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648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胶塞、支撑管和第二胶塞,第一胶塞和第二胶塞分别设有贯穿其轴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胶塞和第二胶塞的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半壁切线和第二半壁切线,支撑管靠近其顶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其中,第一胶塞安装在支撑管的底部,第二胶塞嵌入第三通孔内。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支撑管和胶塞的使用能够充分保护回声探测仪换能器电缆,减少海水对电缆线的腐蚀,防止调查过程中因水流因素导致的电缆线与导流罩上的固定钢管及支撑管摩擦而受损,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且该保护装置便携、经济、易安装,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调查船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渔业资源声学调查应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水声学技术凭借快速有效、调查区域广、不损坏生物资源、提供可持续的数据等优点,已越发广泛地应用于渔业资源调查评估工作中。便携式渔探仪是水声学技术应用领域中最常用的仪器设备之一,具有灵活、方便,对调查船只要求较低等优点。通常,将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置于导流罩内,外部与一支杆连接,然后固定在船舷上。但在走航式调查过程中,浸泡在海水中的电缆线极易受腐蚀,且换能器电缆线常与导流罩上固定钢管及支杆摩擦,导致电缆线因磨损渗水而发生线路连接故障;另一方面,调查中电缆线常摆放在调查船只的甲板上,船只上人员走动及物资搬运中常触及电缆线,易造成电缆因碰撞而断裂,使得渔探仪无法正常工作,从而严重影响调查任务的开展。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不仅使电缆不直接与导流罩固定钢管及支杆的锋面相接触,而且可以减少海水对电缆线的腐蚀,同时还能避免电缆线在甲板上不被碰撞,降低电缆线磨损的风险,延长其使用寿命,是一个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声学调查用回声探测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使其不仅减少海水的腐蚀,而且能简易、高效地保护换能器电缆线,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包括第一胶塞、支撑管和第二胶塞,第一胶塞和第二胶塞分别设有贯穿其轴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胶塞和第二胶塞的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半壁切线和第二半壁切线,支撑管靠近其顶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胶塞安装在支撑管的底部,第二胶塞嵌入第三通孔内。优选地,在所述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一胶塞、第二胶塞和支撑管均为圆柱形。优选地,在所述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中,第一胶塞的直径为50~60mm,高度为45~55mm,第一通孔直径为20~30mm。优选地,在所述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中,所述支撑管的长度为3~3.5m,外径为35~45mm。优选地,在所述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中,第三通孔的直径为40~50mm,且第三通孔距支撑管顶部距离为0.2~0.5m。优选地,在所述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中,第二胶塞的直径与第三通孔的直径相同,高度为30~50mm。优选地,在所述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中,所述第二胶塞上还设有斜穿孔,所述斜穿孔的轴线位于半壁切线所在平面,且斜穿孔的一端与第二通孔相通,一端与第二胶塞的外壁相通。优选地,在所述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中,所述斜穿孔的轴线与第二胶塞的轴线夹角为30°~6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采用电缆线包裹在由依次连接的第一胶塞、支撑管和第二胶塞形成的通道内,且处于最低位的第一胶塞下端不与海水接触,能够减少海水对电缆线的腐蚀,从而防止调查过程中因水流因素导致的电缆线与导流罩上的固定钢管及支撑管摩擦而受损,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支撑管固定在第一胶塞上方,第二胶塞嵌入在支撑管上方的通孔中,使引出的电缆线从船只甲板上方2-2.5m处穿过,既不影响渔探仪正常工作,又可以在调查船只甲板上开展其他类型作业,不影响调查船只上开展其他类型的作业;且该保护装置便携、经济、易安装,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调查船只。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一胶塞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第二胶塞结构示意图。在图1至图3中,1-第一胶塞,2-固定钢管,3-第一钻孔,4-支撑管,5-支撑管底部末端,6-第一通孔,7-第一半壁切线,8-第三通孔,9-电缆线,10-第二胶塞,11-第二半壁切线,12-斜穿孔,13-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技术,而仍然实现本技术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主要包括两个胶塞和一根支撑管4。第一胶塞1设置在支撑管4的底部,第二胶塞10嵌入在支撑管4上开设的第三通孔8上,渔探仪换能器的电缆线包裹在胶塞和支撑管4内部,从而使其不仅减少海水的腐蚀,而且能简易、高效地保护换能器电缆线,延长其使用寿命。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胶塞1为中空型、半壁切开的圆柱体,其下端嵌入换能器导流罩固定钢管2内,其直径与换能器导流罩上固定钢管2的内径一致,一般为50~60mm,第一胶塞1的高度与固定钢管2第一钻孔3顶部至支撑管4底部末端5处距离相等,为45~55mm,以使橡胶塞(第一胶塞1)底端不与导流罩固定钢管2上的第一钻孔3接触,从而确保海水不腐蚀电缆线9。贯穿第一胶塞1轴线的第一通孔6为圆柱形,直径不小于换能器电缆直径,一般为20~30mm。此外,第一胶塞1沿第一半壁切线7半壁切开,方便将电缆线9包裹到胶塞中的操作。支撑管4的材质选用304型不锈钢圆管,长度为3~3.5m,外径为35~45mm,常规外径为40mm,厚度为4~6mm。在距离支撑管4顶部0.2~0.5mm处钻有第三通孔8,直径为40~50mm,从而使得引出的电缆线9从船只甲板上方2-2.5m处穿过,既不影响渔探仪正常工作,又可以在调查船只甲板上开展其他类型作业。如图3所示,第二胶塞10同样为中空、半壁切开的圆柱体,直径与第三通孔8直径一致,为40~50mm,高度为30~50mm,在第二胶塞10的第二半壁切线11处设有斜穿孔12,斜穿孔12与第二通孔13相通,且斜穿孔12的轴线与第二胶塞10的轴线夹角为30°~60°,孔径为20~30mm,以供电缆线9通过。该保护装置的具体使用过程为:首先,将第一胶塞1包裹电缆线9后嵌入换能器导流罩固定钢管2中;紧接着,电缆线9穿过支撑管4,并于第三通孔8处引出,用螺栓螺母将支撑管4和换能器导流罩固定钢管2固定;然后,用第二胶塞10包裹电缆线9后嵌入第三通孔8内;最后,将整个组合固定在船舷处,即可开展声学调查工作。综上,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中,支撑管和胶塞的使用能够充分保护回声探测仪换能器电缆,减少海水对电缆线的腐蚀,防止调查过程中因水流因素导致的电缆线与导流罩上的固定钢管及支撑管摩擦而受损,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不影响调查船只上开展其他类型的作业;该保护装置便携、经济、易安装,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调查船只。上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技术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技术揭露的技术方案和
技术实现思路
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胶塞、支撑管和第二胶塞,第一胶塞和第二胶塞分别设有贯穿其轴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胶塞和第二胶塞的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半壁切线和第二半壁切线,支撑管靠近其顶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胶塞安装在支撑管的底部,第二胶塞嵌入第三通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胶塞、支撑管和第二胶塞,第一胶塞和第二胶塞分别设有贯穿其轴线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且第一胶塞和第二胶塞的侧壁上沿其高度方向分别设有第一半壁切线和第二半壁切线,支撑管靠近其顶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三通孔;其中,所述第一胶塞安装在支撑管的底部,第二胶塞嵌入第三通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塞、第二胶塞和支撑管均为圆柱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胶塞的直径为50~60mm,高度为45~55mm,第一通孔直径为20~3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渔探仪换能器电缆线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兴伟凌建忠姜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