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及其对接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00434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及其对接施工方法,属于沉管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其可逆施工操作方式灵活简便,且施工风险小。该最终接头包括设置于暗埋段管段待对接端的连接套筒,连接套筒内套接有用于与已安装管段对接的顶进管节;顶进管节内壁设有第一反力牛腿,暗埋段管段内壁设有与第一反力牛腿相对的第二反力牛腿;第一反力牛腿和第二反力牛腿之间设置有伸缩顶推件,伸缩顶推件可沿轴向伸长或收缩以将顶进管节相对于连接套筒推出或拉回;第一反力牛腿和第二反力牛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在顶进管节被推出至与已安装管段对接后防止顶进管节被推回的止推组件。

Reversible joint of immersed tube tunnel and its butt joint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nal joint and docking construction method of reversible immersed tube tunnel, which belongs to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ield of immersed tube tunnel. The reversible construction operation mode is flexible and simple, and the construction risk is small. The final joint includes a connecting sleeve arranged at the butt joint of the buried pipe section to be connected with a jacking pipe section for butting with the installed pipe section, a first reaction bracket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jacking pipe section, a second reaction bracket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buried pipe section opposite to the first reaction bracket, a first reaction bracket and a second reaction bracket. A telescopic push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eaction corbels, and the telescopic pusher can be extended or contract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to push or pull back the jacking pipe section relative to the connecting sleeve; a detacha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reaction corbel and the second reaction corbel leg is used to prevent the jacking pipe section from being pushed back after the jacking pipe section is pushed out to butt with the installed pipe section. Thrus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及其对接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沉管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及其对接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沉管隧道的管段安装中,为使最后一节管段顺利沉放,必须留有长于该管段的距离空间。当最后一节管段沉放后,最后一节管段的端面与暗埋段管段之间需要通过一连接结构进行连接,该连接结构即为最终接头。随着沉管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最终接头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带有顶进管节的最终接头是一种新型最终接头。例如:专利CN107938709A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该最终接头就是一种带有顶进管节的最终接头,虽然利用外设千斤顶的方式,能够将顶推管节缩回连接管节中,实现可逆施工。然而,外设千斤顶的连接较为费时费力,使可逆施工时操作复杂,而且,外设千斤顶是在有水的环境下工作,仍具有一定的施工风险。因而,如何提供一种可逆施工操作简便且施工风险更小的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的现有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存在可逆施工时操作复杂且存在一定施工风险的不足,提出一种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及其对接施工方法,该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可逆施工操作方式灵活简便,且其主要施工均在干作业环境下完成,水下操作少,施工风险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用于暗埋段管段与最后一节已安装管段的对接,包括设置于所述暗埋段管段待对接端的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内套接有用于与所述已安装管段对接的顶进管节;所述顶进管节内壁设有第一反力牛腿,所述暗埋段管段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反力牛腿相对的第二反力牛腿;所述第一反力牛腿和第二反力牛腿之间设置有伸缩顶推件,所述伸缩顶推件可沿轴向伸长或收缩以将所述顶进管节相对于所述连接套筒推出或拉回;所述第一反力牛腿和第二反力牛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在所述顶进管节被推出至与所述已安装管段对接后防止所述顶进管节被推回的止推组件。作为优选,所述止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止推钢支撑,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反力牛腿,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暗埋段管段待对接端的端封门,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可沿轴向相对于该端封门移动;部分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与所述第二反力牛腿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沿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二止推钢支撑,所述第二止推钢支撑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穿过所述端封门的一端,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反力牛腿。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靠近所述第二止推钢支撑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止推钢支撑靠近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法兰,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法兰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靠近所述第一反力牛腿的一端焊接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一反力牛腿内沿轴向穿设有拉杆,且所述拉杆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法兰,所述拉杆的两端连接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力牛腿与第二连接法兰紧固连接的紧固螺母。作为优选,所述拉杆外套设有拉杆套筒,所述拉杆套筒与拉杆之间留有间隙。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止推钢支撑靠近所述第二反力牛腿的一端焊接有第一楔形块,所述第二反力牛腿固接有与所述第一楔形块相匹配的第二楔形块。作为优选,所述伸缩顶推件设置于剩余部分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与所述第二反力牛腿之间,所述伸缩顶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穿过所述端封门的一端,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反力牛腿。作为优选,所述顶进管节顶部的外壁设有第三反力牛腿。作为优选,所述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还包括止水组件,所述止水组件包括三道止水带,第一道止水带设置于所述顶进管节靠近所述已安装管段一端的端面,第二道止水带和第三道止水带均设置于所述顶进管节外周;所述第二道止水带可随所述顶进管节的伸缩而伸缩,所述第二道止水带的一端固接于所述顶进管节,另一端固接于所述连接套筒,所述第三道止水带套接于所述顶进管节与连接套筒之间,所述第三道止水带为可注浆止水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对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所述伸缩顶推件的伸长将所述顶进管节推出,直至与所述已安装管段准确对接;若所述顶进管节推出时的姿态无法实现与所述已安装管段的准确对接,则通过伸缩顶推件的收缩将所述顶进管节拉回,调整所述顶进管节的姿态后重新推出;排出所述顶进管节与已安装管段之间结合腔内的水,并对所述顶进管节与已安装管段对接处进行止水;将所述止推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反力牛腿和第二反力牛腿之间,以对所述顶进管节止推;对所述顶进管节与暗埋段管段之间的空隙处注入混凝土,使所述顶进管节与暗埋段管段连接为一体,并对所述顶进管节与已安装管段的对接处进行焊接施工,完成对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通过设置的伸缩顶推件、止推组件、第一反力牛腿和第二反力牛腿的配合作用,可实现顶进管节对接时的可逆施工,这种可逆施工的操作方式灵活简便,而且无需进行水下操作,施工风险小;2、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进行对接施工时,其主要施工均在干作业环境下完成,水下操作少,施工质量有保证,施工周期短,受水深影响小,施工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图4为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D处的放大图;图6为图1中E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止推组件与第一反力牛腿和第二反力牛腿的连接示意图;图8为图7中F处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对接施工方法的对接过程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暗埋段管段;2、已安装管段;3、连接套筒;4、顶进管节;5、第一反力牛腿;6、第二反力牛腿;7、止推组件;71、第一止推钢支撑;72、第二止推钢支撑;73、第一连接法兰;74、螺栓;75、第一楔形块;76、第二楔形块;77、第二连接法兰;8、端封门;9、封门;10、储水腔;11、结合腔;12、人孔;13、盖板;14、进水管;15、伸缩顶推件;16、第三反力牛腿;17、第一道止水带;18、第二道止水带;19、第三道止水带;20、密封胶圈;21、拉杆;22、紧固螺母;23、拉杆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轴向是指图1中的水平方向;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用于暗埋段管段1与最后一节已安装管段2的对接,包括设置于暗埋段管段1待对接端的连接套筒3,连接套筒3内套接有用于与已安装管段2对接的顶进管节4;顶进管节4内壁设有第一反力牛腿5,暗埋段管段1内壁设有与第一反力牛腿5相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及其对接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1.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用于暗埋段管段(1)与最后一节已安装管段(2)的对接,包括设置于所述暗埋段管段(1)待对接端的连接套筒(3),所述连接套筒(3)内套接有用于与所述已安装管段(2)对接的顶进管节(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进管节(4)内壁设有第一反力牛腿(5),所述暗埋段管段(1)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反力牛腿(5)相对的第二反力牛腿(6);所述第一反力牛腿(5)和第二反力牛腿(6)之间设置有伸缩顶推件(15),所述伸缩顶推件(15)可沿轴向伸长或收缩以将所述顶进管节(4)相对于所述连接套筒(3)推出或拉回;所述第一反力牛腿(5)和第二反力牛腿(6)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在所述顶进管节(4)被推出至与所述已安装管段(2)对接后防止所述顶进管节(4)被推回的止推组件(7)。

【技术特征摘要】
1.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用于暗埋段管段(1)与最后一节已安装管段(2)的对接,包括设置于所述暗埋段管段(1)待对接端的连接套筒(3),所述连接套筒(3)内套接有用于与所述已安装管段(2)对接的顶进管节(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进管节(4)内壁设有第一反力牛腿(5),所述暗埋段管段(1)内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反力牛腿(5)相对的第二反力牛腿(6);所述第一反力牛腿(5)和第二反力牛腿(6)之间设置有伸缩顶推件(15),所述伸缩顶推件(15)可沿轴向伸长或收缩以将所述顶进管节(4)相对于所述连接套筒(3)推出或拉回;所述第一反力牛腿(5)和第二反力牛腿(6)之间可拆卸连接有用于在所述顶进管节(4)被推出至与所述已安装管段(2)对接后防止所述顶进管节(4)被推回的止推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组件(7)包括多个第一止推钢支撑(71),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7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反力牛腿(5),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71)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暗埋段管段(1)待对接端的端封门(8),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71)可沿轴向相对于该端封门(8)移动;部分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71)与所述第二反力牛腿(6)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沿轴向设置的多个第二止推钢支撑(72),所述第二止推钢支撑(7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71)穿过所述端封门(8)的一端,其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反力牛腿(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71)靠近所述第二止推钢支撑(72)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止推钢支撑(72)靠近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71)的一端,均焊接有第一连接法兰(73),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法兰(73)通过螺栓(74)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推钢支撑(71)靠近所述第一反力牛腿(5)的一端焊接有第二连接法兰(77),所述第一反力牛腿(5)内沿轴向穿设有拉杆(21),且所述拉杆(21)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法兰(77),所述拉杆(21)的两端连接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力牛腿(5)与第二连接法兰(77)紧固连接的紧固螺母(2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逆式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21)外套设有拉杆套筒(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勇陈鸿潘伟李春元张海英陈正杰刘德进苏长玺李增军周延利曹永华冯海暴马宗豪冯甲鑫王伟丁宇诚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