳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