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钢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9890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型钢支撑装置,属于建筑装置技术领域。该型钢支撑装置,包括墙体、型钢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在墙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型钢支撑装置,该型钢支撑装置的底部的支撑架下方还设有支撑杆,支撑架和支撑杆的联合作用提高了型钢支撑的牢靠度,除此之外,在型钢的上方,对应每个支撑架,还设有拉杆,拉杆的存在使得,型钢的固定更加牢固。总之,该型钢支撑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快捷,固定牢靠,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钢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型钢支撑装置,属于建筑装置

技术介绍
型钢是一种有一定截面形状和尺寸的条型钢材,是钢材四大品种(板、管、型、丝)之一。根据断面形状,型钢分简单断面型钢和复杂断面型钢(异型钢)。简单断面型钢指方钢、圆钢、扁钢、角钢、六角钢等;复杂断面型钢指工字钢、槽钢、钢轨、窗框钢、弯曲型钢等。型钢一般用于机械加工、结构连接等,常见的型钢固定,结构复杂,固定不牢靠,不能够满足型钢在现代建筑
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型钢支撑装置,该型钢支撑装置的底部的支撑架下方还设有支撑杆,支撑架和支撑杆的联合作用提高了型钢支撑的牢靠度,除此之外,在型钢的上方,对应每个支撑架,还设有拉杆,拉杆的存在使得,型钢的固定更加牢固。总之,该型钢支撑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快捷,固定牢靠,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型钢支撑装置,包括墙体、型钢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固定在墙体上,所述支撑架的下方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体上,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型钢固定在墙体和支撑架,所述型钢的上方对应支撑架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在墙体上,所述拉杆的另一端固定在型钢上。优选的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为2-3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型钢支撑装置,该型钢支撑装置的底部的支撑架下方还设有支撑杆,支撑架和支撑杆的联合作用提高了型钢支撑的牢靠度,除此之外,在型钢的上方,对应每个支撑架,还设有拉杆,拉杆的存在使得,型钢的固定更加牢固。总之,该型钢支撑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快捷,固定牢靠,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型钢支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一种型钢支撑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一种型钢支撑装置的主视图;其中:1、墙体;2、型钢;3、支撑架;4、支撑杆;5、拉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一种型钢支撑装置,包括墙体1、型钢2和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一端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支撑架3的下方设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支撑杆4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3上,所述型钢2固定在墙体1和支撑架3,所述型钢2的上方对应支撑架3设有拉杆5,所述拉杆5的一端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拉杆5的另一端固定在型钢2上,相邻两个支撑架之间的距离为2米。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型钢支撑装置,该型钢支撑装置的底部的支撑架下方还设有支撑杆,支撑架和支撑杆的联合作用提高了型钢支撑的牢靠度,除此之外,在型钢的上方,对应每个支撑架,还设有拉杆,拉杆的存在使得,型钢的固定更加牢固。总之,该型钢支撑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快捷,固定牢靠,适合推广使用。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钢支撑装置,包括墙体(1)、型钢(2)和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一端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支撑架(3)的下方设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支撑杆(4)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3)上,所述型钢(2)固定在墙体(1)和支撑架(3),所述型钢(2)的上方对应支撑架(3)设有拉杆(5),所述拉杆(5)的一端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拉杆(5)的另一端固定在型钢(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支撑装置,包括墙体(1)、型钢(2)和支撑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一端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支撑架(3)的下方设有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固定在墙体(1)上,所述支撑杆(4)的另一端固定在支撑架(3)上,所述型钢(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公强付建国刘春佳王宁宁经德六张奇刘德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