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路阀耐压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00294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6: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路阀耐压测试系统,包括:供油机构,其包括油箱、加热器、温度传感器;进油机构,包括沿进油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油阀、进油泵、第一单向阀和第二进油阀;出油机构,其包括出油阀、第一回油过滤器、第二回油过滤器、第二单向阀;测试机构,其包括压力传感器及比例溢流阀;及报警机构,其包括设于第二回油过滤器与油箱之间的流量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第二回油过滤器和流量计依次与第二单向阀串联,当第一回油过滤器的滤芯堵塞时,回油可依次通过第二单向阀、第二回油过滤器及流量计后回流至油箱内,其避免了含有杂质的回油进入油箱,其利于后续测试的精度,同时测试人员可根据流量计的读数变化及时发现第一回油过滤器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路阀耐压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多路阀测试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多路阀耐压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液压多路换向阀(简称多路阀)是一种能够控制多个液压执行机构的集成阀,它以两个以上的换向阀为主体,可将单向阀、节流阀、安全阀、补油阀、分流阀,制动阀等组合在一起,实现不同功能。由于其具有结构紧凑、管路连接简单等优点,在工程机械中应用广泛。现有的多路阀耐压测试台的出油端多采用一回油过滤器与一单向阀并联设置,当回油过滤器的滤芯堵塞时,回油能够通过单向阀回流至油箱内。然后,回油过滤器的滤芯堵塞说明了回油中杂质较多,而将其直接通过单向阀回流至油箱则易导致油箱内的测试油被污染,其不利于后续测试的精度,也不利于测试人员及时发现回油过滤器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多路阀耐压测试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回油过滤器堵塞时含有杂质的回油直接流入油箱而导致测试油被污染、测试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回油过滤器堵塞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路阀耐压测试系统,包括:供油机构,其包括一油箱、用于将油箱内的测试油加热的加热器、用于检测测试油的油温的温度传感器;进油机构,其包括沿进油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油阀、进油泵、第一单向阀和第二进油阀,所述第一进油阀的进油端与所述油箱连接;出油机构,其包括出油阀、第一回油过滤器、第二回油过滤器、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回油过滤器一端与出油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出油阀连接、出油口与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的出油端与所述油箱连接;测试机构,其包括一用于检测第一单向阀的出油端的油压的压力传感器及一连接第二进油阀的进油端与出油阀的出油端的比例溢流阀;及报警机构,其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与油箱之间的流量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设置第二回油过滤器和流量计依次与第二单向阀串联,当第一回油过滤器的滤芯堵塞时,回油可依次通过第二单向阀、第二回油过滤器及流量计后回流至油箱内,其通过第二回油过滤器的过滤避免了含有杂质的回油进入油箱,其利于后续测试的精度,同时测试人员可根据流量计的读数变化及时发现第一回油过滤器堵塞,并及时更换第一回油过滤器的滤芯,且能够根据流量计的读数适时更换第二回油过滤器的滤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多路阀耐压测试系统的测试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油温控制器的连接框图;图3是本技术的报警控制器的连接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多路阀耐压测试系统,包括供油机构1、进油机构2、出油机构3、测试机构4及报警机构5。供油机构1包括一油箱11、加热器12、温度传感器13、油温控制器14、空气滤清器15、液位计16、放油球阀17,油箱11可用于盛装测试油;由于耐压测试的温度一般要求为50±4℃条件下进行,故需要将测试油的油温调整至上述范围,故本实施例设置加热器12以将油箱11内的测试油进行加热,而温度传感器13器则可实时检测油箱11内的油温,油温控制器14则用于控制测试油的油温在上述范围内,使其不会超过54℃、也不会低于46℃;空气滤清器15则设置于油箱11顶部并与油箱11连通,其可保证油箱11内测试油输入、输出时油箱11内压强与大气压相同,同时也避免空气中杂质进入测试油内而导致测试的精度降低;液位计16可实时检测油箱11内的测试油的液位,保证其有充足的测试油供使用;放油球阀17设置油箱11的侧壁且靠近下端,其用于测试完成后将测试油放出。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油温控制器14可采用一51单片机,其可实时获取温度传感器13检测的油温并根据油温控制加热器12是否加热,油温低于46℃,油温控制器14可驱动加热器12启动以对测试油加热,当加热至油温高于54℃,其可驱动加热器12停止加热。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单片机控制油温为常规的控制方式,故本实施例不作详细赘述。进油机构2包括第一进油阀21、减振喉管22、进油泵23、第一单向阀24、第二进油阀25和驱动电机26,第一进油阀21、减振喉管22、进油泵23、第一单向阀24和第二进油阀25沿进油方向依次连通,第一进油阀21可采用带位置开关的蝶阀,且其进油端与所述油箱11连接,进油泵23通过减振喉管22与第一进油阀21连接,驱动电机26与进油泵23连接并用于驱动进油泵23转动,且本实施例进油泵23采用长高压泵;进油泵23的出油端与第一单向阀24的进油端连接,第一单向阀24的出油端与第二进油阀25连接,第二进油阀25可与多路阀6的P油口连接。出油机构3包括出油阀31、板式冷却器32、第一回油过滤器33、第二回油过滤器34、第二单向阀35,出油阀31的一端可与多路阀6的T油口连接、其另一端与板式冷却器32连接,其可通过板式冷却器32将测试后的高温油进行冷却,板式冷却器32的出油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油过滤器33和第二单向阀35的进油端连接,第一回油过滤器33的出油端与所述油箱11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35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34连接,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34的出油端与所述油箱11连接,常规状况下,测试后的回油由第一回油过滤器33回流至油箱11内,其可保证测试油的循环利用,而当回油中的杂质将第一回油过滤器33的滤芯堵塞后,回油可通过第二单向阀35并由第二回油过滤器34回流至油箱11内,其在第二回油过滤器34的作用下避免了回流至油箱11内的回油中含有杂质。测试机构4,其包括压力传感器41、耐震压力表42、比例溢流阀43,压力传感器41和耐震压力表42均用于检测第一单向阀24的出油端的油压,其利于保证在不同状况下检测的精度,而比例溢流阀43的进油端与第二进油阀25的进油端连接,且溢流端则与出油阀31的出油端连接,当因压力升高时进油机构2内的测试油能够通过比例溢流阀43溢流回流至油箱11内,其可提高对进油泵23的保护。如图1、图3所示,报警机构5,其包括流量计51、报警器52及报警控制器53,流量计51可设于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34与油箱11之间,当流量计51产生变化的读数时,则说明有测试油由第二回油过滤器34回流至油箱11,而第一回油过滤器33的滤芯必然发生堵塞,故测试人员可根据流量计51的读数实时判断第一回油过滤器33是否发生堵塞,其可便于测试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第一回油过滤器33的滤芯进行清理或更换;而且,流量计51可记录有第二回油过滤器34回流的测试油的总量,当该第二回油过滤器34回流的测试油达到设定量时,则说明第二回油过滤器34有可能堵塞,故可对第二回油过滤器34进行清理或更换。实际测试时,为了避免因测试人员忘记观察流量计51读数而导致未能及时获知第一回油过滤器33堵塞的,故本实施例设置报警器52和报警控制器53,报警控制器53可根据流量计51检测回油流量而产生的第一电信号控制报警器52发出报警信号,报警器52可采用蜂鸣报警器52或声光报警器52,报警控制器53可采用51单片机,当流量计51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路阀耐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机构,其包括一油箱、用于将油箱内的测试油加热的加热器、用于检测测试油的油温的温度传感器;进油机构,其包括沿进油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油阀、进油泵、第一单向阀和第二进油阀,所述第一进油阀的进油端与所述油箱连接;出油机构,其包括出油阀、第一回油过滤器、第二回油过滤器、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回油过滤器一端与出油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出油阀连接、出油口与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的出油端与所述油箱连接;测试机构,其包括一用于检测第一单向阀的出油端的油压的压力传感器及一连接第二进油阀的进油端与出油阀的出油端的比例溢流阀;及报警机构,其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与油箱之间的流量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路阀耐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油机构,其包括一油箱、用于将油箱内的测试油加热的加热器、用于检测测试油的油温的温度传感器;进油机构,其包括沿进油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进油阀、进油泵、第一单向阀和第二进油阀,所述第一进油阀的进油端与所述油箱连接;出油机构,其包括出油阀、第一回油过滤器、第二回油过滤器、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回油过滤器一端与出油阀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油口与所述出油阀连接、出油口与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连接,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的出油端与所述油箱连接;测试机构,其包括一用于检测第一单向阀的出油端的油压的压力传感器及一连接第二进油阀的进油端与出油阀的出油端的比例溢流阀;及报警机构,其包括一设于所述第二回油过滤器与油箱之间的流量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阀耐压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机构还包括一报警器及一报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思远黄林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