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889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包括砖拱楼板、钢拉杆、新做圈梁以及碳纤维布、垂直于碳纤维布的U型碳纤维箍、在U型碳纤维箍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所述碳纤维布粘贴在拱之间的混凝土梁上,沿混凝土梁通长粘贴,所述的碳纤维布与混凝土梁底部同宽,粘贴层数按计算确定为两层。在碳纤维布上粘贴有与其垂直的若干个U型碳纤维箍,在U型碳纤维箍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所述钢拉杆设置在每道横墙的两侧处,两头用螺栓紧固,使砖拱形成拉杆拱,以阻止拱脚的水平外移,同时兼做圈梁,进一步地在钢拉杆垂直端外纵墙的外侧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钢拉杆锚固在圈梁内。钢拉杆及外露铁件应涂刷防锈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特别是一种采用增设钢拉杆及碳纤维布的结构加固,属于抗震加固

技术介绍
砖拱楼板是用拱壳砖或普通粘土砖砌成的,相比钢筋混凝土楼板来说,它的优点是节约钢筋和水泥,缺点是自重大。砖拱楼板其抗震性能较差,常用于非地震区缺少钢材、水泥的地方。砖拱楼板,顾名思义,其是以1/2砖拱来作为承重楼板。具体做法是:在房间内搭设混凝土梁,砖拱则支承在内外纵墙和混凝土梁上,然后在其上铺设一层石灰炉渣,最后做水泥楼面。其受力情况为:在竖向荷载的作用下,拱脚将产生相应的水平推力,边拱的水平推力最终由内外纵墙承担,而中间拱的水平推力则能够互相抵消。正常使用情况下,该结构受力处于平衡状态。但是,由于受以前各种条件的限制,房屋结构的设计安全系数较低,墙体所用砂浆材料的标号较低,粘接力较差,同时由于可能存在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外墙的砖块拱脚产生的水平推力退出,拱脚外移,拱顶相应下沉。随着拱顶的下沉,砖拱向外的推力继续增大,外墙体的约束也将继续降低。拱脚位移偏大时,砖拱有可能失去约束而导致塌陷。所以,对于使用砖拱楼板的结构,必须采取措施阻止拱脚的位移,以保证结构的稳定。因此应该研究相应的加固方法对砖拱楼板进行加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其具体方法为采用增设钢拉杆及碳纤维布的加固方式来加固砖拱楼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包括砖拱楼板、钢拉杆、新做圈梁以及碳纤维布、垂直于碳纤维布的U型碳纤维箍、在U型碳纤维箍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所述碳纤维布粘贴在拱之间的混凝土梁上,沿混凝土梁通长粘贴,所述的碳纤维布与混凝土梁底部同宽,粘贴层数按计算确定为两层。在碳纤维布上粘贴有与其垂直的若干个U型碳纤维箍,在U型碳纤维箍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所述钢拉杆设置在每道横墙的两侧处,两头用螺栓紧固,使砖拱形成拉杆拱,以阻止拱脚的水平外移,同时兼做圈梁,进一步地,在钢拉杆垂直端外纵墙的外侧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钢拉杆锚固在圈梁内。钢拉杆及外露铁件应涂刷防锈漆。所述的U型碳纤维箍宽100mm,每个U型碳纤维箍之间的间距为加密区为200mm,非加密区为400mm。所述的碳纤维布压条宽度为100mm。粘贴使用的是改性环氧树脂。所述钢拉杆直径为不小于20mm钢筋。所述圈梁为200mmx300mm混凝土梁,内配6根直径12mm的钢筋。上述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为:设计选用碳纤维布,去除原混凝土梁面层,粘贴碳纤维布及U型碳纤维箍、在U型碳纤维箍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在每道横墙的两侧处穿设钢拉杆,两头用螺栓紧固;在钢拉杆垂直端外纵墙的外侧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钢拉杆锚固在圈梁内。其具体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清除拱之间混凝土梁面层,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直至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将混凝土表层清洗干净并保持干燥;步骤二:对混凝土结构面层进行找平,表面凹陷部位用聚合物砂浆填补平整;步骤三:待找平层干燥后涂刷改性环氧树脂,树脂涂刷需做到在粘贴部位准确涂刷,做到厚薄一致,不流不坠;步骤四:粘贴碳纤维,粘贴时需做到碳纤维不皱不折,粘贴平滑顺畅,不得有气泡发生;步骤五:选择钻孔设备,在原结构两侧纵墙与拱脚结合处位置钻孔,在钻孔位置处的圈梁中安设钻孔钢垫板,将钢拉杆穿过上述孔洞后,将两端螺栓拧紧;步骤六:在两侧外纵墙处支设模板并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圈梁,将钢拉杆端头埋设在新做圈梁内;步骤七:上述施工完毕后对相应的施工内容进行验收。其中,所述步骤四中的粘贴碳纤维材料的加固限定环境温度应≤60℃,相对湿度≤70%,对于高温、高湿及存在有害介质环境,应采用特种胶,且有专门防护措施。同时,钻孔位置及钢拉杆直径大小,需由设计进行确定。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加固方法,通过在横墙两侧设置钢拉杆,阻止拱脚水平外移并使砖拱能兼做圈梁,在拱之间的混凝土梁粘贴碳纤维布,利用了碳纤维布轻质、高强,施工简便的优点,提高了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防止拱脚出现倒塌,施工操作简单,施工周期短,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附图说明图1砖拱楼板加固结构示意图;图2A处大样图;图3钢垫板意图。图中,1:钢拉杆;2:圈梁;3:碳纤维布;4:U型碳纤维箍;5:碳纤维布压条;6:双螺母;7:钢垫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一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砖拱楼板、钢拉杆1、新做圈梁2以及碳纤维布3、垂直于碳纤维布的U型碳纤维箍4、在U型碳纤维箍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5。所述碳纤维布3粘贴在拱之间的混凝土梁上,沿混凝土梁通长粘贴,所述的碳纤维布3与混凝土梁底部同宽,粘贴层数为按计算确定。在碳纤维布3上粘贴有与其垂直的若干个U型碳纤维箍4,在U型碳纤维箍4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5。所述钢拉杆1设置在每道横墙的两侧处,两头用螺栓6紧固,使砖拱形成拉杆拱,以阻止拱脚的水平外移,同时兼做圈梁,进一步地在钢拉杆垂直端外纵墙的外侧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2,钢拉杆1锚固在圈梁2内。钢拉杆1及外露铁件应涂刷防锈漆。所述的U型碳纤维箍4宽100mm,每个U型碳纤维箍4之间的间距为加密区为200mm,非加密区为400mm。所述的碳纤维布压条5宽度为100mm。粘贴使用的是改性环氧树脂。所述钢拉杆1直径为不小于20mm钢筋。所述圈梁2为200mmx300mm混凝土梁,内配6根直径12mm的钢筋。上述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的加固方法为:设计选用碳纤维布3,去除原混凝土梁面层,粘贴碳纤维布3及U型碳纤维箍4、在U型碳纤维箍4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5;在每道横墙的两侧处穿设钢拉杆1,两头用螺栓6紧固;在钢拉杆垂直端外纵墙的外侧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2,钢拉杆1锚固在圈梁2内。其具体加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清除拱之间混凝土梁面层,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直至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将混凝土表层清洗干净并保持干燥;步骤二:对混凝土结构面层进行找平,表面凹陷部位用聚合物砂浆填补平整;步骤三:待找平层干燥后涂刷粘贴树脂,树脂涂刷需做到在粘贴部位准确涂刷,做到厚薄一致,不流不坠;步骤四:粘贴碳纤维3,粘贴时需做到碳纤维不皱不折,粘贴平滑顺畅,不得有气泡发生;步骤五:选择钻孔设备,在原结构两侧纵墙与拱脚结合处位置钻孔,在钻孔位置处安设钻孔钢垫板7,将钢拉杆1穿过上述孔洞后,将两端螺栓6拧紧;步骤六:在两侧外纵墙处支设模板并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圈梁2,将钢拉杆1端头埋设在新做圈梁2内;步骤七:上述施工完毕后对相应的施工内容进行验收。其中,所述步骤四中的粘贴碳纤维材料3的加固限定环境温度应≤60℃,相对湿度≤70%,对于高温、高湿及存在有害介质环境,应采用特种胶,且有专门防护措施。同时,钻孔位置及钢拉杆1直径大小,需由设计进行确定。以上是本技术的一典型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实施不限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包括钢拉杆(1)、新做圈梁(2)以及碳纤维布(3)、垂直于碳纤维布(3)的U型碳纤维箍(4)、在U型碳纤维箍(4)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5);所述碳纤维布(3)粘贴在拱之间的混凝土梁上,沿混凝土梁通长粘贴;所述的碳纤维布(3)与混凝土梁底部同宽,在碳纤维布(3)上粘贴有与其垂直的若干个U型碳纤维箍(4),在U型碳纤维箍(4)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5);所述钢拉杆(1)设置在每道横墙的两侧处,两头用双螺母(6)紧固,使砖拱形成拉杆拱,以阻止拱脚的水平外移,同时兼做圈梁(2),进一步在钢拉杆(1)垂直端外纵墙的外侧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2),钢拉杆(1)锚固在圈梁(2)内,钢拉杆(1)及外露铁件应涂刷防锈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砖拱楼板加固结构,包括钢拉杆(1)、新做圈梁(2)以及碳纤维布(3)、垂直于碳纤维布(3)的U型碳纤维箍(4)、在U型碳纤维箍(4)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5);所述碳纤维布(3)粘贴在拱之间的混凝土梁上,沿混凝土梁通长粘贴;所述的碳纤维布(3)与混凝土梁底部同宽,在碳纤维布(3)上粘贴有与其垂直的若干个U型碳纤维箍(4),在U型碳纤维箍(4)两侧分别粘贴有碳纤维布压条(5);所述钢拉杆(1)设置在每道横墙的两侧处,两头用双螺母(6)紧固,使砖拱形成拉杆拱,以阻止拱脚的水平外移,同时兼做圈梁(2),进一步在钢拉杆(1)垂直端外纵墙的外侧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2),钢拉杆(1)锚固在圈梁(2)内,钢拉杆(1)及外露铁件应涂刷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树森冯琛韩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筑福建筑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