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68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第一伸缩装置和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板的下表面与壳体的外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壳体内壁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弹簧和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块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相远离的一面分别滑动连接在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内。该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固定块、壳体和活动板的共同作用,从而实现了伺服电机的减震,降低了伺服电机的内部构件因碰撞而损坏情况发生的概率,保证了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
本技术涉及伺服
,具体为一种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传统的伺服电机没有减震装置,在运输过程中,自身会发生震动,从而使得内部构件震动,从而易发生伺服电机的内部构件因碰撞而损坏情况,从而减少了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给人们带来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解决了传统的伺服电机没有减震装置,在运输过程中,自身会发生震动,从而使得内部构件震动,从而易发生伺服电机的内部构件因碰撞而损坏情况,从而减少了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给人们带来损失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第一伸缩装置和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与壳体的外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弹簧和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块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相远离的一面分别滑动连接在壳体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内,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壁卡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端穿过连接板上表面开设的通孔并与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下表面与连接板的上表面搭接,所述连接板的背面与第一固定板正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左端的背面通过销轴与第二固定块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块正面与第二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通过第二伸缩装置和挤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左侧面与第二连接杆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端与活动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伸缩杆和第一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活动板的下表面和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伸缩装置包括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伸缩杆和第二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挤压板的下表面和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卡杆的长度小于凹槽的宽度,且卡杆的长度小于通孔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形状均为半椭圆形,所述挤压板的形状为半椭圆形。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形状为矩形,且底座的高度为两厘米。(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通过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一固定块、壳体和活动板的共同作用,伺服电机震动,从而使得伺服电机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弹簧挤压第二固定板,从而使得活动板挤压第一弹簧和壳体,壳体挤压第三弹簧,第三弹簧和第一弹簧复位,从而使得活动板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固定板向上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弹簧带着挤压板向上运动,使得伺服电机向上运动,依次往复,从而实现了伺服电机的减震,降低了伺服电机的内部构件因碰撞而损坏情况发生的概率,保证了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2)、该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通过设置卡杆和卡槽,工人通过拿动固定杆,使得第一连接杆带着卡杆向下运动,使得卡杆位于卡槽内,然后使得固定杆旋转九十度,使得卡杆完全卡进卡槽内,从而实现了伺服电机机身的固定,防止了伺服电机机身的转动,且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活动板、3第一伸缩装置、31第一伸缩杆、32第一弹簧、4壳体、5第三弹簧、6第一固定块、7滑块、8滑槽、9凹槽、10卡槽、11卡杆、12第一连接杆、13固定杆、14通孔、15连接板、16第一固定板、17销轴、18第二固定块、19第二连接杆、20第二固定板、21第二伸缩装置、211第二弹簧、212第二伸缩杆、22挤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形状为矩形,且底座1的高度为两厘米,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第一伸缩装置3和活动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一伸缩装置3包括第一伸缩杆31,第一伸缩杆31的外壁套接有第一弹簧32,通过设置第一弹簧32,在第一弹簧32自身弹力的作用下,从而使得活动板2向上运动,实现伺服电机的减震,且第一伸缩杆31和第一弹簧3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活动板2的下表面和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活动板2的下表面与壳体4的外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壳体4内壁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弹簧5和第一固定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6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块6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且两个滑块7相远离的一面分别滑动连接在壳体4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8内,通过设置滑槽8和滑块7,使得壳体4的上下运动而更加平稳,从而使得伺服电机的上下运动更加平稳,从而保障了伺服电机的减震效果,活动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9,凹槽9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10,卡槽10的内壁卡接有卡杆11,通过设置卡杆11和卡槽10,工人通过拿动固定杆13,使得第一连接杆12带着卡杆11向下运动,使得卡杆11位于卡槽10内,然后使得固定杆13旋转九十度,使得卡杆11完全卡进卡槽10内,从而实现了伺服电机机身的固定,防止了伺服电机机身的转动,卡杆11的长度小于凹槽9的宽度,且卡杆11的长度小于通孔14的宽度,通过规定卡杆11的长度,从而实现了卡杆11和卡槽10的卡接和分离,从而实现了伺服电机机身的固定和移动,卡杆11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杆12的顶端穿过连接板15上表面开设的通孔14并与固定杆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杆13的下表面与连接板15的上表面搭接,连接板15的背面与第一固定板16正面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16左端的背面通过销轴17与第二固定块18的正面铰接,通过设置销轴17,从而实现了第一固定板16的转动,第一固定板16和第二固定板20的形状均为半椭圆形,第二固定块18正面与第二固定板20的背面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20的上表面通过第二伸缩装置21和挤压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挤压板22的形状为半椭圆形,通过规定挤压板22的形状,使得挤压板22和伺服电机机身的搭接更加全面,从而使得伺服电机的机身得到了更好固定,第二伸缩装置21包括第二伸缩杆212,第二伸缩杆212的外壁套接有第二弹簧211,通过设置第一弹簧32、第二弹簧211和第三弹簧5的共同作用,伺服电机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弹簧32挤压第二固定板20,从而使得活动板2挤压第一弹簧32和壳体4,壳体4挤压第三弹簧5,第三弹簧5和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第一伸缩装置(3)和活动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2)的下表面与壳体(4)的外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4)内壁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弹簧(5)和第一固定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块(6)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且两个滑块(7)相远离的一面分别滑动连接在壳体(4)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8)内,所述活动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的内壁卡接有卡杆(11),所述卡杆(11)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2)的顶端穿过连接板(15)上表面开设的通孔(14)并与固定杆(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3)的下表面与连接板(15)的上表面搭接,所述连接板(15)的背面与第一固定板(16)正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6)左端的背面通过销轴(17)与第二固定块(18)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8)正面与第二固定板(20)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0)的上表面通过第二伸缩装置(21)和挤压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20)的下表面与活动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8)的左侧面与第二连接杆(1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9)的底端与活动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用减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通过两个第一伸缩装置(3)和活动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2)的下表面与壳体(4)的外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4)内壁的上表面通过第三弹簧(5)和第一固定块(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6)的下表面与底座(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一固定块(6)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且两个滑块(7)相远离的一面分别滑动连接在壳体(4)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的滑槽(8)内,所述活动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9),所述凹槽(9)内壁的下表面开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的内壁卡接有卡杆(11),所述卡杆(11)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12)的顶端穿过连接板(15)上表面开设的通孔(14)并与固定杆(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13)的下表面与连接板(15)的上表面搭接,所述连接板(15)的背面与第一固定板(16)正面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6)左端的背面通过销轴(17)与第二固定块(18)的正面铰接,所述第二固定块(18)正面与第二固定板(20)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20)的上表面通过第二伸缩装置(21)和挤压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第二固定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彦行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嘉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