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分切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540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拼装分切圈,包括环形的塑料圈体,所述塑料圈体包括内环面、两侧环形的端面以及用于缠绕金属化薄膜的外环面,所述外环面的直径为88mm‑90mm,所述内环面的直径为75mm‑75.5mm,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间距为75mm‑180mm,所述内环面与端面的交界处设置有底面与内环面平行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沿塑料圈体轴向套设有从一侧端面插入的加强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强塑料分切圈的强度,在金属化薄膜绕制过程中,能承受更大的应力,保持分切圈的结构稳定不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拼装分切圈
本技术涉及分切圈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拼装分切圈。
技术介绍
金属化薄膜电容是以有机塑料薄膜做介质,以金属化薄膜做电极,通过卷绕方式制成(叠片结构除外)制成的电容,金属化薄膜电容器所使用的薄膜有聚乙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除了卷绕型之外,也有叠层型,其中以聚酯膜介质和聚丙烯膜介质应用最广。目前使用的分切圈都是采用铝材质的,但是铝质分切圈成本较高,因此塑料分切圈应运而生,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塑料分切圈结构简单、强度低,在进行金属化薄膜缠绕时,由于金属化薄膜缠绕过紧或者缠绕圈数过多,会导致塑料分切圈变形甚至断裂,损坏金属化薄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装分切圈,增强塑料分切圈的强度,在金属化薄膜绕制过程中,能承受更大的应力,保持分切圈的结构稳定不变形。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拼装分切圈,包括环形的塑料圈体,所述塑料圈体包括内环面、两侧环形的端面以及用于缠绕金属化薄膜的外环面,所述外环面的直径为88mm-90mm,所述内环面的直径为75mm-75.5mm,两个所述端面之间的间距为75mm-18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切圈尺寸合理,既能节省原材料,又能带来较大的强度,同时方便金属化薄膜的绕制和放料,分切圈的宽度较大,能用于缠绕新能源汽车上的电容器金属化薄膜。作为优选,所述内环面与端面的交界处设置有底面与内环面平行的阶梯槽,所述阶梯槽内沿塑料圈体轴向套设有从一侧端面插入的加强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分切圈进行金属化薄膜缠绕时,有时会因为缠绕的层数过多或者过紧,造成塑料分切圈的强度不够而发生变形,导致金属化薄膜弯折损坏,在塑料分切圈内圈设置可拆卸的加强环,通过加强环将塑料分切圈进行支撑,增强其支撑强度,可根据缠绕金属化薄膜的层数,选择是否安装加强环,使用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阶梯槽包括与内环面平行的底槽和与端面平行的侧壁,所述底槽靠近侧壁的位置设置有沿底槽长度方向设置的环形凸棱,所述加强环外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凸棱相配合的环形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环形凸棱和环形凹槽的配合,使加强环能卡在阶梯槽内,在分切圈受压变形时,也不会把加强环挤出阶梯槽,加强环安装更牢固,不易从阶梯槽脱离。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环与侧壁相对的侧面和加强环外壁的交界处设置有安装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安装倒角,在将加强环向阶梯槽内安装时,加强环的侧面不会受到环形凸棱的阻挡,方便将加强环进行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环与侧壁相对的侧面间隔设置有径向穿透加强环的拆卸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拆卸槽,在将加强环取下时,可以将螺丝刀或者其他刀具的尖端插入到拆卸槽内,将加强环从阶梯槽中缓缓向外撬出,方便拆卸加强环。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环为金属圆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环采用金属圆环,有更高的强度,更好的支撑分切圈,防止其发生变形。作为优选,所述加强环的内径与内环面的直径相同,所述加强环的壁厚为3mm-4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金属化薄膜放料时,可将分切圈套在轴上转动放料,而加强环的内径与内环面的直径相同,方便分切圈套设在放料轴上。作为优选,所述塑料圈体的材质为ABS或者PS。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PS聚苯乙烯最重要的特点是熔融时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非常好,所以易成型加工,特别是注射成型容易,适合大量生产,成型收缩率小,成型品尺寸稳定性也好。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塑料分切圈内圈设置可拆卸的加强环,通过加强环将塑料分切圈进行支撑,增强其支撑强度,可根据缠绕金属化薄膜的层数,选择是否安装加强环,使用更加方便。2、加强环的内径与内环面的直径相同,在进行金属化薄膜放料时,可将分切圈套在轴上转动放料,加强环不会阻碍分切圈套设在放料轴上。3、阶梯槽和加强环通过环形凸棱和环形凹槽的配合,加强环能卡在阶梯槽内,在分切圈受压变形时,也不会把加强环挤出阶梯槽,加强环安装更牢固,不易从阶梯槽脱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分切圈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分切圈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分切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塑料圈体;2、内环面;3、端面;4、外环面;5、阶梯槽;51、底槽;52、侧壁;53、环形凸棱;6、加强环;61、环形凹槽;62、安装倒角;63、拆卸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拼装分切圈,如附图1和2所示,包括环形的塑料圈体1,塑料圈体1为圆环形结构,主要包括靠近轴心的内环面2、位于轴向两侧的端面3和远离轴心的外环面4,外环面4用于缠绕金属化薄膜,其表面光滑,内环面2与端面3的交界处设置有阶梯槽5,阶梯槽5内设置有可拆卸的加强环6,通过加强环6将塑料分切圈进行支撑,增强塑料分切圈的支撑强度。加强环6为不锈钢圈,其宽度为塑料圈体1宽度的0.6倍,加强环6安装在阶梯槽5中时,其外端面与塑料圈体1的端面3齐平,另一端面抵在阶梯槽5上,阶梯槽5包括与内环面2平行的底槽51和与端面3平行的侧壁52,加强环6的内端面抵在侧壁52上,外壁贴合在底槽51上。加强环6安装后,为了方便将其取下,在加强环6与侧壁52相抵接的内端面设置有多个拆卸槽63,拆卸槽63穿透加强环6贯穿至阶梯槽5的底槽51上,在将加强环6取下时,可以将螺丝刀或者其他刀具的尖端插入到拆卸槽63内,将加强环6从阶梯槽5中缓缓向外撬出。本实施例中塑料圈体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采用ABS或者PS材料,具体是PS,PS聚苯乙烯最重要的特点是熔融时的热稳定性和流动性非常好,所以易成型加工,特别是注射成型容易,在注塑塑料圈体1时适合大量生产,成型收缩率小,成型品尺寸稳定性也好。注塑好的塑料圈体1外环面的直径为90mm,内环面的直径为75.5mm,宽为75mm,加强环6的壁厚为3mm。如附图2所示,阶梯槽5的底槽51靠近侧壁52的一端设置有沿底槽51长度方向设置的环形凸棱53,环形凸棱52顶面为圆弧面,加强环6靠近侧壁52的外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凸棱53相配合的环形凹槽61,在进行加强环6安装时,环形凸棱53卡在环形凹槽61内,将加强环6固定在塑料圈体1上。如附图3所示,加强环6与阶梯槽5的底槽51和侧壁52交界处相对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倒角62,在进行加强环6的安装时,安装倒角62的一端先进入到阶梯槽5内,逐渐移动到环形凸棱53处,加强环6的侧面不会受到环形凸棱53的阻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拼装分切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塑料圈体(1),所述塑料圈体(1)包括内环面(2)、两侧环形的端面(3)以及用于缠绕金属化薄膜的外环面(4),所述外环面(4)的直径为88mm‑90mm,所述内环面(2)的直径为75mm‑75.5mm,两个所述端面(3)之间的间距为75mm‑18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拼装分切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塑料圈体(1),所述塑料圈体(1)包括内环面(2)、两侧环形的端面(3)以及用于缠绕金属化薄膜的外环面(4),所述外环面(4)的直径为88mm-90mm,所述内环面(2)的直径为75mm-75.5mm,两个所述端面(3)之间的间距为75mm-18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拼装分切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面(2)与端面(3)的交界处设置有底面与内环面平行的阶梯槽(5),所述阶梯槽(5)内沿塑料圈体(1)轴向套设有从一侧端面(3)插入的加强环(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拼装分切圈,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槽(5)包括与内环面(2)平行的底槽(51)和与端面(3)平行的侧壁(52),所述底槽(51)靠近侧壁(52)的位置设置有沿底槽(51)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同裕塑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