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82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设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梁支撑结构,设于地下室外墙外部的围护壁结构,设于梁支撑结构下的柱支撑结构,梁支撑结构内设有内支撑结构,内支撑结构固定搭建在围护壁结构上,内支撑结构与梁支撑结构共同形成建筑楼板的支撑结构,柱支撑结构内设有支护柱结构,支护柱结构设于内支撑结构下方,柱支撑结构与支护柱结构共同形成内支撑结构与梁支撑结构的支撑结构。通过改变现有的施工步骤与方法,利用原本要拆除的内支撑结构以及支护柱结构作为该项目的地下室建筑结构来使用,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约了施工材料,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深基坑地下室工程越来越多,地下室基坑护壁采用支护桩加内支撑技术也多了。但传统做法是:地下室工程修建至每一层的内支撑标高时,就拆除该层内的内支撑,这样做不但对环境产生污染,也是对资源的浪费。将其内支撑结构直接作为该项目地下建筑物利用起来,那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情。传统内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以-3层地下室为例)如图3、图4所示:(1)、施工围护壁结构1;(2)、开挖地下室-1层的土石方,完成后施工-1层的护壁喷射混凝土层2,同时施工-1层内支撑结构6;(3)、开挖地下室-2层的土石方,完成后施工-2层的护壁喷射混凝土层2,同时施工-2层内支撑结构6;(4)、开挖地下室-3层的土石方,完成后施工-3层的护壁喷射混凝土层2,平整地基的同时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垫层10并原浆找平;(5)、施工地下室四周临时的砖体防水保护墙15和该墙体的1:2水泥砂浆找平层16;(6)、施工地下室底板防水层12及四周墙体的防水层6,施工1:2水泥砂浆防水保护层13;(7)、铺设地下室底板钢筋,浇筑地下室底板钢筋混凝土;(8)、铺设-3层地下室外墙4和-2层与-3层建筑楼板9的钢筋,安装该部分内外及顶板的模板架管和浇筑该部分的钢筋混凝土;(9)、拆除-3层与-2层之间的内支撑(可采用爆破的方法拆除);(10)、铺设地下室-2层外墙和-1层与-2层建筑楼板9的钢筋,安装该部分内外及顶板的模板架管和浇筑该部分的钢筋混凝土;(11)、拆除-2层与-1层之间的内支撑(可采用爆破的方法拆除);(12)、拆除-1层至-3层地下室外墙4的模板和架管,切割地下室外墙4的防水拉杆;(13)、修补地下室外墙4墙面的缺陷,施工地下室外墙-1层至-3层的基层1:2水泥砂浆找平层16,施工地下室外墙-1层至-3层的防水层6以及保护层,施工-1层至-3层的砖体防水保护墙;(14)、拆除地下室外墙-1层至-3层的脚手架,回填施工通道的回填土石方14。由此可知,在地下室传统施工过程中,内支撑结构是要被拆除不用的,这样做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资源浪费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通过将内支撑结构以及支护柱结构直接作为该项目地下室建筑结构利用起来,不会浪费材料资源,也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在直接运用中节约了大量的施工材料,节约了人力、物力。大大的提高了施工周期,降低了建筑成本。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设于地下室外墙之间的梁支撑结构,设于地下室外墙外部的围护壁结构,设于梁支撑结构下的柱支撑结构,梁支撑结构内设有内支撑结构,内支撑结构固定搭建在围护壁结构上,内支撑结构与梁支撑结构共同形成建筑楼板的支撑结构,柱支撑结构内设有支护柱结构,支护柱结构设于内支撑结构下方,柱支撑结构与支护柱结构共同形成内支撑结构与梁支撑结构的支撑结构。由此,上述方案利用原本需要拆除的内支撑结构与支护柱结构作为地下室建筑结构本身使用起来,减少了工程中的资料浪费,降低了建筑成本。为了进一步方便施工节省模板,所述内支撑结构设在所述梁支撑结构的下方。进一步,当地下室建筑结构不存在所述梁支撑结构时,所述内支撑结构直接作为建筑楼板的支撑结构。进一步,当地下室建筑结构不存在所述柱支撑结构时,所述支护柱结构作为所述内支撑结构与所述梁支撑结构的支撑结构。本技术还包括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施工围护壁结构;步骤2、开挖地下室首层的土石方,完成后,施工首层围护壁结构基面上的喷射混凝土层,并在喷射混凝土层上施工防水层,再按照项目地下室工程结构设计要求施工首层内支撑结构;步骤3、开挖地下室中间层的土石方,完成后,施工中间层围护壁结构基面上的喷射混凝土层,并在喷射混凝土层上施工防水层,再按照项目地下室工程结构设计要求施工中间层内支撑结构与支护柱结构;步骤4、开挖地下室底层的土石方,完成后,施工底层围护壁结构基面上的喷射混凝土层,并平整地基的同时用浇筑细石混凝土垫层,施工底层外立面四周的防水层以及底板防水层,施工底板防水层上的1:2水泥砂浆保护层,施工地下室底板,施工支护柱结构;步骤5、施工地下室外墙、楼板、梁支撑结构、柱支撑结构;步骤6、拆除地下室模板与架管,地下室工程土建部分基本完成。进一步,当地下室为两层时,则不用施工所述步骤3的施工工艺。为了进一步使建筑结构完整性以及节省施工梁支撑结构所需的模板以及材料,当地下室建筑结构不存在所述梁支撑结构时,则不用施工所述步骤5中的梁支撑结构。为了进一步使建筑结构完整性以及节省施工柱支撑结构所需的模板以及材料,当地下室建筑结构不存在所述柱支撑结构时,则不用施工所述步骤5中的柱支撑结构。为了进一步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以及强度更大,适应性更好,当所述内支撑结构与所述支护柱结构部分作为建筑结构使用时,则要拆除工程设计中不需要的内支撑结构与支护柱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节约了施工梁支撑结构用的材料以及模板;节约了施工柱支撑结构用的材料以及模板;节约了拆除内支撑系统时的资源;将内支撑系统利用起来,保护了环境少受污染,并且与柱支撑结构和梁支撑结构组合使用刚度更强,受力更大。在其施工过程中,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缩短了项目工期,降低了项目的成本。当地下室结构不存在梁支撑结构或柱支撑结构时,则在工程设计中只需考虑内支撑结构的受力强度。并且在施工中不需再去施工梁支撑结构或柱支撑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传统施工做法下地下室工程已拆除内支撑系统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传统施工做法下地下室工程已拆除内支撑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围护壁结构,2为喷射混凝土层,3为防水层,4为地下室外墙,5为梁支撑结构,6为内支撑结构,7为支护柱结构,8为柱支撑结构,9为建筑楼板,10为细石混凝土垫层,11为地下室底板,12为底板防水层,13为1:2水泥砂浆保护层,14为回填土石方,15为砖体防水保护墙,16为1:2水泥砂浆找平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2所示,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4,设于地下室外墙4之间的梁支撑结构5,设于地下室外墙4外部的围护壁结构1,设于梁支撑结构5下的柱支撑结构8,梁支撑结构5内设有内支撑结构6,内支撑结构6固定搭建在围护壁结构1上,内支撑结构6与梁支撑6结构共同形成建筑楼板9的支撑结构,柱支撑结构8内设有支护柱结构7,支护柱结构7设于内支撑结构6下方,柱支撑结构8与支护柱结构7共同形成内支撑结构6与梁支撑结构5的支撑结构。由此,上述方案利用原本需要拆除的内支撑结构6与支护柱结构7作为地下室建筑结构本身使用起来,减少了工程中的资料浪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4),设于地下室外墙(4)之间的梁支撑结构(5),设于地下室外墙(4)外部的围护壁结构(1),设于梁支撑结构(5)下的柱支撑结构(8),其特征在于,梁支撑结构(5)内设有内支撑结构(6),内支撑结构(6)固定搭建在围护壁结构(1)上,内支撑结构(6)与梁支撑结构(5)共同形成建筑楼板(9)的支撑结构,柱支撑结构(8)内设有支护柱结构(7),支护柱结构(7)设于内支撑结构(6)下方,柱支撑结构(8)与支护柱结构(7)共同形成内支撑结构(6)与梁支撑结构(5)的支撑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建筑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4),设于地下室外墙(4)之间的梁支撑结构(5),设于地下室外墙(4)外部的围护壁结构(1),设于梁支撑结构(5)下的柱支撑结构(8),其特征在于,梁支撑结构(5)内设有内支撑结构(6),内支撑结构(6)固定搭建在围护壁结构(1)上,内支撑结构(6)与梁支撑结构(5)共同形成建筑楼板(9)的支撑结构,柱支撑结构(8)内设有支护柱结构(7),支护柱结构(7)设于内支撑结构(6)下方,柱支撑结构(8)与支护柱结构(7)共同形成内支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成元詹晓凤詹丹丹陈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艺置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