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路进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0035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路进样装置,其中该装置包括:载流口和出样口,出样口与检测装置连接,还包括:若干进样通路,一端与载流口连接,另一端与出样口连接,用于引入样品载体;过滤通路,一端与进样通路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进样通路的进口连接,通过第一流量控制阀与进样通路形成循环回路,用于过滤进样通路中的污染流体;逆流通路,一端与进样通路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流量控制阀连接。通过在进样通路与过滤通路之间设置逆流通路,能够保证进样通路实现进样时,其余进样通路通过逆流通路与过滤通路的配合使用,防止处于清洗状态的进样器中的污染流体汇入出样口,提高进样装置的污染恢复性能,能够实现多路进样通路的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路进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多路进样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于痕量化学物质的检测,是将待检测样品通过一个或多个气流进入设备进行实时检测,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出口排出气流。常用的检测气相的装置有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IonMobilitySpectrometry,简称为IMS),也成为离子迁移率谱、质谱、微型传感器、光谱等。以IMS为例,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气相分离和检测技术,以离子漂移时间的差别来进行离子的分离定性,借助类似与色谱保留时间的概念,起初被称为等离子体色谱。离子迁移谱通常分为3个主要部分:与外部大气接口的进样部分;进行电离分离和离子探测的迁移管以及获取、分析和显示谱图的检测装置。这些气相检测设备都存在一个如何采集样品以及如何将样品输入设备的问题——尤其是在样品以非气相状态存在时。在分析化学领域一般采用热解吸进样。热解吸进样通过一个外部的取样装置,一般是一种高温纸或者具有特氟龙镀层的玻璃纤维纸(称为采样纸)通过擦拭等方式对样品进行收集,然后将采样纸插入热解吸进样器的加热腔体中。然后热解吸腔体通过辐射以及传导的方式加热采样纸,将其收集的样品转化为气相状态,并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输进检测设备。但是,由于大多数气相检测设备都具有极为严格的进样系统限制,通常的现场操作会给设备造成极大的负荷压力。一般进样系统的污染会直接导致气相检测设备的失效,而现有技术中进样系统需要专业人员通过较长时间的维护才能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进样装置的污染恢复性能差的缺陷。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路进样装置,包括载流口和出样口,所述出样口与检测装置连接,所述多路进样装置还包括:若干进样通路,一端与所述载流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样口连接,用于吸入待检测样品;过滤通路,一端与所述进样通路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样通路的进口连接,通过第一流量控制阀与所述进样通路形成循环回路,用于过滤所述进样通路中的污染流体;逆流通路,一端与所述进样通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连接,用于防止处于清洗状态的进样器中的污染流体汇入出样口。可选地,所述过滤通路包括至少一个过滤支路和至少一个泵支路,分别用于对所述污染流体进行一次过滤和二次过滤;所述过滤支路与所述泵支路通过第二流量控制阀串联;所述过滤支路的进口为所述过滤通路的进口,所述泵支路的出口为所述过滤通路的出口。可选地,所述过滤通路包括若干并联的所述过滤支路以及一条所述泵支路,所述过滤支路的数量与所述进样通路的数量相等。可选地,所述进样通路包括串联的进样器与第一方向控制阀,所述进样器的一端与所述出样口连接;所述第一方向控制阀的一端与所述载流口以及所述过滤通路的一端连接。可选地,所述过滤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过滤件和第二方向控制阀;所述泵支路包括相互串联的至少一个第二过滤件和流体泵。可选地,所述泵支路包括两个第二过滤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流体泵的上游和下游。可选地,所述逆流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载流口连接。可选地,所述逆流通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样通路的出口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为分流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二流量控制阀为汇流流量控制阀。可选地,所述第一方向控制阀为三通阀,所述第二方向控制阀为二通阀。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路进样装置,通过在进样通路与过滤通路之间设置逆流通路,能够保证进样通路实现进样时,其余进样通路通过逆流通路与过滤通路的配合使用,防止处于清洗状态的进样器中的污染流体汇入出样口,提高了进样装置的污染恢复性能,即能够实现多路进样通路的循环使用。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路进样装置,其中,过滤通路包括过滤支路和泵支路;进样通路中的污染流体通过过滤支路进行第一次过滤后,通过第二控制阀进行流量控制,流入泵支路进行二次过滤;即污染流体在过滤通路中实现二次过滤,能够提高过滤效果,较大地提高该进样装置的污染恢复能力;此外,通过第二控制阀实现过滤通路的污染流体的流量控制,使得污染流体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过滤,进而能够保证较好的过滤效果。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路进样装置,通过第一流量控制阀调节逆流通路的流量,使得进样通路的出流量大于过滤通路的进流量,即进样通路中多余的流体会逆流进入到过滤通路中,能够避免待清洗进样器中的残余污染流体进入检测装置,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路进样装置,其中,过滤通路中通过设置并联的若干过滤支路,能够提高污染流体的过滤速度;此外,过滤支路的数量与进样通路的数量相等,即一个进样通路对应于一个过滤支路,可以防止污染流体在进样通路之间的相互影响。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路进样装置,通过在流体泵的上游和下游分别设置过滤件,使得污染流体在经过流体泵之前,经过一次过滤,能够防止污染流体对流体泵的污染。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路进样装置,通过采用第一方向控制阀对进样通路的控制,以及采用第二方向控制阀对过滤通路的控制,能够保证多路该多路进样装置中的进样通路能够循环使用,提高进样装置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多路进样装置的一个具体示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第一进样通路;111-第一进样器;112-第二进样器;113-第三进样器;121-第一三通阀;122-第二三通阀;123-第三三通阀;200-过滤通路;210-过滤支路;211-第一滤芯;212-第二滤芯;213-第三滤芯;214-第一二通阀;215-第二二通阀;216-第三二通阀;220-泵支路;221-第四滤芯;222-第五滤芯;223-流体泵;230-第二流量控制阀;300-第一流量控制阀;400-逆流通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路进样装置,如图1所示,该多路进样装置包括载流口和出样口,出样口与检测装置连接,用于将待检测样品经过进样通路后置入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该多路进样装置还包括:进样通路,过滤通路200以及逆流通路400;其中,进样通路与过滤通路200通过第一流量控制阀300形成循环回路。如图1所示,包括3个并联的进样通路,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一进样通路,第二进样通路,以及第三进样通路。三条进样通路的连接方式相同,以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进样装置,包括载流口和出样口,所述出样口与检测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进样装置还包括:若干进样通路,一端与所述载流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样口连接,用于引入样品载体;过滤通路(200),一端与所述进样通路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样通路的进口连接,通过第一流量控制阀(300)与所述进样通路形成循环回路,用于过滤所述进样通路中的污染流体;逆流通路(400),一端与所述进样通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300)连接,用于防止处于清洗状态的进样器中的污染流体汇入出样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进样装置,包括载流口和出样口,所述出样口与检测装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进样装置还包括:若干进样通路,一端与所述载流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出样口连接,用于引入样品载体;过滤通路(200),一端与所述进样通路的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进样通路的进口连接,通过第一流量控制阀(300)与所述进样通路形成循环回路,用于过滤所述进样通路中的污染流体;逆流通路(400),一端与所述进样通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流量控制阀(300)连接,用于防止处于清洗状态的进样器中的污染流体汇入出样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通路(200)包括至少一个过滤支路(210)和至少一个泵支路(220),分别用于对所述污染流体进行一次过滤和二次过滤;所述过滤支路(210)与所述泵支路(220)通过第二流量控制阀(230)串联;所述过滤支路(210)的进口为所述过滤通路(200)的进口,所述泵支路(220)的出口为所述过滤通路(200)的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进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通路(200)包括若干并联的所述过滤支路(210)以及一条所述泵支路(220),所述过滤支路(210)的数量与所述进样通路的数量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王向阳李灵锋卢文成汪小知赵伟军高东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微木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