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膜溶液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649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镀膜溶液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筒状釜体、设置于该釜体顶壁的搅拌电机、与该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伸入至该釜体内的搅拌杆、固设于该搅拌杆上的搅拌桨、以及环绕设置于该釜体内壁上并凸出于该釜体内壁的螺旋凸条,该螺旋凸条底端延伸至该釜体底壁,该螺旋凸条顶端延伸至该釜体顶部,该釜体由内至外包括导热内层、电加热管层、绝热层、外壳,该绝热层和该外壳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供电加热管的导线穿出的线孔。

A coating solution reaction ke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ating solution reaction kettle, which comprises a tubular kettle body, a stirring motor arranged on the top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a stirring rod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stirring motor and extended into the kettle body, a stirring paddle fixed on the stirring rod, and a stirring paddle arranged around and protruding arou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The bottom end of the spiral convex strip extends to the bottom wall of the kettle body, and the top of the spiral convex strip extends to the top of the kettle body. The kettle body comprises a heat conduction inner layer, an electric heating pipe layer, an insulating layer and a shell from the inside to the outside. The insulating layer and the wire of a power supply heating pip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shell and the insulating layer. A line h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膜溶液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镀膜溶液反应釜。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反应釜在加热时,热量容易在釜体外壁传递,导致工作人员烫伤。其次,在反应釜内溶液进行反应时,上层反应液与下层反应液容易出现分层现象,不利于充分混合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镀膜溶液反应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镀膜溶液反应釜,该反应釜包括筒状釜体、设置于该釜体顶壁的搅拌电机、与该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伸入至该釜体内的搅拌杆、固设于该搅拌杆上的搅拌桨、以及环绕设置于该釜体内壁上并凸出于该釜体内壁的螺旋凸条,该螺旋凸条底端延伸至该釜体底壁,该螺旋凸条顶端延伸至该釜体顶部,该釜体由内至外包括导热内层、电加热管层、绝热层、外壳,该绝热层和该外壳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供电加热管的导线穿出的线孔。在本技术所述的镀膜溶液反应釜中,该釜体侧壁顶端设有与该釜体连通的进液管,该釜体侧壁顶端设有与该釜体连通的出液管,该进液管和该出液管之间设有连通该进液管和该出液管的连通管,该连通管上设有将该釜体底部的液体经该出液管抽入至该进液管内的水泵,该水泵固设于该釜体外侧壁上。在本技术所述的镀膜溶液反应釜中,该釜体顶壁上还设有进液口,该进液口上盖设有第一螺纹盖,该釜体侧壁底部设有出液口,该出液口上设有可控制该出液口开启或关闭的第一手动开关阀。在本技术所述的镀膜溶液反应釜中,该釜体内底部固设有倾斜导滑板,该出液口位置高于该导滑板最高端,该釜体侧壁与该导滑板最底端相对应位置处设有沉淀物导出口,该导出口上设有控制该导出口开启或关闭的第二手动开关阀。在本技术所述的镀膜溶液反应釜中,该釜体底部设有支撑该釜体的支撑支架,该支撑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该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顶端均与该釜体底部固定连接。实施本技术的镀膜溶液反应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本技术的镀膜溶液反应釜时,可开启电加热管对反应釜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启动搅拌电机带动搅拌杆和搅拌桨转动,对釜体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加速混合反应。进一步的,在搅拌桨搅拌过程中,位于釜体内的液体随搅拌桨转动,在碰到螺旋凸条之后随螺旋凸条向釜体顶端流动,螺旋凸条可起到导流作用。从而增加底层溶液与上层溶液的流通,使得反应更加充分。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镀膜溶液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镀膜溶液反应釜中釜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在本技术的镀膜溶液反应釜第一实施例中,该反应釜1包括筒状釜体2、设置于该釜体2顶壁的搅拌电机3、与该搅拌电机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伸入至该釜体2内的搅拌杆4、固设于该搅拌杆4上的搅拌桨5、以及环绕设置于该釜体2内壁上并凸出于该釜体2内壁的螺旋凸条6,该螺旋凸条6底端延伸至该釜体2底壁,该螺旋凸条6顶端延伸至该釜体2顶部,该釜体2由内至外包括导热内层7、电加热管层8、绝热层9、外壳10,该绝热层9和该外壳10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供电加热管的导线穿出的线孔11。使用本技术的镀膜溶液反应釜1时,可开启电加热管对反应釜1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启动搅拌电机3带动搅拌杆4和搅拌桨5转动,对釜体2内的液体进行搅拌,加速混合反应。进一步的,在搅拌桨5搅拌过程中,位于釜体2内的液体随搅拌桨5转动,在碰到螺旋凸条6之后随螺旋凸条6向釜体2顶端流动,螺旋凸条6可起到导流作用。从而增加底层溶液与上层溶液的流通,使得反应更加充分。为更好的促进下层溶液与上层溶液混合,该釜体2侧壁顶端设有与该釜体2连通的进液管12,该釜体2侧壁顶端设有与该釜体2连通的出液管13,该进液管12和该出液管13之间设有连通该进液管12和该出液管13的连通管14,该连通管14上设有将该釜体2底部的液体经该出液管13抽入至该进液管12内的水泵15,该水泵15固设于该釜体2外侧壁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釜体2顶壁上还设有进液口16,该进液口16上盖设有第一螺纹盖17,该釜体2侧壁底部设有出液口18,该出液口18上设有可控制该出液口18开启或关闭的第一手动开关阀19。为便于沉淀物导出,该釜体2内底部固设有倾斜导滑板20,该出液口18位置高于该导滑板20最高端,该釜体2侧壁与该导滑板20最底端相对应位置处设有沉淀物导出口21,该导出口21上设有控制该导出口21开启或关闭的第二手动开关阀22。进一步的,该釜体2底部设有支撑该釜体2的支撑支架,该支撑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24和第三支撑杆25,该第一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24和第三支撑杆25顶端均与该釜体2底部固定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膜溶液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筒状釜体、设置于所述釜体顶壁的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伸入至所述釜体内的搅拌杆、固设于所述搅拌杆上的搅拌桨、以及环绕设置于所述釜体内壁上并凸出于所述釜体内壁的螺旋凸条,所述螺旋凸条底端延伸至所述釜体底壁,所述螺旋凸条顶端延伸至所述釜体顶部,所述釜体由内至外包括导热内层、电加热管层、绝热层、外壳,所述绝热层和所述外壳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供电加热管的导线穿出的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膜溶液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筒状釜体、设置于所述釜体顶壁的搅拌电机、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并伸入至所述釜体内的搅拌杆、固设于所述搅拌杆上的搅拌桨、以及环绕设置于所述釜体内壁上并凸出于所述釜体内壁的螺旋凸条,所述螺旋凸条底端延伸至所述釜体底壁,所述螺旋凸条顶端延伸至所述釜体顶部,所述釜体由内至外包括导热内层、电加热管层、绝热层、外壳,所述绝热层和所述外壳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供电加热管的导线穿出的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膜溶液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侧壁顶端设有与所述釜体连通的进液管,所述釜体侧壁顶端设有与所述釜体连通的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之间设有连通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设有将所述釜体底部的液体经所述出液管抽入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西源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