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育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123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6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苜蓿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盒,其下部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和多个出水孔;支撑板,其设置在育苗盒内,并与育苗盒固定连接;育苗盘,其搁置在支撑板上,育苗盘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多个育苗筒,其与固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育苗筒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渗水孔,育苗筒由对称的两块半筒体组成;多个第一固定圈,其与育苗筒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固定圈套设在育苗筒的下部上,且搁置在育苗盘上,育苗筒上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固定圈的下方的部分插设在固定孔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苜蓿育苗过程中,能防止土壤中积水,避免烂根,在幼苗移栽时,方便将幼苗连同其生长的土壤一起拿出,从而能提高移栽后幼苗的成活率。

Alfalfa seedling rai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edling-raising device for alfalfa, which comprises a seedling-raising box with a plurality of air-permeable holes and a plurality of water-outlet hole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ide wall of the seedling-raising box; a support plate which is arranged in the seedling-raising box and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seedling-raising box; a seedling-raising tray which is placed on a support plate and a plurality of fixed holes arranged on the seedling-raising tray; The seedling tube is composed of two symmetrical half cylinders, and the first fixed ring is equal to the number of seedling tube and corresponds one by one. The first fixed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of seedling tube and placed on seedling tray. The seedling barrel is inserted in the fixing hole at the lower part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fixing ring. In the process of Alfalfa Seedling cultivation, the utility model can prevent water accumulation in the soil and rotten roots. When the seedlings are transplanted, the seedlings are conveniently taken out together with the soil where they grow, thereby improving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seedlings after trans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苜蓿育苗装置
本技术涉及植物育苗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苜蓿育苗装置。
技术介绍
苜蓿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比较耐受逆境生存条件,产量高且草质优,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苜蓿主要用于制作干草、青贮饲料或用作牧草。苜蓿在种植时,其幼苗需进行精细护理。为了方便管理,可将苜蓿在育种室或温室内先进行育苗,当幼苗长至一定高度或一定阶段时,再将其移栽至大棚内。苜蓿在进行育苗时,往往采用传统的育苗装置,而传统的育苗装置在育苗过程中存在着土壤中容易积水,幼苗在移栽时,不方便将幼苗连同其生长的土壤一起拿出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苜蓿育苗装置,以在苜蓿育苗过程中,防止土壤中积水,避免烂根,在幼苗移栽时,方便将幼苗连同其生长的土壤一起拿出,从而提高移栽后幼苗的成活率。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苜蓿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盒,其为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的长方体形,所述育苗盒的下部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和多个出水孔,透气孔位于出水孔的上方;支撑板,其为方环形,且设置在所述育苗盒内,支撑板的四条侧边分别与育苗盒的四个侧壁平行,且固定连接;育苗盘,其为长方体形,所述育苗盘搁置在所述支撑板上,育苗盘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圆柱体形的固定孔,固定孔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育苗筒,其与固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育苗筒的下部为圆柱体形,上部的直径逐渐增大,为圆台形,所述育苗筒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育苗筒由对称的两块半筒体组成;多个第一固定圈,其与育苗筒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固定圈为圆环形,且其内径与育苗筒的下部的外径相等,第一固定圈套设在与其对应的育苗筒的下部上,且搁置在育苗盘上,育苗筒上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固定圈的下方的部分插设在与其对应的固定孔中。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育苗装置中,还包括:两根拉杆,其相对于育苗盘的轴线对称设置,拉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拉杆的底部与育苗盘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多个固定孔不干涉。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育苗装置中,所述育苗盒的底部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填料层的顶面与育苗筒的底部不接触,且位于所述多个透气孔的下方,所述多个出水孔位于所述填料层的顶面和底面之间。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育苗装置中,还包括:多对连接杆,每个育苗筒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对连接杆,且一对连接杆分别设置在两块半筒体上,一对连接杆组成圆柱体形,一对连接杆未封住渗水孔;多个第二固定圈,一对连接杆上套设有一个第二固定圈。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育苗装置中,所述填料层上铺设有纱布。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育苗装置中,还包括:多根支撑杆,一个育苗筒对应至少两根支撑杆,所述至少两根支撑杆沿与其对应的育苗筒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与其对应的育苗筒的底部,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支撑杆的顶部与育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底部与连接杆的底部齐平,支撑杆未封住渗水孔。优选的是,所述的苜蓿育苗装置中,所述支撑杆设置在与其对应的育苗筒的底部的边缘。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育苗筒的底部设置有渗水孔,土壤中多余的水能通过渗水孔流出,避免了烂根。且多余的水通过渗水孔流出后,能通过纱布和填料层过滤,避免了污水污染育种室。本技术的育苗筒由对称的两块半筒体组成,育苗筒插入固定孔中后,在固定孔、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的作用下,能使两块半筒体组成完整的育苗筒,在幼苗进行移栽时,取下第一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圈,能将两块半筒体分开,这样整个苜蓿幼苗连同其生长的土壤便被完整拿出,从而提高了移栽后幼苗的成活率。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苜蓿育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苜蓿育苗装置,包括:育苗盒100,其为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的长方体形,所述育苗盒100的下部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101和多个出水孔102,透气孔101位于出水孔102的上方;支撑板110,其为方环形,且设置在所述育苗盒100内,支撑板110的四条侧边分别与育苗盒100的四个侧壁平行,且固定连接;育苗盘120,其为长方体形,所述育苗盘120搁置在所述支撑板110上,育苗盘12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圆柱体形的固定孔121,固定孔121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育苗筒130,其与固定孔121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育苗筒130的下部为圆柱体形,上部的直径逐渐增大,为圆台形,所述育苗筒130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育苗筒130由对称的两块半筒体组成;多个第一固定圈140,其与育苗筒130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固定圈140为圆环形,且其内径与育苗筒130的下部的外径相等,第一固定圈140套设在与其对应的育苗筒130的下部上,且搁置在育苗盘120上,育苗筒130上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固定圈140的下方的部分插设在与其对应的固定孔121中。本方案提供的苜蓿育苗装置,在使用时,将育苗盘120搁置在支撑板110上,之后将第一固定圈140套设在两块半筒体上,以组成育苗筒130,接着将育苗筒130上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固定圈140的下方的部分插设在与其对应的固定孔121中,再向育苗筒130中加入一定量的土壤,在育苗筒130中进行育苗。育苗过程中,当浇水较多时,土壤中多余的水能通过渗水孔流出至育苗盒100内,再通过出水孔102流出。育苗筒130由对称的两块半筒体组成,育苗筒130插入固定孔121中后,在固定孔121、第一固定圈140的作用下,能使两块半筒体组成完整的育苗筒130,在幼苗进行移栽时,取下第一固定圈140,能将两块半筒体分开,这样整个苜蓿幼苗连同其生长的土壤便被完整拿出,从而提高了移栽后幼苗的成活率。所述的苜蓿育苗装置中,还包括:两根拉杆150,其相对于育苗盘120的轴线对称设置,拉杆150沿竖直方向设置,拉杆150的底部与育苗盘120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多个固定孔121不干涉。在需要将育苗盘120取出,清理育苗盒100底部的污物或将幼苗进行移栽时,向上提起两根拉杆150,即可将育苗盘120取出。所述的苜蓿育苗装置中,所述育苗盒100的底部设置有填料层160,所述填料层160的顶面与育苗筒130的底部不接触,且位于所述多个透气孔101的下方,所述多个出水孔102位于所述填料层160的顶面和底面之间。通过设置填料层160,能对从土壤中流出的污水进行过滤后,通过出水孔102排出,避免了污水污染育种室。所述的苜蓿育苗装置中,还包括:多对连接杆131,每个育苗筒130的底部均设置有一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苜蓿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盒,其为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的长方体形,所述育苗盒的下部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和多个出水孔,透气孔位于出水孔的上方;支撑板,其为方环形,且设置在所述育苗盒内,支撑板的四条侧边分别与育苗盒的四个侧壁平行,且固定连接;育苗盘,其为长方体形,所述育苗盘搁置在所述支撑板上,育苗盘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圆柱体形的固定孔,固定孔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育苗筒,其与固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育苗筒的下部为圆柱体形,上部的直径逐渐增大,为圆台形,所述育苗筒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育苗筒由对称的两块半筒体组成;多个第一固定圈,其与育苗筒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固定圈为圆环形,且其内径与育苗筒的下部的外径相等,第一固定圈套设在与其对应的育苗筒的下部上,且搁置在育苗盘上,育苗筒上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固定圈的下方的部分插设在与其对应的固定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苜蓿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育苗盒,其为内部中空,且顶部敞开的长方体形,所述育苗盒的下部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和多个出水孔,透气孔位于出水孔的上方;支撑板,其为方环形,且设置在所述育苗盒内,支撑板的四条侧边分别与育苗盒的四个侧壁平行,且固定连接;育苗盘,其为长方体形,所述育苗盘搁置在所述支撑板上,育苗盘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圆柱体形的固定孔,固定孔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育苗筒,其与固定孔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育苗筒的下部为圆柱体形,上部的直径逐渐增大,为圆台形,所述育苗筒的底部间隔设置有多个渗水孔,所述育苗筒由对称的两块半筒体组成;多个第一固定圈,其与育苗筒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第一固定圈为圆环形,且其内径与育苗筒的下部的外径相等,第一固定圈套设在与其对应的育苗筒的下部上,且搁置在育苗盘上,育苗筒上位于与其对应的第一固定圈的下方的部分插设在与其对应的固定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苜蓿育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根拉杆,其相对于育苗盘的轴线对称设置,拉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拉杆的底部与育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向林万里强袁庆华仝宗永何峰王宇菲苗丽宏王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