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65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23
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为了在抑制后尾门的重量增加的同时减小关闭后尾门时后尾门的变形量。内板(1)包括:上边部(2),其支撑窗玻璃;下边部(3),其形成内板(1)的底部;侧边部(4、5),其联接上边部(2)与下边部(3);以及主部(20、30),其沿上下方向延伸以联接上边部(2)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与下边部(3)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主部(20、30)分别包括向后方突出的凸形状部(25、35),各凸形状部(25、35)的后端部(25a、35a)布置于侧边部(4、5)的后方,并且各凸形状部(25、35)的后端部(25a、35a)接合到外板(50)的内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用后尾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后尾门结构。
技术介绍
例如,两厢车辆的后尾门经由门铰链可枢转地安装于车体后部的上部或侧部,以便打开和关闭车体后部的开口部。这种后尾门包括内板、外板等。外板设置有安装牌照板的板设置部等。另外,依据车辆的类型设置安装备胎的轮胎设置部等。在牌照板等安装到外板的情况下,因为板安装部仅依靠外板的表面刚性,可能发生刚性不足。因此,当后尾门被强力关闭时,外板的变形量可能会变大。为了解决该问题,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公知的是在内板与外板之间配置增强构件的结构。另外,例如在后尾门的雨刷器安装部处,由后尾门造成的轰鸣噪声(boomingnoise)可能成为问题。作为对策,公知的是将动态阻尼器等安装到雨刷器安装部以降低轰鸣噪声的频率的方法。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8-15659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如上述示例,在外板与内板之间布置独立的增强构件的结构中,后尾门的重量增加。另外,后尾门的材料成本等也增加。此外,当为了降低轰鸣噪声而安装动态阻尼器等时,例如后尾门可能容易开裂,另外由平衡器反作用力造成的间隙和台阶可能劣化。为了解决这种问题,例如,增强动态阻尼器的安装状态的增强件等是有必要的,这可能增加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做出本专利技术,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如下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在抑制后尾门的重量的增加的同时减小关闭后尾门时的后尾门的变形量。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包括外板和内板,并且内板包括:上边部,其支撑窗玻璃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下边部,其在上边部下方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形成内板的底部;侧边部,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联接上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和下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以及主部,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联接上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和下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主部包括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凸形状部,并且凸形状部的车辆后端部相对于侧边部布置于车辆后方,并且凸形状部的车辆后端部接合到所述外板的内表面。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抑制后尾门的重量的增加的同时能够减小关闭后尾门时后尾门的变形量。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后尾门结构的后尾门的从内板侧(车辆前方)观察的正视图。图2是图1中的后尾门的从外板侧(车辆后方)观察的后视图。图3是图1中的内板的从车辆前方观察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图3中的A-A截面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图3中的B-B截面的立体图。图6是图4中的外板等的从车辆后方观察的立体图。图7是示出图1中的C-C箭头截面的示意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图1至图7)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后尾门结构的实施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后尾门结构中的后尾门是用于两厢车辆的后尾门,并且后尾门通过门铰链可枢转地安装于车体后部的上部或侧部,以便打开和关闭车体后部的开口部。后尾门包括外板50、内板1等。外板50和内板1在该示例中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外板50的内表面(车辆前侧的表面)和内板1的外表面(车辆后侧的表面)在彼此相对地重叠的状态下彼此接合。当沿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外板50为大致矩形,在外板的上部设置有用于窗玻璃的开口部50a,并且开口部50a的车辆下部为大致正方形板状。安装牌照板(未示出)的板设置部51设置于板状部的外表面。虽然省略了详细图示,但是板设置部51设置于外表面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的平坦表面上,该平坦表面是朝向车辆前方凹陷的凹状底部。内板1的上部设置有当从车辆后方观察时为大致矩形的、安装窗玻璃的开口部1a。内板1的开口部1a和外板50的开口部50a被设置为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彼此连通。开口部1a的车辆下部为大致正方形板状。在大致正方形板状处设置有上边部2、下边部3、右侧边部(侧边部)4和左侧边部(侧边部)5。上边部2、下边部3、右侧边部4和左侧边部5形成框架形状。框架形状从内板1的端缘朝向车辆前方略微突出。注意,当在后尾门装配到车体并且后尾门关闭的状态下从车辆后方观察前方时,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右和左”对应于“右和左”。因此,在从车辆前方观察后方的图1中,图1中的右侧对应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左侧,并且图1中的左侧对应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右侧。上边部2是对应于开口部1a的下部的部分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上边部2是形成支撑窗玻璃的腰线的部分。下边部3是布置于上边部2下方的部分并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下边部3形成内板1的底部。右侧边部4是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便联接上边部2的右侧(图1中的左侧)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和下边部3的右侧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的部分,并且右侧边部4形成后尾门的右侧部(图1中的左侧部)。右侧边部4被布置于尾门的右侧端的车辆宽度方向略微内侧并且从右侧端朝向车辆前方突出。左侧边部5是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便联接上边部2的左侧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和下边部3的左侧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的部分,并且与右侧边部4相同,左侧边部5形成后尾门的左侧部。如图1所示,在内板1的开口部1a下方设置有五个贯通孔11至15。这些贯通孔11至15布置于由上边部2等构造的框架形状中。更具体地,设置有布置于内板1的平面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的中央贯通孔11、布置于中央贯通孔11的右侧(图1中的左侧)的右上贯通孔12和右下贯通孔13以及布置于中央贯通孔11的左侧(图1中的右侧)的左上贯通孔14和左下贯通孔15。这些贯通孔11至15被设置为例如用于减重的冲孔或者用于牌照灯以及后尾门把手的安装和维护的工作孔。如图1所示,中央贯通孔11被形成为在从车辆前方观察内板1的状态下的大致梯形。中央贯通孔11的梯形的上边(上底)11a和下边(下底)11b沿车辆宽度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上边11a比下边11b长。另外,梯形的左侧边11d和右侧边11c均随着向下行进而向车辆宽度方向中央倾斜。梯形被形成为关于与车辆宽度方向中心垂直的线(未示出)大致线对称。如上所述,右上贯通孔12和右下贯通孔13布置于中央贯通孔11的右侧,并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右上贯通孔12与右下贯通孔13之间布置有间隔。右上贯通孔12为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大致正方形,并且右上贯通孔12的下边12b随着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行进而向车辆上方倾斜。另外,右上贯通孔12的左侧边12d与中央贯通孔11的右侧边11c大致平行地延伸。右下贯通孔13是随着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行进而向下延伸的长孔。左上贯通孔14和左下贯通孔15布置于中央贯通孔11的左侧,并且在车辆上下方向上,左上贯通孔14和左下贯通孔15之间布置有间隔。与右上贯通孔12相同,左上贯通孔14为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大致正方形,并且左上贯通孔14的下边14b随着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外侧行进而向车辆上方倾斜。另外,左上贯通孔14的右侧边14c与中央贯通孔11的左侧边11d大致平行地延伸。左下贯通孔15是随着朝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行进而向下延伸的长孔。右下贯通孔13和左下贯通孔15关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心大致相互线对称。同样地,右上贯通孔12和左上贯通孔14也关于车辆宽度方向中心大致相互线对称。内板1包括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便联接上边部2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与下边部3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的主部20、30。主部20、30在该示例中分别布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包括外板和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包括:上边部,其支撑窗玻璃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下边部,其在所述上边部下方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形成所述内板的底部;侧边部,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联接所述上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和所述下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以及主部,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联接所述上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和所述下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所述主部包括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凸形状部,并且所述凸形状部的车辆后端部相对于所述侧边部布置于车辆后方,并且所述凸形状部的车辆后端部接合到所述外板的内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07 JP 2017-0429581.一种车辆用后尾门结构,其包括外板和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包括:上边部,其支撑窗玻璃并且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下边部,其在所述上边部下方沿车辆宽度方向延伸并且形成所述内板的底部;侧边部,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联接所述上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和所述下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端部;以及主部,其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以联接所述上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和所述下边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间部,所述主部包括向车辆后方突出的凸形状部,并且所述凸形状部的车辆后端部相对于所述侧边部布置于车辆后方,并且所述凸形状部的车辆后端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沢翔太宫本裕生河合佑亮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