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头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134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滑动组件以及拉动件。滑动组件具有基底部、第一侧挡部、第二侧挡部、基座部、弹性件以及锁钩件。基座部具有至少一卡固凸块。卡固凸块的内表面相对于基座部的内表面倾斜一可调整角度。锁钩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一穿过贯穿式定位开口的定位部,并且锁钩件的另外一末端上具有一固持部。借此,固持部会被至少一卡固凸块的一下侧端面所限位且能活动地卡固在一预定平面上,而不会受到可调整角度的改变而变动。

Zipper head combin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bined structure of a zipper head. The zipper head composite structure comprises a sliding component and a pulling member. The sliding assembly has a base part, a first side gear part, a second side gear part, a base part, an elastic part and a locking hook part. The bas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clamping solid block.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lamping block is inclined to an angle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base part. One end of the locking hook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part passing through the through positioning opening, and another end of the locking hook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fixing part. In this way, the clamping part is confined by the lower side end face of at least one clamping convex block and can be movably clamped on a predetermined plane without changing the adjustable ang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链头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服装的基本拉合元件不外乎使用钮扣或拉链结构。相较于钮扣,使用拉链结构拥有更好的使用性以及较为坚固的结构特性,一般拉链结构具有一拉链头以及一拉链带,拉链头主要配合拉链带做为拉链结构进行往复拉动的连结元件,使得拉链结构应用在服饰以及配件将更为普及。然而,现有技术的拉链结构的拉链头、弹性件与锁钩件不管是个别或是两两在配合上仍然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一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一弹性件以及一锁钩件,且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位在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的一贯穿式定位开口,且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以弹性地顶抵所述锁钩件;以及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锁钩件相互配合;其中,所述基座部具有至少一卡固凸块以及邻近至少一所述卡固凸块的至少一贯穿开口,所述卡固凸块的一内表面从所述基座部的一内表面向内延伸,所述卡固凸块的所述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表面倾斜一可调整角度,且所述卡固凸块具有一上侧端面、与所述上侧端面相对设置的一下侧端面以及连接在所述上侧端面与所述下侧端面之间的一前端面;其中,所述锁钩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穿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一定位部,所述锁钩件的另外一末端上具有一固持部,且所述固持部被至少一所述卡固凸块的所述下侧端面所限位且能活动地卡固在一预定平面上,而不会受到所述可调整角度的改变而变动。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延伸而出的一弹性部以及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锁钩件的一顶抵部,且所述锁钩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且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前固定段、连接在所述弹性部的一后固定段以及连接在所述前固定段以及所述后固定段之间的一中间固定段,所述后固定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前固定段的宽度,且所述中间固定段的宽度从所述前固定段往所述后固定段逐渐缩小,其中,所述后固定段具有连接在所述中间固定段的一第一固定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段与所述弹性部之间的一第二固定段,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后固定段的所述第一固定段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厚度从所述第一固定段往所述弹性部逐渐缩小。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前固定段、一连接在所述弹性部的后固定段以及一连接在所述前固定段以及所述后固定段之间的中间固定段,所述后固定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前固定段的宽度,且所述中间固定段的宽度从所述前固定段往所述后固定段逐渐缩小,其中,所述基座部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前固定段的一前固持段、用于固定所述后固定段的一后固持段以及连接在所述前固持段与所述后固持段之间以用于固定所述中间固定段的一中间固持段,所述后固持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前固持段的宽度,且所述中间固持段的宽度从所述前固持段往所述后固持段逐渐缩小,其中,所述顶抵部的宽度大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且所述顶抵部的一末端上具有能滑动地接触所述锁钩件的一斜倾倒角,以用于增加所述顶抵部与所述锁钩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第一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第二固定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之间且裸露在所述基座部的外部的一裸露部、从所述第一固定部延伸而出的一弹性部以及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锁钩件的一顶抵部,且所述锁钩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且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以用于增加所述弹性部所能提供的弹性系数,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一前固定段、连接在所述弹性部的一后固定段以及连接在所述前固定段与所述后固定段之间的一中间固定段,所述后固定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前固定段的宽度,且所述中间固定段的宽度从所述前固定段往所述后固定段逐渐缩小,其中,所述后固定段具有连接在所述中间固定段的一第一固定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段与所述弹性部之间的一第二固定段,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后固定段的所述第一固定段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厚度从所述第一固定段往所述弹性部逐渐缩小,其中,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厚度、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厚度以及所述裸露部的厚度都相同,所述弹性部的厚度与所述顶抵部的厚度相同,所述顶抵部的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弹性部的宽度,且所述锁钩件具有一均等的厚度。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部具有一前固定段、连接在所述弹性部的一后固定段以及连接在所述前固定段与所述后固定段之间的一中间固定段,所述后固定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前固定段的宽度,且所述中间固定段的宽度从所述前固定段往所述后固定段逐渐缩小,其中,所述基座部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前固定段的一前固持段、用于固定所述后固定段的一后固持段、连接在所述前固持段与所述后固持段之间以用于固定所述中间固定段的一中间固持段、以及与所述前固持段彼此分离以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辅助固持段,所述后固持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前固持段的宽度,且所述中间固持段的宽度从所述前固持段往所述后固持段逐渐缩小。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部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外凹槽,且至少一所述卡固凸块从至少一所述外凹槽向内延伸而出。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内凹槽,且至少一所述卡固凸块从至少一所述内凹槽向内延伸而出。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座部的外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外凹槽,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表面上具有至少一内凹槽,且至少一所述卡固凸块从至少一所述外凹槽与至少一所述内凹槽向内延伸而出。本技术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提供的拉链头组合结构,能通过“至少一所述卡固凸块的所述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表面倾斜一可调整角度”以及“所述固持部被至少一所述卡固凸块的所述下侧端面所限位且能活动地卡固在一预定平面上”的技术方案,以使得所述固持部不会受到所述可调整角度的改变而变动。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在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滑动组件(弹性件尚未被基座部的顶部所铆接而卡固)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滑动件(基座部的顶部尚未进行铆接)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滑动组件的俯视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滑动组件的弹性件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滑动组件的弹性件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滑动组件的弹性件的仰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滑动组件(弹性件已经被基座部的顶部所铆接而卡固)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8为图7的VIII-VII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一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一弹性件以及一锁钩件,且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位在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的一贯穿式定位开口,且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以弹性地顶抵所述锁钩件;以及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锁钩件相互配合;其中,所述基座部具有至少一卡固凸块以及邻近至少一所述卡固凸块的至少一贯穿开口,所述卡固凸块的一内表面从所述基座部的一内表面向内延伸,所述卡固凸块的所述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表面倾斜一可调整角度,且所述卡固凸块具有一上侧端面、与所述上侧端面相对设置的一下侧端面以及连接在所述上侧端面与所述下侧端面之间的一前端面;其中,所述锁钩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穿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一定位部,所述锁钩件的另外一末端上具有一固持部,且所述固持部被至少一所述卡固凸块的所述下侧端面所限位且能活动地卡固在一预定平面上,而不会受到所述可调整角度的改变而变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24 TW 1062175241.一种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链头组合结构包括:一滑动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一滑动件、一弹性件以及一锁钩件,且所述滑动件具有一基底部、一第一侧挡部、一第二侧挡部以及一基座部,其中,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分别从所述基底部的两相反侧端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彼此相互对应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前端部,所述基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部上且连接至所述基底部的一后端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位在所述第一侧挡部与所述第二侧挡部之间的一贯穿式定位开口,且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以弹性地顶抵所述锁钩件;以及一拉动件,所述拉动件能活动地与所述锁钩件相互配合;其中,所述基座部具有至少一卡固凸块以及邻近至少一所述卡固凸块的至少一贯穿开口,所述卡固凸块的一内表面从所述基座部的一内表面向内延伸,所述卡固凸块的所述内表面相对于所述基座部的所述内表面倾斜一可调整角度,且所述卡固凸块具有一上侧端面、与所述上侧端面相对设置的一下侧端面以及连接在所述上侧端面与所述下侧端面之间的一前端面;其中,所述锁钩件的其中一末端上具有穿过所述贯穿式定位开口的一定位部,所述锁钩件的另外一末端上具有一固持部,且所述固持部被至少一所述卡固凸块的所述下侧端面所限位且能活动地卡固在一预定平面上,而不会受到所述可调整角度的改变而变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具有固定在所述基座部上的一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延伸而出的一弹性部以及从所述弹性部延伸而出且顶抵所述锁钩件的一顶抵部,且所述锁钩件能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基座部上且能活动地接触所述弹性件的所述顶抵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固定部的厚度,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前固定段、连接在所述弹性部的一后固定段以及连接在所述前固定段以及所述后固定段之间的一中间固定段,所述后固定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前固定段的宽度,且所述中间固定段的宽度从所述前固定段往所述后固定段逐渐缩小,其中,所述后固定段具有连接在所述中间固定段的一第一固定段以及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段与所述弹性部之间的一第二固定段,所述弹性部的厚度小于所述后固定段的所述第一固定段的厚度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厚度,且所述第二固定段的厚度从所述第一固定段往所述弹性部逐渐缩小。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头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具有一前固定段、一连接在所述弹性部的后固定段以及一连接在所述前固定段以及所述后固定段之间的中间固定段,所述后固定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前固定段的宽度,且所述中间固定段的宽度从所述前固定段往所述后固定段逐渐缩小,其中,所述基座部具有用于固定所述前固定段的一前固持段、用于固定所述后固定段的一后固持段以及连接在所述前固持段与所述后固持段之间以用于固定所述中间固定段的一中间固持段,所述后固持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前固持段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于宝
申请(专利权)人:中传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