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北大学专利>正文

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1138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该电路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各相主逆变电路均包括两个主开关管、两个主二极管;各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均包括四个辅助开关管、两个主谐振电容、两个辅助谐振电容、两个辅助谐振电感和六个辅助二极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完成了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的简化和谐振过程的解耦,降低了逆变电路的成本和耦合谐振带来的系统震荡,提高了逆变电路的性能和实用性,同时辅助谐振电容可以完全预充电,使得输出电压变化率完全可控,充分改善该逆变电路在交流传动场合的应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电力变换技术应用越发频繁的今天,逆变器的应用场所日益扩大,诸如新能源发电、电机驱动、不间断电源等领域均可见到逆变器的身影。随着逆变器的发展,人们对于逆变器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频化、小型化、轻量化的逆变器越发被人们所渴望,而软开关技术的引入适逢其会。软开关技术不但可以解决开关频率提高带来的开关损耗问题,还可以降低电磁噪声(EMC)和电磁干扰(EMI),从而打造一种安全绿色高效的逆变器。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软开关逆变技术面世以来,各种拓扑结构层出不穷,但众多软开关逆变拓扑结构中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以其独立的控制,安全可靠的性能备受世界各国学者青睐,特别是在大功率场合的应用中。较早提出的辅助谐振型逆变器需使用两个很大的电解质电容,给逆变器带来了中性点电位变化的问题,并且需要单独的检测电路和逻辑控制电路。随后出现的改进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如变压器辅助逆变器、耦合电感逆变器、三角形或星形谐振吸收逆变器等,要么需要复杂的耦合电感或变压器及相应的磁通复位电路,要么三相谐振电路之间相互耦合,使主电路与控制策略都变得很复杂。《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第33卷第12期和“IEEETransactionsonPowerElectronics”2014年第29卷第3期公开了一种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拓扑结构,该逆变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该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在三相电路的每一相均设置一套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每一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由2个主谐振电容、2个辅助谐振电容、2个辅助谐振电感、2个辅助开关管以及4个辅助二极管组成。该逆变器避免了传统谐振极型逆变器使用的两个大的电解质电容,具有三相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独立可控,无需检测负载电流,在全负载范围内均能实现开关管的软开关,各元件的电压应力不大于直流输入电压等优点。此外,该逆变器还可以实现辅助开关管中负载电流与谐振电流的分离,降低开关管电流应力使逆变器的功率等级可以进一步提高,使其更适用于大功率场合。但该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仍然存在不足:辅助开关管的零电压关断是在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的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为零的前提下实现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配线形态引入的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的影响,辅助开关管的零电压关断条件将遭到破坏,不能实现可靠的零电压关断。具体来说,辅助开关管与辅助谐振电容的距离以及辅助开关管与直流电源的距离越长,由回路配线所带来的寄生电感的影响越大,这种影响随着装置的大容量化尤为明显,也是未来实际应用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以上问题,“IEEETransactionsonPowerElectronics”2016年第31卷第19期和美国专利“Doubleauxiliaryresonantcommutatedpolethree-phasesoft-switchinginvertercircuitandmodulationmethod”(专利号:US9673730)公开了一种双辅助谐振极型软开关逆变器,该逆变器的电路如图2所示。该逆变器的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由2个主谐振电容、2个第一辅助谐振电容、2个第二辅助谐振电容、2个第一辅助谐振电感、2个第二辅助谐振电感、4个辅助开关管以及10个辅助二极管组成。该逆变器在继承辅助谐振极型逆变器可以将谐振电流与负载电流分离的优点的基础上,可有效避免因回路配线形态所带来的回路寄生电感和寄生电容对辅助开关管的零电压关断所造成的影响,确保辅助开关管可靠的实现零电压关断。然而,该逆变器的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所用器件较多,过于复杂。较多的器件不仅意味着逆变回路的复杂化和制作成本的增加,也意味着实际系统中可能的故障点的增多,从而增加系统的安全隐患;该逆变器的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有两组相互耦合的谐振元件,其谐振换流过程相互耦合,系统振荡难以避免;同时,该逆变器的第二组辅助谐振电容在某些负载情况下无法完全预充电,导致此时的输出电压变化率不可控,这在交流传动场合会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调制方法,完成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的简化和谐振过程的解耦。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包括A相主逆变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所述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包括A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所述A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A相主逆变电路、B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C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依次并联连接,同时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优选地,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均包括第一主开关管、第二主开关管、第一主二极管和第二主二极管;所述第一主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正极,第一主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主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主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负极,并以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的连接点处的引出线作为单相交流电输出端;所述第一主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主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一主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主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主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主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二主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主开关管的集电极。优选地,所述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均包括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第三辅助开关管、第四辅助开关管、第一主谐振电容、第二主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第一辅助二极管、第二辅助二极管、第三辅助二极管、第四辅助二极管、第五辅助二极管和第六辅助二极管;所述第一主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还连接在直流电源正极上,第一主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主谐振电容的正极,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二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还连接在直流电源负极上;所述第一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所述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与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三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三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四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四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所述第一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一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二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四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四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及其调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包括A相主逆变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所述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包括A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所述A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A相主逆变电路、B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C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依次并联连接,同时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三相主逆变电路和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采用三相桥式电路结构,包括A相主逆变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所述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包括A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所述A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A相主逆变电路、B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B相主逆变电路、C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和C相主逆变电路依次并联连接,同时与直流电源并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均包括第一主开关管、第二主开关管、第一主二极管和第二主二极管;所述第一主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直流电源正极,第一主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主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主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直流电源负极,并以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的连接点处的引出线作为单相交流电输出端;所述第一主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一主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一主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主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主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主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二主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主开关管的集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均包括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第三辅助开关管、第四辅助开关管、第一主谐振电容、第二主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第一辅助二极管、第二辅助二极管、第三辅助二极管、第四辅助二极管、第五辅助二极管和第六辅助二极管;所述第一主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还连接在直流电源正极上,第一主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主谐振电容的正极,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二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还连接在直流电源负极上;所述第一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一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一端,第二辅助谐振电感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所述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与第一主开关管与第二主开关管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三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三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所述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连接第四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四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连接至第一主谐振电容与第二主谐振电容的连接点;所述第一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一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二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二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四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三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三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四辅助开关管的发射极,第四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四辅助开关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五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辅助谐振电容的正极,第五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辅助二极管的阴极;所述第六辅助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二辅助谐振电容的负极,第六辅助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辅助二极管的阳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的第一主开关管和第二主开关管,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的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第三辅助开关管和第四辅助开关管,均采用全控开关器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控开关器件为功率晶体管、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功率场效应晶体管或智能功率模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主逆变电路中的第一主二极管和第二主二极管,三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中的第一辅助二极管、第二辅助二极管、第三辅助二极管、第四辅助二极管、第五辅助二极管、第六辅助二极管,均采用快恢复二极管或高频二极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双辅助谐振极型三相软开关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相主逆变电路和各相双辅助谐振换流电路均包括十种换流工作模式,分别为:模式a:第一主开关管、第四辅助开关管处于开通状态,第二主开关管、第一辅助开关管、第二辅助开关管、第三辅助开关管处于关断状态,直流电源通过第一主开关管给负载提供能量;模式b:第一主开关管关断,第四辅助开关管导通,负载电流由直流电源提供立刻改由第一主谐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恩辉李思谢昊霖卢萍徐畅邱佳雄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