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结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49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蜂窝结构体,形状精度优异、并且耐热冲击性也优异。其包括蜂窝结构部(5)和第二外周壁(4),蜂窝结构部(5)具有区划形成多个隔室(2)的多孔质的隔壁(1)、以及配设于该隔壁(1)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外周壁(3),该第二外周壁(4)配设成包围第一外周壁(3)的外侧。蜂窝结构部(5)没有隔壁(1)与第一外周壁(3)的界面,且在与隔室(2)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内,第一外周壁(3)的最大厚度为0.1~0.3mm。

Honeycomb structur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honeycomb structure with excellent shape accuracy and excellent heat shock resistance. It comprises a honeycomb structure part (5) and a second peripheral wall (4), a cellular structure part (5) having a porous wall (1) zoned to form a plurality of compartments (2), and a first peripheral wall (3) disposed at least part of the periphery of the next wall (1), the second peripheral wall (4) disposed to surrou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peripheral wall (3). The honeycomb structure part (5) has no interface between the next wall (1) and the first peripheral wall (3), and the maximum thickness of the first peripheral wall (3) is 0.1-0.3 mm in th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direction of the extension of the cell (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蜂窝结构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蜂窝结构体。更详细而言,涉及形状精度优异、并且耐热冲击性也优异的蜂窝结构体。
技术介绍
在化学、电力、钢铁等各种领域中,作为用于应对环境问题及回收特定物质等的催化装置用的载体,采用陶瓷制的蜂窝结构体。另外,陶瓷制的蜂窝结构体还用作尾气净化用的催化剂载体、过滤器。该陶瓷制的蜂窝结构体的耐热性、耐腐蚀性优异,被用于如上所述的各种用途。蜂窝结构体为具备区划形成多个隔室的隔壁以及配置成包围隔壁的外周的外周壁的柱状体,其中,多个隔室形成尾气的流路(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该蜂窝结构体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即,例如将包含陶瓷原料等的成型原料挤压成型,得到蜂窝形状的成型体,对得到的成型体进行干燥、烧成,由此,制造蜂窝结构体。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制造的蜂窝结构体通过一次的挤压成型而形成有隔壁和外周壁,因此,成为隔壁和外周壁连续的1个结构物。以下,有时将通过挤压成型等而一体地形成有隔壁和外周壁的蜂窝结构体称为“一体型蜂窝结构体”。另外,还提出如下技术,即,通过磨削加工等机械加工除去蜂窝结构体的外周壁,涂布包含陶瓷原料的外周涂层材料而形成外周涂层来代替除去的外周壁(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具备外周涂层的蜂窝结构体通过机械加工除去了外周壁,因此,隔壁和外周涂层成为不同的结构物。以下,有时将具备外周涂层的蜂窝结构体称为“外周涂层蜂窝结构体”。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3976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568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一体型蜂窝结构体与外周涂层蜂窝结构体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即便减薄外周壁的厚度,耐热冲击性也优异。但是,一体型蜂窝结构体存在如下问题,即,由于隔壁和外周壁通过挤压成型等而一体地成型,所以得到的蜂窝结构体的形状精度容易变差。另外,外周涂层蜂窝结构体存在如下问题,即,如上所述,与一体型蜂窝结构体相比,耐热冲击性较低。本专利技术是鉴于像这样的现有技术所具有的问题而实施的。本专利技术涉及形状精度优异、并且耐热冲击性也优异的蜂窝结构体。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示出的蜂窝结构体。[1]一种蜂窝结构体,其包括:蜂窝结构部,所述蜂窝结构部具有区划形成多个隔室的多孔质的隔壁、以及配设于所述隔壁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外周壁,该多个隔室从流入端面延伸至流出端面,形成流体的流路;以及第二外周壁,所述第二外周壁以覆盖所述第一外周壁的方式配设在所述蜂窝结构部的外侧,所述隔壁与所述第一外周壁是连续的一个结构物,且在与所述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内,所述第一外周壁的最大厚度为0.1~0.3mm。[2]根据所述[1]中记载的蜂窝结构体,其中,在与所述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内,所述第二外周壁的平均厚度为0.8~1.4mm。[3]根据所述[1]或[2]中记载的蜂窝结构体,其中,在与所述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内,所述第一外周壁的最大厚度与所述第二外周壁的平均厚度的合计为1.0~1.7mm。[4]根据所述[1]~[3]中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蜂窝结构体,其中,在与所述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内,所述第一外周壁的最大厚度相对于所述第二外周壁的平均厚度的比率为0.1~0.3。[5]根据所述[1]~[4]中的任意一项中记载的蜂窝结构体,其中,所述第一外周壁的表面为具有凹凸的凹凸面,在与所述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内,所述第一外周壁的表面的周长为与由该第一外周壁包围的范围的面积等效的圆的周长的1.001~1.003倍的长度。[6]根据所述[5]中记载的蜂窝结构体,其中,所述第一外周壁的凹凸面呈现波形,该波形的波长为5.1~8.5mm。[7]根据所述[5]或[6]中记载的蜂窝结构体,其中,所述第一外周壁的凹凸面呈现波形,所述第一外周壁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差值为0.1~0.3mm。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结构体发挥出如下效果,即,形状精度优异,并且,耐热冲击性也优异。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结构体在由隔壁和第一外周壁构成的蜂窝结构部的外侧还具备第二外周壁。蜂窝结构部没有隔壁与第一外周壁的界面。因此,蜂窝结构部成为隔壁和第一外周壁连续的1个结构物。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结构体中,作为第一外周壁,采用最大厚度为0.1~0.3mm这样的非常薄的第一外周壁。最大厚度为0.3mm以下的第一外周壁容易在该第一外周壁产生微裂纹。并且,于第一外周壁产生的微裂纹对热膨胀具有缓冲作用。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结构体通过有意地使第一外周壁产生如上所述的具有缓冲作用的微裂纹,实现了蜂窝结构体整体的耐热冲击性提高。此外,通过以覆盖第一外周壁的方式配设第二外周壁,弥补了第一外周壁的强度不足,并且,实现了蜂窝结构体的形状精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结构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蜂窝结构体的流入端面的俯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2的X-X’截面的截面图。图4是将图2所示的蜂窝结构体的、第一外周壁以及第二外周壁的一部分放大而得到的放大俯视图。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结构体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流入端面的俯视图。图6是将图5所示的蜂窝结构体的、第一外周壁以及第二外周壁的一部分放大而得到的放大俯视图。符号说明1、21:隔壁,2、22:隔室,3、23:第一外周壁,4、24:第二外周壁,5、25:蜂窝结构部,11、31:流入端面,12:流出端面,26:凹凸,100、200:蜂窝结构体,P:波长,T:第一外周壁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差值。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因此,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通常知识对以下的实施方式加以适当变更、改良等。(1)蜂窝结构体(第一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结构体的第一实施方式是图1~图4所示的蜂窝结构体100。蜂窝结构体100在蜂窝结构部5的外侧还具备第二外周壁4。蜂窝结构部5具有多孔质的隔壁1和第一外周壁3。蜂窝结构部5没有隔壁1与第一外周壁3的界面。即,蜂窝结构部5可以说是隔壁1和第一外周壁3连续的1个结构物。蜂窝结构部5的隔壁1区划形成多个隔室2,该多个隔室2从流入端面11延伸至流出端面12,形成流体的流路。第一外周壁3配设成包围隔壁1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外周壁4配设成包围蜂窝结构部5的外侧。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蜂窝结构体100的、与隔室2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内的第一外周壁3的最大厚度为0.1~0.3mm。作为蜂窝结构部5,例如可以举出隔壁1和第一外周壁3一体地构成的蜂窝结构部。“隔壁1和第一外周壁3一体地构成的蜂窝结构部”是指通过一次成型而形成有隔壁1和第一外周壁3的蜂窝结构部。此处,所谓成型,例如可以举出挤压成型。本实施方式的蜂窝结构体100中,蜂窝结构部5可以说是由隔壁1和第一外周壁3连续的1个烧结体构成的结构物。此处,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蜂窝结构体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所示的蜂窝结构体的流入端面的俯视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图2的X-X’截面的截面图。图4是将图2所示的蜂窝结构体的、第一外周壁以及第二外周壁的一部分放大而得到的放大俯视图。本实施方式的蜂窝结构体100发挥出如下效果,即,形状精度优异,并且,耐热冲击性也优异。即,本实施方式的蜂窝结构体100为隔壁1和第一外周壁3连续的1个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窝结构体,其包括:蜂窝结构部,所述蜂窝结构部具有区划形成多个隔室的多孔质的隔壁、以及配设于所述隔壁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外周壁,该多个隔室从流入端面延伸至流出端面,形成流体的流路;以及第二外周壁,所述第二外周壁以覆盖所述第一外周壁的方式配设在所述蜂窝结构部的外侧,所述隔壁与所述第一外周壁是连续的一个结构物,且在与所述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内,所述第一外周壁的最大厚度为0.1~0.3mm。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07 JP 2017-0427371.一种蜂窝结构体,其包括:蜂窝结构部,所述蜂窝结构部具有区划形成多个隔室的多孔质的隔壁、以及配设于所述隔壁的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外周壁,该多个隔室从流入端面延伸至流出端面,形成流体的流路;以及第二外周壁,所述第二外周壁以覆盖所述第一外周壁的方式配设在所述蜂窝结构部的外侧,所述隔壁与所述第一外周壁是连续的一个结构物,且在与所述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内,所述第一外周壁的最大厚度为0.1~0.3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结构体,其中,在与所述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内,所述第二外周壁的平均厚度为0.8~1.4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蜂窝结构体,其中,在与所述隔室延伸的方向正交的面内,所述第一外周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木伸之山崎裕规丰嶋秀幸山本博隆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