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虹吸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84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虹吸坐便器,所述坐便器本体内设有进污口,在所述进污口上端的所述坐便器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接的第一布水孔、第二布水孔以及第三布水孔,所述第一/二布水孔设在所述第三布水孔的两侧,所述第三布水孔的出水口与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壁法向,所述第一/二布水孔的出水口与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壁呈锐角,且所述第一布水孔与所述第二布水孔的出水口反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进污口上端的坐便器本体的内壁上设置不同的布水孔,且对布水孔的出水口与坐便器本体内壁的角度的设置,让坐便器本体内水流形成漩涡,这样通过漩涡加水流自身的重力作用,可加速对污水或污物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虹吸坐便器
本技术涉及坐便器
,具体涉及一种虹吸坐便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马桶的虹吸效果,在马桶底座内设置一条喷射管道,该喷射管道的一端与马桶水箱连接,另一端与喷射孔连接,该喷射空开设马桶便池内,并朝向虹吸管道的位置,当水箱排水时,水流进入喷射管道,并在喷射口喷出,通过水流的压力以及惯性,带动便池内的污水一同流入虹吸管道内,从而形成虹吸现象,完成马桶冲洗过程,但该种马桶的冲洗效果由于主要靠喷射口的喷射,因此马桶的冲洗效果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虹吸坐便器,包括水箱组件以及坐便器本体,所述水箱组件固定与所述坐便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坐便器本体内设有进污口,在所述进污口上端的所述坐便器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接的第一布水孔、第二布水孔以及第三布水孔,所述第一/二布水孔设在所述第三布水孔的两侧,所述第三布水孔的出水口与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壁法向,所述第一/二布水孔的出水口与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壁呈锐角,且所述第一布水孔与所述第二布水孔的出水口反向。通过在进污口上端的坐便器本体的内壁上设置不同的布水孔,且对布水孔的出水口与坐便器本体内壁的角度的设置,让坐便器本体内水流形成漩涡,这样通过漩涡加水流自身的重力作用,可加速对污水或污物的排放,提升坐便器的冲力,达到清洁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布水孔、第二布水孔以及第三布水孔的高度一致,且在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壁上呈环形设置。不同的布水孔在同一高度,这样落入坐便器本体内壁底部的水流同时达到,且由于第一、第二布水孔的出水口与坐便器本体内壁呈锐角设置,且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反向,这样即可让盛积在坐便器本体内壁底部的水在布水孔同时出水的情况下形成水流漩涡,在漩涡与水流自身重力下带着污水或污物向进污口排放,达到排污的目的。作为优选,在远离所述第三布水孔的所述第一布水孔与所述第二布水孔之间还设有第四布水孔。为了快速排污,在第一布水孔、第二布水孔之间还设有第四布水孔,这样在短时间内在坐便器本体的底部盛积大量的水,快速冲洗坐便器内的污水或污物。作为优选,所述锐角的范围为20°至70°。为了便于让漩涡更加顺畅,锐角的范围为20°至70°。作为优选,所述锐角为45°。为了使坐便器本体内壁的底部产生较大的漩涡,所闻锐角设为45°。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布水孔的出水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布水孔的出水口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进污口上端的坐便器本体的内壁上设置不同的布水孔,且对布水孔的出水口与坐便器本体内壁的角度的设置,让坐便器本体内水流形成漩涡,这样通过漩涡加水流自身的重力作用,可加速对污水或污物的排放,提升坐便器的冲力,达到清洁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坐便器本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一种虹吸坐便器,包括水箱组件1以及坐便器本体2,所述水箱组件1固定与所述坐便器本体2固定连接,所述坐便器本体2内设有进污口3,在所述进污口3上端的所述坐便器本体2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水箱组件1相连接的第一布水孔21、第二布水孔22以及第三布水孔23,所述第一/二布水孔(21、22)设在所述第三布水孔23的两侧,所述第三布水孔23的出水口与所述坐便器本体2内壁法向,所述第一/二布水孔(21、22)的出水口与所述坐便器本体2内壁呈锐角,且所述第一布水孔21与所述第二布水孔22的出水口反向。通过在进污口3上端的坐便器本体2的内壁上设置不同的布水孔,且对布水孔的出水口与坐便器本体内壁的角度的设置,让坐便器本体内水流形成漩涡,这样通过漩涡加水流自身的重力作用,可加速对污水或污物的排放,提升坐便器的冲力,达到清洁效果。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布水孔21、第二布水孔22以及第三布水孔23的高度一致,且在所述坐便器本体2内壁上呈环形设置。不同的布水孔在同一高度,这样落入坐便器本体内壁底部的水流同时达到,且由于第一、第二布水孔的出水口与坐便器本体内壁呈锐角设置,且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反向,这样即可让盛积在坐便器本体内壁底部的水在布水孔同时出水的情况下形成水流漩涡,在漩涡与水流自身重力下带着污水或污物向进污口排放,达到排污的目的。作为优选,在远离所述第三布水孔23的所述第一布水孔21与所述第二布水孔22之间还设有第四布水孔24。为了快速排污,在第一布水孔、第二布水孔之间还设有第四布水孔,这样在短时间内在坐便器本体的底部盛积大量的水,快速冲洗坐便器内的污水或污物。作为优选,所述锐角的范围为20°至70°。为了便于让漩涡更加顺畅,锐角的范围为20°至70°。作为优选,所述锐角为45°。为了使坐便器本体内壁的底部产生较大的漩涡,所闻锐角设为45°。作为优选,所述第四布水孔24的出水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布水孔23的出水口的直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进污口上端的坐便器本体的内壁上设置不同的布水孔,且对布水孔的出水口与坐便器本体内壁的角度的设置,让坐便器本体内水流形成漩涡,这样通过漩涡加水流自身的重力作用,可加速对污水或污物的排放,提升坐便器的冲力,达到清洁效果。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虹吸坐便器,包括水箱组件以及坐便器本体,所述水箱组件固定与所述坐便器本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本体内设有进污口,在所述进污口上端的所述坐便器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接的第一布水孔、第二布水孔以及第三布水孔,所述第一/二布水孔设在所述第三布水孔的两侧,所述第三布水孔的出水口与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壁法向,所述第一/二布水孔的出水口与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壁呈锐角,且所述第一布水孔与所述第二布水孔的出水口反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虹吸坐便器,包括水箱组件以及坐便器本体,所述水箱组件固定与所述坐便器本体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本体内设有进污口,在所述进污口上端的所述坐便器本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水箱组件相连接的第一布水孔、第二布水孔以及第三布水孔,所述第一/二布水孔设在所述第三布水孔的两侧,所述第三布水孔的出水口与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壁法向,所述第一/二布水孔的出水口与所述坐便器本体内壁呈锐角,且所述第一布水孔与所述第二布水孔的出水口反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虹吸坐便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章衔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