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及蓝藻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1754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它包括反应室和臭氧发生器,所述的反应室上设有与所述反应室相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反应室内设有紫外线灯,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反应室内输送臭氧的臭氧导入管和用于向所述臭氧发生器内输送氧气的氧气导入管。本蓝藻毒素处理装置以紫外线灯和臭氧处理蓝藻毒素,处理费用低、耗能低,且处理水量大,二次污染小,适用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维护简单,工艺成熟。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蓝藻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蓝藻处理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及蓝藻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蓝藻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及蓝藻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水体富营养化逐渐成为一个影响社会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能引起水质恶化,破坏生态环境。其中蓝藻水华是富营养化水体的一个典型特征,目前国内外除藻技术在处理蓝藻时,通常会打碎其细胞壁,当遇到有毒素的蓝藻时无法对其毒素进行处理,而蓝藻细胞的细胞壁破裂会导致蓝藻细胞内的毒素(例如微囊藻毒素)流出,毒素溶于水,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同时蓝藻细胞内的毒素释放后,毒素溶于水,分解加快,腐烂加快,增殖加快,从而产生致癌物质,水体散发出异臭,污染环境。例如超音波分散装置,在处理蓝藻是通过超音波打碎蓝藻细胞的细胞壁,使蓝藻细胞的细胞壁成为空壳,而毒性物质游离在水中,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毒素,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另外现有蓝藻处理装置的蓝藻处理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消除蓝藻毒素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包括有反应室和臭氧发生器,所述的反应室上设有与所述反应室相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反应室内设有紫外线灯,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反应室内输送臭氧的臭氧导入管和用于向所述臭氧发生器内输送氧气的氧气导入管。实际应用中,可将经过现有的蓝藻处理装置处理后的液体通过进水管通入反应室内,再由紫外线灯照射,消除溶于液体内毒素,同时臭氧发生器将氧气转换成臭氧,并将臭氧导入反应室内形成微细气泡即纳米气泡,产生负压并与液体混和,从而达到处理蓝藻毒素的效果,避免毒素溶于水,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另外蓝藻毒素处理装置以紫外线灯和臭氧处理蓝藻毒素,处理费用低、耗能低,且处理水量大,二次污染小,适用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运行维护简单,工艺成熟。其中,臭氧导入管与反应室的接口处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臭氧导入管贯穿反应室,且伸入反应室内。紫外线灯可以为内置电池或者外接电源的led灯,在其外可以罩设有透明防水套。透明防水套的设置,可以提高紫外线灯管直接水下使用时的耐用性,提高蓝藻毒素处理装置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反应室为圆柱形且所述反应室包括一侧面成开口设置的左筒体和右端盖,所述右端盖盖合在所述左筒体上时能和所述左筒体构成密闭容器。其中,左筒体和右端盖为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反应室为圆柱形,不仅材料,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而且反应室为圆柱形,在单位时间里能通过水的能力更大,且反应室的管壁受力均匀,不容易变形。作为优选,所述紫外线灯包括紫外线灯泡和紫外线灯管,所述紫外线灯泡设于所述反应室的内壁上,所述右端盖上凸设有固定支杆,所述紫外线灯管设于所述固定支杆上。另外,固定支杆与右端盖成同轴设置。其中紫外线灯管为低气压灯,且在紫外线暴露量为1000mJ/cm2处理蓝藻毒素的效果最好。紫外线灯包括紫外线灯泡和紫外线灯管,紫外线灯泡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相互成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在反应室的内壁上,紫外线灯泡的轴线与反应室成垂直设置,紫外线灯管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并相互成间隔设置,且均匀分布在固定支杆上,紫外线灯管的轴线与反应室同轴设置,使得通过反应室的液体都能得到充分的处理,避免遗漏,造成水体二次污染,使其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作为优选,所述的氧气导入管包括与所述反应室外侧相通的第一氧气导入管和与所述反应室相通的第二氧气导入管,所述的第二氧气导入管贯穿所述左筒体的侧壁且靠近所述右端盖,所述臭氧导入管贯穿所述左筒体的左端壁且与所述右端盖成相对设置,所述臭氧导入管位于所述第二氧气导入管的下方。实际应用中,臭氧在反应室内经过反应后又变成氧气通过第二氧气导入管返回到臭氧发生器,再由臭氧发生器将其转换成臭氧,继续经由臭氧导入管送入反应室内,处理蓝藻毒素。第二氧气导入管贯穿左筒体的侧壁且靠近右端盖,臭氧导入管贯穿左筒体的左端壁且与右端盖成相对设置,臭氧导入管位于第二氧气导入管的下方,保证了第二氧气导入管和臭氧导入管与反应室与接口处之间的距离差和高度差,有利于氧气的回流,避免臭氧直接回流到臭氧发生器内。另外,进水管上设有用于调控进水管内液体流速的电磁阀,出水管上设有排水阀。进水管上设有用于监测进水管内液体流速的管道测速仪。由于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可以与其他蓝藻处理设备配合使用,但是经过其他蓝藻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液体流量较大,流速较快,而蓝藻毒素处理装置需要一个较为缓慢的流速,从而保证紫外线的充分照射时间,使其能完全消除毒素,故蓝藻毒素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电磁阀,用于调控进水管内液体流速和流量,以达到减速效果,使其处理效果更好。而出水管上的排水阀的设置,可以控制出水管的开关,以适应实际液体处理过程,例如,关闭出水管以加长紫外线的蓝藻毒素处理时间,或者打开出水管以加快紫外线的蓝藻毒素处理。管道测速仪的设置,用于实时监测进水管内液体流速的,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反馈给设于进水管上的电磁阀,由电磁阀自动调整进水管内液体的流速,避免进水管内液体流速过快,使得紫外线充分照射时间不足,处理效果不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蓝藻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蓝藻处理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蓝藻处理装置,包括加压乱流混和装置和上述的蓝藻毒素处理装置,所述的加压乱流混和装置包括两端封闭的柱筒、加压泵以及设于所述加压泵上的吸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柱筒内设有与所述柱筒内腔相通的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上设有能向所述柱筒内表面进行喷浇的喷嘴,所述的柱筒一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在另一端上设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进水管通过连接管连接。本专利技术将加压乱流混和装置和蓝藻毒素处理装置通过连接管连接,配合使用,首先采用乱流对蓝藻进行处理,再有效处理蓝藻毒素,使得蓝藻处理效果更好,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其中,喷嘴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凸设于空心管上的管口。空心管与柱筒内腔相通,即空心管上设有开口,柱筒内液体可以通过开口进入空心管内。开口可以是通孔或者空心管端部成开口设置。在实际处理液体时,将要处理的液体经吸液管进入加压泵加压,再通过出液管送入柱筒内;经过加压的液体在柱筒内流动,通过空心管再经由喷嘴向柱筒内表面进行喷浇形成乱流。以加压的液体形成的乱流,其内部具有一定的冲击力又小于喷射所形成的冲击力,当被处理的液体通过喷嘴向柱筒内表面进行喷浇,产生一定的碰撞,被处理的液体分散开来,又汇聚形成新的乱流,继续通过空心管再经由喷嘴向柱筒内表面进行喷浇形成新的乱流,重复循环流动,从而对被处理的液体产生一个平稳、持续的冲击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离群体细胞,故首先采用加压乱流混和装置既可以通过乱流平稳、持续地将蓝藻等群体细胞变为分散的单个细胞,可有效控制蓝藻水华等群体爆发的水质灾害。且乱流所产生的冲击力较为平稳、持续,可以对蓝藻细胞的细胞壁的冲击小而持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蓝藻细胞的细胞壁的完整性,避免其内部毒素流出。另外,微囊藻,是由多糖类粘膜包围的群体细胞结构,且在其内部具有气体囊泡。故微囊藻与其他藻类相比,其回避浮游生物的动物捕食的能力,光合作用的能力,碳酸吸收的能力,繁殖能力均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室和臭氧发生器,所述的反应室上设有与所述反应室相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反应室内设有紫外线灯,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反应室内输送臭氧的臭氧导入管和用于向所述臭氧发生器内输送氧气的氧气导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室和臭氧发生器,所述的反应室上设有与所述反应室相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的反应室内设有紫外线灯,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上设有用于向所述反应室内输送臭氧的臭氧导入管和用于向所述臭氧发生器内输送氧气的氧气导入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为圆柱形且所述反应室包括一侧面成开口设置的左筒体和右端盖,所述右端盖盖合在所述左筒体上时能和所述左筒体构成密闭容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灯包括紫外线灯泡和紫外线灯管,所述紫外线灯泡设于所述反应室的内壁上,所述右端盖上凸设有固定支杆,所述紫外线灯管设于所述固定支杆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藻毒素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气导入管包括与所述反应室外侧相通的第一氧气导入管和与所述反应室相通的第二氧气导入管,所述的第二氧气导入管贯穿所述左筒体的侧壁且靠近所述右端盖,所述臭氧导入管贯穿所述左筒体的左端壁且与所述右端盖成相对设置,所述臭氧导入管位于所述第二氧气导入管的下方。5.一种蓝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乱流混和装置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蓝藻毒素处理装置,所述的加压乱流混和装置包括两端封闭的柱筒、加压泵以及设于所述加压泵上的吸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的柱筒内设有与所述柱筒内腔相通的空心管,所述的空心管上设有能向所述柱筒内表面进行喷浇的喷嘴,所述的柱筒一端与所述出液管相连,在另一端上设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与所述进水管通过连接管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藻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爱民井芹宁赵敏原口智和吴明江张业建夏冬金展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