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智能上料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542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容智能上料设备,包括第一安装架,在第一安装架上设有对电容针脚整形的初次整形机构、二次整形机构、剪脚机构和物料夹取机构;初次整形机构、二次整形机构和剪脚机构沿流水线设置,物料夹取机构活动设置在流水线上方以搬运电容,初次整形机构包括到位感应机构、抓取固定电容的第一气动手指和驱动第一气动手指的第一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到位感应机构感应电容的到位以及正负极,通过气动手指完成固定整平并通过物料夹取机构对极性出错的电容进行旋转纠错再放置到下一工位中,使得进料机构和整形机构以及物料夹取机构完美衔接达到高精度的匹配,解决了在上料过程中出现待料卡料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智能上料设备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容智能上料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电容的上料已采用机械化控制,在将电容安装至工件上之前,需要经过出料机构的出料以及整形机构对其针脚进行整形,而整形一般是将其针脚进行整平,然后根据装配需求切除部分过长的针脚,以便于后期操作。而现有电容的出料、整形以及安装基本上是独立完成,在电容从出料机构进入整形机构时会经常出现卡料待料以及电容正负极出错的问题,虽然大多数的出料机构上已经设有电容极性检测部,但是还会出现漏检或者电容在传输过程发生偏移导致电容正负极反了的情况,同时,现有的整形只是将电容针脚根据装配需求撑开在进行剪脚,这样的整形经常会出现剪脚后的电容引脚长度不一,影响装配质量,从而影响加工效率和质量。因此,急需设计一种新型的电容上料设备,能够确定电容的传输位置和极性,提高电容针脚的整形质量,使出料机构和整形机构整形以及物料抓取机构之间达到高精度的匹配,从而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和优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容智能上料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容智能上料设备,包括第一安装架,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对电容针脚整形的初次整形机构、二次整形机构、剪脚机构和物料夹取机构;所述初次整形机构、二次整形机构和剪脚机构沿流水线设置,所述物料夹取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流水线上方以搬运电容,所述初次整形机构包括到位感应机构、抓取固定电容的第一气动手指和驱动所述第一气动手指完成抓取动作并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动手指通过其夹爪对固定后的电容的针脚进行整平,所述初次整形机构通过第一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端;所述到位感应机构包括对射型光纤传感器,所述对射型光纤传感器感应位置位于电容移动方向的前端顶部,所述对射型光纤传感器用于感应电容到位及电容的正负极。本技术通过对射型光纤传感器感应电容的到位和正负极,同时通过第一气动手指固定电容并对其针脚进行整平,结构简单,还能提高电容针脚的整形质量,然后配合物料夹取机构取料放料或者对正负极放反的电容进行旋转纠错,并放置到下一工位,使得进料机构和整形机构以及物料夹取机构完美衔接达到高精度的匹配,解决了在上料过程中出现待料卡料的问题,同时该物料夹取机构可对各工位进行同步取料放料,进一步提供了产品的加工效率。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对射型光纤传感器通过一立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所述对射型光纤传感器位于所述初次整形机构的两侧;所述夹爪的两个爪部与所述电容的针脚接触面为相互匹配的W形。设置的该第一气动手指可在固定电容的同时对其针脚进行整平,结构简单,减少了一道工序的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二次整形机构包括端部设有V形凹槽的第一整形固定推块、驱动所述第一整形固定推块移动的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一整形固定推块匹配将电容针脚撑开的端部为V形的第一整形锉刀和驱动所述第一整形锉刀向所述第一整形固定推块靠近或远离的第三气缸,在所述第一整形固定推块上设有第一压块,在所述第一整形锉刀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压块匹配固定所述电容的第二压块。通过二次整形机构可将整平后的电容针脚根据装配需要撑开,方便下道工序的装配工作。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剪脚机构包括端部为倒L形的第二整形固定推块、驱动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移动的第四气缸、与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相对设置对电容针脚进行剪切的第二整形锉刀和驱动所述第二整形锉刀向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移动完成剪脚的第五气缸,所述第二整形锉刀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的端部的下表面相接触,在所述第二整形锉刀上设有第三压块,所述第三压块与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的端部的端面配合对所述电容的针脚进行固定。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剪脚机构还包括固定电容的第四气动手指和控制所述第四气动手指旋转的第一回转气缸,所述第四气动手指位于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和第三压块上方,所述第一回转气缸通过第二固定板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安装底板上,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第六气缸驱动在所述安装底板上移动。通过设置的该第四气动手指和第一气缸,可将剪脚完成的电容旋转角度。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进料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物料振动盘和与所述物料振动盘配合进料的直线送料器,所述初次整形机构设置在所述直线送料器的末端;在所述直线送料器的入料口设有检测电容到位和控制电容输送的传感器机构。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物料夹取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一端的双竖板、架设在所述双竖板上的水平驱动气缸、通过第一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水平驱动气缸上的第一竖直驱动气缸、通过第二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并通过第一竖直驱动气缸驱动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上下移动的第一取料模块和第二取料模块。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取料模块包括第二气动手指和控制第二气动手指旋转的第二回转气缸,所述第一取料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容从所述初次整形机构中取出并放置到二次整形机构处;所述第二取料模块包括第三气动手指,所述第二取料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容从所述二次整形机构中取出并放置到所述剪脚机构处;所述第一取料模块和第二取料模块同步工作。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侧,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架、架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的前后驱动模组、左右驱动气缸、第二竖直驱动气缸和第三取料模块,所述左右驱动气缸通过第三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前后驱动模组上并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在所述前后驱动模组上移动,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气缸通过第四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座上并通过左右驱动气缸驱动在所述第三安装座上移动,所述第三取料模块通过第五安装座滑动安装在所述第四安装座上并通过所述第二竖直驱动气缸驱动在所述第四安装座上移动。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取料模块用于将所述剪脚机构剪脚完成的电容安装至下一工位处;所述第三取料模块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五安装座下端的吸盘以及驱动所述吸盘吸取电容并旋转的第三回转气缸。该下料机构通过设置的第三回转气缸带动吸盘吸取的电容旋转一定角度,使其能够正确进入下道工序中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电容智能上料设备,通过设置的初次整形机构的到位感应机构感应电容的到位以及正负极,通过气动手指完成固定整平并通过物料夹取机构夹取电容并对极性出错的电容进行旋转纠错后再放置到下一工位中,使得进料机构和整形机构以及物料夹取机构完美衔接达到高精度的匹配,解决了在上料过程中出现待料卡料的问题,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良品率;同时通过设置的物料夹取机构对各工位进行同步取料放料,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加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1。图2为本技术初次整形机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初次整形机构第一气动手指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下料机构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图物料夹取机构结构图。图6二次整形机构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二次整形机构的第一整形锉刀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剪脚机构结构图。图9为本技术剪脚机构的第二整形固定推块放大图。图10为本技术剪脚机构的第二整形锉刀放大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智能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架(1),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设有对电容针脚整形的初次整形机构(2)、二次整形机构(3)、剪脚机构(4)和物料夹取机构(5);所述初次整形机构(2)、二次整形机构(3)和剪脚机构(4)沿流水线设置,所述物料夹取机构(5)活动设置在所述流水线上方以搬运电容,所述初次整形机构(2)包括到位感应机构(21)、抓取固定电容的第一气动手指(22)和驱动所述第一气动手指(22)完成抓取动作并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23),所述第一气动手指(22)通过其夹爪(221)对固定后的电容的针脚进行整平,所述初次整形机构(2)通过第一固定板(24)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一端;所述到位感应机构(21)包括对射型光纤传感器(211),所述对射型光纤传感器(211)感应位置位于电容移动方向的前端顶部,所述对射型光纤传感器(211)用于感应电容到位及电容的正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智能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架(1),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设有对电容针脚整形的初次整形机构(2)、二次整形机构(3)、剪脚机构(4)和物料夹取机构(5);所述初次整形机构(2)、二次整形机构(3)和剪脚机构(4)沿流水线设置,所述物料夹取机构(5)活动设置在所述流水线上方以搬运电容,所述初次整形机构(2)包括到位感应机构(21)、抓取固定电容的第一气动手指(22)和驱动所述第一气动手指(22)完成抓取动作并上下移动的第一气缸(23),所述第一气动手指(22)通过其夹爪(221)对固定后的电容的针脚进行整平,所述初次整形机构(2)通过第一固定板(24)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的一端;所述到位感应机构(21)包括对射型光纤传感器(211),所述对射型光纤传感器(211)感应位置位于电容移动方向的前端顶部,所述对射型光纤传感器(211)用于感应电容到位及电容的正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智能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射型光纤传感器(211)通过一立板(21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1)上,所述对射型光纤传感器(211)位于所述初次整形机构(2)的两侧;所述夹爪(221)的两个爪部与所述电容的针脚接触面为相互匹配的W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智能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整形机构(3)包括端部设有V形凹槽的第一整形固定推块(31)、驱动所述第一整形固定推块(31)移动的第二气缸(32)、与所述第一整形固定推块(31)匹配将电容针脚撑开的端部为V形的第一整形锉刀(33)和驱动所述第一整形锉刀(33)向所述第一整形固定推块(31)靠近或远离的第三气缸(34),在所述第一整形固定推块(31)上设有第一压块(35),在所述第一整形锉刀(3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压块(35)匹配固定所述电容的第二压块(3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智能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脚机构(4)包括端部为倒L形的第二整形固定推块(41)、驱动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41)移动的第四气缸(42)、与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41)相对设置对电容针脚进行剪切的第二整形锉刀(43)和驱动所述第二整形锉刀(43)向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41)移动完成剪脚的第五气缸(44),所述第二整形锉刀(4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41)的端部的下表面(411)相接触,在所述第二整形锉刀(43)上设有第三压块(45),所述第三压块(45)与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41)的端部的端面(412)配合对所述电容的针脚进行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智能上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剪脚机构(4)还包括固定电容的第四气动手指(46)和控制所述第四气动手指(46)旋转的第一回转气缸(47),所述第四气动手指位(46)于所述第二整形固定推块(41)和第三压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伟彬蔡海生姚赞彬黄金淼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