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0045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结构体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体系。所述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预制柱、预制主梁以及预制次梁均包括钢筋笼以及包裹在钢筋笼外的外壳,当各个预制构件按照要求吊装定位后,可在需要的小部分区域例如上层预制柱与下层预制柱之间的柱连接钢筋笼处支模,然后完成整体的现场灌浇施工混凝土。外壳即可充当模板,无需预制柱、预制主梁以及预制次梁处均设置大量模板,则能够极大减少支模量,从而使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结构整体性能好。现场钢筋绑扎工作量大大减少,施工工序简单,从而能够提高施工效率,节省工期及施工成本。

Fabricated structural syste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n assembled structural system, in particular to an assembly type structural system. In the assembled structure system, the prefabricated column, the prefabricated main beam and the prefabricated secondary beam all include the steel cage and the outer shell wrapped in the steel cage. When each prefabricated member is hoisted and position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the formwork can be supported at the steel cage where the columns between the upper prefabricated column and the lower prefabricated column are connected, for example, in a small area where the upper prefabricated column and the lower prefabricated Complete the whole site pouring concrete construction. Shell can be used as formwork, without the need for prefabricated columns, prefabricated main beams and prefabricated secondary beams are set a large number of formwork, it can greatly reduce the modulus of support,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is simpl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is good. The workload of steel bar binding on site is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 is simple, so that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cost can be sa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结构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结构体系
,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国家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和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推动建筑结构体系、建筑设计、部品构配件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目前行业内装配式框架结构存在很多问题:构件质量大,给构件生产、运输、吊装造成很大压力;现场支模量较大;柱节点采用灌浆套筒连接,对构件精度要求高,施工困难,且灌浆质量难以检验;梁柱连接节点处整体性较差、抗震性能差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体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场支模量大、结构整体性能差、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结构体系,包括基础、预制柱以及预制主梁;基础包括基础本体以及设置在基础本体内且伸出基础本体的上端面的基础钢筋;预制柱包括柱钢筋笼以及两端开口的柱外壳,柱外壳包裹在柱钢筋笼的外侧;预制主梁包括主梁钢筋笼以及至少两端开口的主梁外壳,主梁外壳包裹在主梁钢筋笼的外侧;还包括基础连接钢筋;基础连接钢筋的一端与基础钢筋连接,另一端与柱钢筋笼的下端连接;还包括柱连接钢筋笼以及梁柱连接钢筋;梁柱连接钢筋的延伸方向与预制主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柱连接钢筋笼的一端与柱钢筋笼的上端连接,两个预制主梁一一位于预制柱的上端的两侧,梁柱钢筋穿过柱连接钢筋笼,且一端与一个梁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梁钢筋笼连接;预制柱竖直设置,预制梁水平设置;预制柱的内腔、预制主梁的内腔、基础连接钢筋处以及柱连接钢筋笼均现场浇筑有施工混凝土。进一步地,装配式结构体系还包括延伸方向与预制柱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柱连接纵筋;预制柱为多个,多个预制柱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处于最底层的预制柱通过基础连接钢筋与基础连接;相邻两个预制柱中,位于上方的为上层预制柱,位于下方的为下层预制柱;每相邻两个预制柱之间均设置有柱连接钢筋笼以及柱连接纵筋,其中,柱连接钢筋笼与下层预制柱的钢筋笼连接,柱连接纵筋的一端与上层预制柱的纵筋连接,另一端插入柱连接钢筋笼并固定;上层预制柱、下层预制柱以及柱连接钢筋笼同时现场浇筑有施工混凝土。进一步地,装配式结构体系还包括第一预制次梁,第一预制次梁包括第一次梁钢筋笼以及至少两端开口的第一次梁外壳,第一次梁外壳包裹在第一次梁钢筋笼的外侧;还包括第一主次梁连接口以及第一主次梁连接纵筋;第一主次梁连接口设置在主梁外壳上的指定位置,第一主次梁连接纵筋的一端插设在第一主次梁连接口内,另一端与第一次梁钢筋笼连接;第一主次梁连接口以及第一预制次梁的内腔同时现场浇筑有施工混凝土。进一步地,装配式结构体系还包括两个第二预制次梁,两个第二预制次梁相对设置在预制主梁的两侧;每个第二预制次梁包括第二次梁钢筋笼以及至少两端开口的第二次梁外壳,第二次梁外壳包裹在第二次梁钢筋笼的外侧;还包括第二主次梁连接口以及第二主次梁连接钢筋;第二主次梁连接口设置在主梁外壳上的指定位置,第二主次梁连接钢筋穿设在第二主次梁连接口内,第二主次梁连接贯通纵筋的一端与一个第二次梁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次梁钢筋笼连接;第二主次梁连接口以及预制次梁的内腔同时浇筑有施工混凝土。进一步地,柱连接钢筋笼与柱钢筋笼一体设置;柱钢筋笼包括柱钢筋网片组以及柱外壳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柱纵筋,柱外壳包裹在钢筋网片组外,柱纵筋设置在钢筋网片组内;柱连接纵筋与柱纵筋一体设置。进一步地,梁柱连接钢筋包括梁柱连接腰筋;梁柱连接腰筋穿设在柱连接钢筋笼内,且梁柱连接腰筋的一端搭接在一个梁钢筋笼上,另一端搭接在另一个梁钢筋笼上;和/或,梁柱连接钢筋还包括梁柱贯通纵筋;梁柱贯通纵筋穿过柱连接钢筋笼,梁柱贯通纵筋的一端搭接在一个梁钢筋笼的远离柱连接钢筋笼的一端,另一端搭接在另一个梁钢筋笼远离柱连接钢筋笼的一端。进一步地,柱钢筋网片组包括多个沿柱纵筋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柱钢筋网片;每个柱钢筋网片均包括多个柱第一筋以及多个柱第二筋;多个柱第一筋与多个柱第二筋一一交错设置,以形成网格结构;多个柱第一筋的两端均伸出所有柱第二筋外,多个柱第二筋的两端均伸出所有柱第一筋外;柱外壳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柱第一侧板,柱第三侧板,柱第二侧板以及柱第四侧板,多个柱第一筋的第一端均柱第一侧板连接,多个柱第一筋的第二端均与柱第二侧板连接,多个柱第二筋的第一端与柱第三侧板连接,多个柱第二筋的第二端均与柱第四侧板连接。进一步地,柱第一筋的两端均设置有柱第一凸起,柱第一凸起的截面尺寸大于柱第一筋的截面尺寸;多个柱第二筋的两端均设置有柱第二凸起,柱第二凸起的截面尺寸大于柱第二筋的截面尺寸。进一步地,主梁外壳包括依次连接的主梁左侧板、主梁底板以及主梁右侧板;主梁钢筋笼包括主梁钢筋网片组以及连接在主梁钢筋网片组内的主梁纵筋,主梁左侧板连接在主梁钢筋网片组的左外侧,主梁右侧板连接在主梁钢筋网片组的右外侧,主梁底板连接在主梁钢筋网片组的底外侧。进一步地,主梁钢筋网片包括相对设置的主梁第一筋,以及沿主梁第一筋的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多个主梁第二筋;多个主梁第二筋的左端均伸出一个主梁第一筋,多个主梁第二筋的右端均伸出另一个主梁第一筋;主梁第一筋的下端均伸出所有主梁第二筋;多个主梁第二筋的左端均与主梁左侧板连接,多个主梁第二筋的右端均与主梁右侧板连接,两个主梁第一筋的下端均与主梁底板连接;主梁第一筋的下端设置有主梁第一凸起,主梁第一凸起的截面尺寸大于主梁第一筋的截面尺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当各个预制构件按照要求吊装定位后,可在需要的小部分区域例如上层预制柱与下层预制柱之间的柱连接钢筋笼处支模,然后完成整体的现场灌浇施工混凝土。构件外壳即可充当模板,无需预制柱、预制主梁以及预制次梁处均设置大量模板,则能够极大减少支模量,从而使施工简单,施工效率高。预制梁、预制柱及其他预制构件现场整体浇筑,受力合理,综合性能与普通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当,具有安全可靠、简化施工、节约耗材、减少扬尘和建筑垃圾等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装配式结构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预制柱现场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预制主梁现场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预制次梁现场浇筑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预制柱与基础的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上层预制柱与下层预制柱的连接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7a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预制主梁与第一预制次梁的连接节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b是图7a所示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预制主梁与第一预制次梁的连接节点的A-A剖面图;图8a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预制主梁与第一预制次梁的连接节点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8b是图8a所示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预制主梁与第一预制次梁的连接节点的A-A剖面图;图9a是图1所示的装配式结构体系中预制主梁与第一预制次梁的连接节点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b是图9a所示的装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装配式结构体系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预制柱以及预制柱梁;所述基础包括基础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本体内且伸出所述基础本体的上端面的基础钢筋;所述预制柱包括柱钢筋笼以及两端开口的柱外壳,所述柱外壳包裹在所述柱钢筋笼的外侧;所述预制柱梁包括柱梁钢筋笼以及至少两端开口的柱梁外壳,所述柱梁外壳包裹在所述柱梁钢筋笼的外侧;还包括基础连接钢筋;所述基础连接钢筋的一端与所述基础钢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柱钢筋笼的下端连接;还包括柱连接钢筋笼以及梁柱连接钢筋;所述梁柱连接钢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制柱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柱连接钢筋笼的一端与所述柱钢筋笼的上端连接,两个所述预制柱梁一一位于所述预制柱的上端的两侧,所述梁柱钢筋穿过所述柱连接钢筋笼,且一端与一个所述梁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梁钢筋笼连接;所述预制柱竖直设置,所述预制梁水平设置;所述预制柱的内腔、所述预制柱梁的内腔、所述基础连接钢筋处以及所述柱连接钢筋笼均现场浇筑有施工混凝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预制柱以及预制柱梁;所述基础包括基础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基础本体内且伸出所述基础本体的上端面的基础钢筋;所述预制柱包括柱钢筋笼以及两端开口的柱外壳,所述柱外壳包裹在所述柱钢筋笼的外侧;所述预制柱梁包括柱梁钢筋笼以及至少两端开口的柱梁外壳,所述柱梁外壳包裹在所述柱梁钢筋笼的外侧;还包括基础连接钢筋;所述基础连接钢筋的一端与所述基础钢筋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柱钢筋笼的下端连接;还包括柱连接钢筋笼以及梁柱连接钢筋;所述梁柱连接钢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制柱梁的延伸方向一致,所述柱连接钢筋笼的一端与所述柱钢筋笼的上端连接,两个所述预制柱梁一一位于所述预制柱的上端的两侧,所述梁柱钢筋穿过所述柱连接钢筋笼,且一端与一个所述梁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梁钢筋笼连接;所述预制柱竖直设置,所述预制梁水平设置;所述预制柱的内腔、所述预制柱梁的内腔、所述基础连接钢筋处以及所述柱连接钢筋笼均现场浇筑有施工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方向与所述预制柱的延伸方向一致的柱连接纵筋;所述预制柱为多个,多个所述预制柱由上而下依次设置,处于最底层的预制柱通过所述基础连接钢筋与所述基础连接;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柱中,位于上方的为上层预制柱,位于下方的为下层预制柱;每相邻两个所述预制柱之间均设置有柱连接钢筋笼以及柱连接纵筋,其中,所述柱连接钢筋笼与所述下层预制柱的钢筋笼连接,所述柱连接纵筋的一端与所述上层预制柱的纵筋连接,另一端插入所述柱连接钢筋笼并固定;上层预制柱、下层预制柱以及所述柱连接钢筋笼同时现场浇筑有所述施工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预制次梁,所述第一预制次梁包括第一次梁钢筋笼以及至少两端开口的第一次梁外壳,所述第一次梁外壳包裹在所述第一次梁钢筋笼的外侧;还包括第一主次梁连接口以及第一主次梁连接纵筋;所述第一主次梁连接口设置在所述柱梁外壳上的指定位置,所述第一主次梁连接纵筋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主次梁连接口内,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次梁钢筋笼连接;所述第一主次梁连接口以及所述第一预制次梁的内腔同时现场浇筑有施工混凝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第二预制次梁,两个所述第二预制次梁相对设置在所述预制柱梁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预制次梁包括第二次梁钢筋笼以及至少两端开口的第二次梁外壳,所述第二次梁外壳包裹在所述第二次梁钢筋笼的外侧;还包括第二主次梁连接口以及第二主次梁连接钢筋;所述第二主次梁连接口设置在所述柱梁外壳上的指定位置,所述第二主次梁连接钢筋穿设在所述第二主次梁连接口内,所述第二主次梁连接贯通纵筋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二次梁钢筋笼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次梁钢筋笼连接;所述第二主次梁连接口以及所述预制次梁的内腔同时浇筑有施工混凝土。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马云飞杨逸李青山司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三一建筑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