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安装支架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2311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8:59
本公开涉及一种线束安装支架和车辆,所述安装支架形成为连续的凹凸板,所述凹凸板具有多个用于固定线束(2)的凸出部(10)和位于相邻所述凸出部(10)之间用于与车体(3)固定连接的凹入部(20),所述凸出部(10)和所述凹入部(20)相间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安装支架的多个凹入部与车体固定连接,增加了该安装支架与车体的固定点,保证该安装支架与车体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该安装支架发生振动和异响,同时,多条线束可分别固定至相应的凸出部上,不会发生线束缠绕和干涉,该安装支架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束安装支架和车辆
本公开涉及线束的安装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线束安装支架和车辆。
技术介绍
汽车线束一般通过安装支架固定至前轮罩后延伸板上,现有安装支架结构简单,刚度不足,容易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产生振动异响,并且安装支架与前轮罩后延伸板的贴合面为弧面,不易贴合,影响焊接精度和连接强度,其它线束离该安装支架太近且无固定,易产生晃动,此外,相关技术中提供的安装支架两端造型不同,容易错误安装,且不利于安装平台的共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安装支架,该线束安装支架能够解决安装支架刚度不足,产生振动和异响的问题。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公开提供的线束安装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线束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形成为连续的凹凸板,所述凹凸板具有多个用于固定线束的凸出部和位于相邻所述凸出部之间用于与车体固定连接的凹入部,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相间设置。可选地,所述凹凸板包括两个所述凸出部,位于两个所述凸出部之间的一个凹入部,以及由所述凸出部的一边向外延伸的安装边,所述线束固定在所述凸出部的上表面,所述凹入部和所述安装边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至所述车体上。可选地,所述凸出部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线束的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形成为可供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弹性连接头插入或拔出的长圆孔。可选地,所述凹入部与所述车体固定连接的安装面和所述安装边分别形成为与所述车体相贴合的水平板。可选地,所述安装支架为自对称零件。可选地,所述凸出部和所述凹入部的连接处形成有过渡圆角。可选地,所述凸出部的侧壁上还形成有用于与相邻线束的第二卡接部相配合第二安装孔。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线束和用于将所述线束固定至车体上的线束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即为本公开提供的线束安装支架。可选地,所述车辆还包括轮罩后延伸板,所述安装支架固定至所述轮罩后延伸板上,并且所述轮罩后延伸板上形成有多个与所述安装支架的所述凹入部相贴合的平面结构。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安装支架的多个凹入部与车体固定连接,增加了该安装支架与车体的固定点,保证该安装支架与车体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该安装支架发生振动和异响,同时,多条线束可分别固定至相应的凸出部上,不会发生线束缠绕和干涉,该安装支架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线束安装支架贴合定位至车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通过本公开提供的安装支架将线束固定至车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通过本公开提供的安装支架将线束固定至车体上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线束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车辆中轮罩后延伸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支架2线束21第一卡接部3车体4相邻线束41第二卡接部5轮罩后延伸板51平面结构10凸出部101第一安装孔102第二安装孔20凹入部30安装边40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指在本公开提供的线束安装支架正常安装的情况下定义的,具体可参考图3中所示的图面方向,“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如图1和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线束安装支架,该安装支架形成为连续的凹凸板,凹凸板具有多个用于固定线束2的凸出部10和位于相邻所述凸出部10之间用于与车体3固定连接的凹入部20,凸出部10和凹入部20相间设置。其中,凸出部10和凹入部20的数量和宽度可根据需要固定线束2的数量以及固定至车体3上的位置进行相关设计。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连续的凹凸板中的凸出部10和凹入部20是相对而言的,可以将该安装支架正常安装时与车体相贴合的安装面为基准面,远离该基准面设置的即为凸出部10,靠近该基准面设置的即为凹入部20,且两者共用相同的侧壁,连续凹凸板的结构类似于波浪形板,在保证与车体稳定连接的前提下,还能够对线束2进行固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安装支架的多个凹入部20与车体3固定连接,增加了该安装支架与车体3的固定点,保证该安装支架与车体3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该安装支架发生振动和异响,同时,多条线束2可分别固定至相应的凸出部10上,不会发生线束缠绕和干涉,该安装支架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作为本公开的一示例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凹凸板包括两个凸出部10,位于两个凸出部10之间的一个凹入部20,以及由凸出部10的一边向外延伸的安装边30,线束2固定在凸出部10的上表面,凹入部20和安装边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至车体3上。这样,该安装支架能够满足固定两条线束2的需求,在本实施方式中,凹入部20和安装边30可以直接焊接至车体3上,即,凹入部20和安装边30提供多个焊点,保证安装支架1和车体3连接的稳定性,不会产生振动和异响。凸出部10和凹入部2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固定线束2的数量进行相关设计,在本公开中,通过对凹入部20和凸出部10的数量进行相关设计,使该安装支架1可以为自对称零件,安装支架1两端的形状相同,在安装时不需要考虑安装方向的问题,避免发生错误安装。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自对称可以是指安装支架1关于轴线40对称,或者多个凸出部10的形状相同,安装支架1自身成中心对称的零件,其目的是避免错误安装,提高安装的效率。线束2固定至凸出部10上的方式可以为多种。在本公开中,如图3所示,凸出部10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与线束2的第一卡接部21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101。在安装支架1固定至车体3上后,便可通过第一卡接部21将线束2固定至安装支架1上,线束2可拆卸地固定至安装支架1上,方便检修和更换。具体地,第一安装孔101可以形成为长圆孔,第一卡接部21形成为可插入第一安装孔101内相卡接的弹性连接头。当需要对线束2进行固定时,将弹性连接头插入第一安装孔101内,弹性连接头在第一安装孔101的内壁处发生弹性变形并在穿过第一安装孔101后恢复至原状进行卡接固定;当需要拆卸线束2进行更换时,直接将弹性连接头由第一安装孔101中拔出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连接牢固可靠。在本公开中,凹入部20与车体3固定连接的安装面和安装边30分别形成为与车体3相贴合的水平板,这样,在安装时,能够保证该安装支架与车体紧密贴合,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便于安装,解决由于弧面引起的安装精度问题。进一步地,在本公开中,安装支架凸出部10的侧壁上还形成有用于固定相邻线束4的第二安装孔102,同样地,相邻线束4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41,第二安装孔102形成为长圆孔,第二卡接部41形成为可插入第一安装孔102内相卡接的弹性连接头,将相邻线束4也稳定地固定至安装支架1上,解决安装支架1与相邻线束4无连接,产生振动和异响等问题,以本公开提供的实施方式为例,该安装支架可以实现三条线束的固定,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形成为连续的凹凸板,所述凹凸板具有多个用于固定线束(2)的凸出部(10)和位于相邻所述凸出部(10)之间用于与车体(3)固定连接的凹入部(20),所述凸出部(10)和所述凹入部(20)相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形成为连续的凹凸板,所述凹凸板具有多个用于固定线束(2)的凸出部(10)和位于相邻所述凸出部(10)之间用于与车体(3)固定连接的凹入部(20),所述凸出部(10)和所述凹入部(20)相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板包括两个所述凸出部(10),位于两个所述凸出部(10)之间的一个凹入部(20),以及由所述凸出部(10)的一边向外延伸的安装边(30),所述线束(2)固定在所述凸出部(10)的上表面,所述凹入部(20)和所述安装边(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至所述车体(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10)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与所述线束(2)的第一卡接部(21)相配合的第一安装孔(10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101)形成为可供所述第一卡接部(21)的弹性连接头插入或拔出的长圆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纪超辛为张克铭
申请(专利权)人: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