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656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包括:对重框架,对重框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对重上侧板和对重下侧板,对重上侧板和对重下侧板两端均对称设置有导靴,对重下侧板上设置有对重撞板,对重框架中央通过螺栓固定有对重框切口压板,对重上侧板外侧设置有对重返绳轮护罩,对重上侧板和对重下侧板上均设置有滚轮导靴机构,滚轮导靴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对重上侧板、对重下侧板两端的导靴,导靴上设置有滚轮,对重上侧板中央设置有对重返绳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存在着重量过大、无法进行便捷的调整等问题,具有降低对重框架重量、快速调整对重框架结构和节约能源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对重是曳引电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平衡轿厢的重量和部分电梯的负载重量,减少电机功率的损耗。家用电梯是指安装在私人住宅中,仅供单一家庭成员使用的电梯,它也可以安装在非单一家庭使用的建筑物内,作为单一家庭进入其住所的工具。家用电梯由于使用范围较宽泛,其需要承载的重量也不确定,因此,能够便捷的调节电梯对重框架结构对于家用电梯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电梯对重框架主要是为乘用电梯设计,对重框架结构主要包括两根立柱及连接立柱的上、下连接板,下连接板上焊接缓冲座。该种连接方式使得电梯对重框架笨重,且无法进行调整,使得拆装较为不便,较大和较小的电梯对重均会造成电能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解决了现有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存在着重量过大、无法进行便捷的调整等问题,具有降低对重框架重量、快速调整对重框架结构和节约能源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包括:对重框架,所述的对重框架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对重上侧板和对重下侧板,所述的对重上侧板和对重下侧板两端均对称设置有导靴,所述的对重下侧板上设置有对重撞板,所述的对重框架中央通过螺栓固定有对重框切口压板,所述的对重上侧板外侧设置有对重返绳轮护罩,所述的对重上侧板和对重下侧板上均设置有滚轮导靴机构,所述的滚轮导靴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对重上侧板、对重下侧板两端的导靴,所述的导靴上设置有滚轮,对重上侧板中央设置有对重返绳轮,所述的对重上侧板两端还设置有挡绳杆;通过拧开对重框切口压板与对重框架间的螺栓可方便快速的向对重框架中加入或者减少对重块,对重框架上的滚轮导靴机构使得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安全,增加了乘客的舒适度。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对重上侧板和对重下侧板上还设置有对重轮轴挡板。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对重返绳轮通过对重轮轴固定在对重上侧板上,所述的对重轮轴与对重返绳轮间通过深沟球轴承配合连接,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外侧设置有孔用挡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与现有技术,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存在着重量过大、无法进行便捷的调整等问题,具有降低对重框架重量、快速调整对重框架结构和节约能源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一种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及对重返绳轮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对重返绳轮的剖视图。图中所示文字标注表示为:1、对重返绳轮;2、对重框架;3、对重上侧板;4、对重下侧板;5、对重撞板;6、导靴垫板;7、导靴;8、对重框切口压板;9、对重返绳轮护罩;10、挡绳杆;11、对重轮轴挡板;12、滚轮;22、对重轮轴;23、深沟球轴承;24、孔用挡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包括:对重框架2,所述的对重框架2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对重上侧板3和对重下侧板4,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和对重下侧板4两端均对称设置有导靴7,所述的对重下侧板4上设置有对重撞板5,所述的对重框架2中央通过螺栓固定有对重框切口压板8,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外侧设置有对重返绳轮护罩9,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和对重下侧板4上均设置有滚轮导靴机构,所述的滚轮导靴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对重上侧板3、对重下侧板4两端的导靴7,所述的导靴7上设置有滚轮12,对重上侧板3中央设置有对重返绳轮1,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两端还设置有挡绳杆10;通过拧开对重框切口压板8与对重框架2间的螺栓可方便快速的向对重框架中加入或者减少对重块,对重框架上的滚轮导靴机构使得电梯轿厢运行过程中更加平稳安全,增加了乘客的舒适度。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和对重下侧板4上还设置有对重轮轴挡板11。作为本设计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对重返绳轮1通过对重轮轴22固定在对重上侧板3上,所述的对重轮轴22与对重返绳轮1间通过深沟球轴承23配合连接,所述的深沟球轴承23外侧设置有孔用挡圈24,对重轮轴22与对重返绳轮1间通过深沟球轴承23配合,使得对重返绳轮1的运行更加稳定可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框架(2),所述的对重框架(2)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对重上侧板(3)和对重下侧板(4),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和对重下侧板(4)两端均对称设置有导靴(7),所述的对重下侧板(4)上设置有对重撞板(5),所述的对重框架(2)中央通过螺栓固定有对重框切口压板(8),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外侧设置有对重返绳轮护罩(9),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和对重下侧板(4)上均设置有滚轮导靴机构,所述的滚轮导靴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对重上侧板(3)、对重下侧板(4)两端的导靴(7),所述的导靴(7)上设置有滚轮(12),对重上侧板(3)中央设置有对重返绳轮(1),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两端还设置有挡绳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电梯的对重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重框架(2),所述的对重框架(2)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对重上侧板(3)和对重下侧板(4),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和对重下侧板(4)两端均对称设置有导靴(7),所述的对重下侧板(4)上设置有对重撞板(5),所述的对重框架(2)中央通过螺栓固定有对重框切口压板(8),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外侧设置有对重返绳轮护罩(9),所述的对重上侧板(3)和对重下侧板(4)上均设置有滚轮导靴机构,所述的滚轮导靴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对重上侧板(3)、对重下侧板(4)两端的导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雷黄兆荣何贝贝路其朋张添笑郑金军李浩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慕尼黑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