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巧巧专利>正文

一种雕刻机上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9470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雕刻机上料输送装置,包括万向轮、底板、电机、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提拉结构、第一固定套、传动轴、限位杆、第二固定套、第一轴承、扭力弹簧、挂钩、输送结构、第一支撑杆、第三支撑架、第二支撑杆、第二轴承、驱动杆、曲柄连杆、传动结构、主传动带轮、皮带、次传动带轮和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二固定套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便于在输送过程中始终保持物料水平,提高了物料输送质量,同时第二固定套与挂钩转动连接,便于在输送后调节物料的角度,便于选取物料的合适的雕刻面,第二支撑杆配合曲柄连杆的使用具有省力的作用,降低了对电机动力的要求,装置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Feeding device for engrav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eed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a carv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universal wheel, a bottom plate, a motor, a first support frame, a second support frame, a lifting structure, a first fixing sleeve, a transmission shaft, a limit rod, a second fixing sleeve, a first bearing, a torsion spring, a hook, a conveying structure, a first support rod, a third support frame, and a second support rod. Support rod, second bearing, drive rod, crank connecting rod, transmission structure, main drive pulley, belt, secondary drive pulley and base. The invention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that the second fixing sleeve of the invention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upporting rod, so as to maintain the material level throughout the conveying process, improve the conveying quality of the material,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second fixing sleeve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hook, so as to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material after conveying, and facilitate the selection of the suitable carving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The second supporting rod cooperates with the use of the crank connecting rod to save labor, reduce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motor power, and the device is flexible and convenient to operate, and has high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雕刻机上料输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雕刻机领域,具体为一种雕刻机上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雕刻机广泛运用于木材加工和石材加工中,提高了工件的制造质量及其效率,雕刻不同材料的,在雕刻过程中上料输送装置提高了操作效率,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压力,同时有效的保护了成型的雕刻产品,提高了搬运质量。然而传统的雕刻机上料输送装置在上下料过程中往往需要二次夹取,且操作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雕刻机上料输送装置,操作方便,工件输送质量好,工作效率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雕刻机上料输送装置,包括底板及其固定于所述底板底端的万向轮与底座,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与第一支撑架设于所述底板的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电机,且所述电机的一端设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主传动带轮、皮带和次传动带轮,所述电机与所述主传动带轮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带轮上缠绕有所述皮带,所述皮带缠绕于所述次传动带轮;所述次传动带轮连接于输送结构,所述输送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三支撑架、第二支撑杆、第二轴承、驱动杆和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杆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延伸至所述次传动带轮,所述曲柄连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曲柄连杆与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轴承嵌入所述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杆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一端的所述第三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内部的所述第二轴承,所述第三支撑架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提拉结构,所述提拉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套、传动轴、限位杆、第二固定套、第一轴承、扭力弹簧和挂钩,所述第一轴承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轴承嵌入所述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二固定套与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套与所述挂钩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套固定于所述挂钩,所述第一固定套与所述限位杆通过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传动轴,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杆。优选的,为了便于移动装置,提高设备灵活性,所述万向轮设于所述底板的底端四角处,且所述万向轮为带有制动片的万向轮。优选的,为了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底座与所述万向轮一一对应设于所述底板的底端,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底板螺纹连接。优选的,为了使操作更加灵活,所述第一支撑杆配合所述第三支撑架及其连接于所述第三支撑架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使用,便于通过所述驱动杆实现所述第三支撑架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杆配合所述曲柄连杆的使用具有省力的作用,降低了对所述电机动力的要求,所述驱动杆设于所述曲柄连杆的中线处,所述驱动杆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中线处,且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平行设置。优选的,为了提高使用稳定性,降低对所述电机的动力要求,所述主传动带轮与所述次传动带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同一侧壁,且所述次传动带轮的直径大于所述主传动带轮的直径。优选的,为了使结构更加合理,所述第一支撑架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背离所述底板的一端的端部均为弧形结构,且所述第三支撑架的两端的端部均为弧形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固定套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便于在输送过程中始终保持物料水平,提高了物料输送质量,同时第二固定套与挂钩转动连接,便于在输送后调节物料的角度,便于选取物料的合适的雕刻面,同时限位杆通过传动轴及其扭力弹簧与挂钩抵触,提高了输送物料时的稳定性,第一支撑杆配合第三支撑架及其连接于第三支撑架的第二支撑杆的使用,便于通过驱动杆实现第三支撑架带动第一支撑杆转动,第二支撑杆配合曲柄连杆的使用具有省力的作用,降低了对电机动力的要求,万向轮便于移动装置,通过底座固定于地面,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装置操作灵活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提拉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万向轮,2、底板,3、电机,4、第一支撑架,5、第二支撑架,6、提拉结构,61、第一固定套,62、传动轴,63、限位杆,64、第二固定套,65、第一轴承,66、扭力弹簧,67、挂钩,7、输送结构,71、第一支撑杆,72、第三支撑架,73、第二支撑杆,74、第二轴承,75、驱动杆,76、曲柄连杆,8、传动结构,81、主传动带轮,82、皮带,83、次传动带轮,9、底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雕刻机上料输送装置,包括底板2及其固定于所述底板2底端的万向轮1与底座9,所述底板2上设有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二支撑架5与第一支撑架4设于所述底板2的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架4上设有电机3,且所述电机3的一端设有传动结构8,所述传动结构8包括主传动带轮81、皮带82和次传动带轮83,所述电机3与所述主传动带轮81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带轮81上缠绕有所述皮带82,所述皮带82缠绕于所述次传动带轮83;所述次传动带轮83连接于输送结构7,所述输送结构7包括第一支撑杆71、第三支撑架72、第二支撑杆73、第二轴承74、驱动杆75和曲柄连杆76,所述曲柄连杆76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撑架4延伸至所述次传动带轮83,所述曲柄连杆76与所述第一支撑架4转动连接,所述曲柄连杆76与所述驱动杆75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75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73,所述第二轴承74嵌入所述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二支撑杆73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5一端的所述第三支撑架7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5内部的所述第二轴承74,所述第三支撑架72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杆73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支撑杆71;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上设有提拉结构6,所述提拉结构6包括第一固定套61、传动轴62、限位杆63、第二固定套64、第一轴承65、扭力弹簧66和挂钩67,所述第一轴承65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1,所述第一轴承65嵌入所述第二固定套64,所述第二固定套64与所述第一支撑杆7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套64与所述挂钩6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套61固定于所述挂钩67,所述第一固定套61与所述限位杆63通过所述传动轴62转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6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传动轴62,所述扭力弹簧66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杆6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万向轮1设于所述底板2的底端四角处,且所述万向轮1为带有制动片的万向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底座9与所述万向轮1一一对应设于所述底板2的底端,且所述底座9与所述底板2螺纹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驱动杆75设于所述曲柄连杆76的中线处,所述驱动杆75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73的中线处,且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73平行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主传动带轮81与所述次传动带轮83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4的同一侧壁,且所述次传动带轮83的直径大于所述主传动带轮81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雕刻机上料输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雕刻机上料输送装置,包括底板(2)及其固定于所述底板(2)底端的万向轮(1)与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有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二支撑架(5)与第一支撑架(4)设于所述底板(2)的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架(4)上设有电机(3),且所述电机(3)的一端设有传动结构(8),所述传动结构(8)包括主传动带轮(81)、皮带(82)和次传动带轮(83),所述电机(3)与所述主传动带轮(81)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带轮(81)上缠绕有所述皮带(82),所述皮带(82)缠绕于所述次传动带轮(83);所述次传动带轮(83)连接于输送结构(7),所述输送结构(7)包括第一支撑杆(71)、第三支撑架(72)、第二支撑杆(73)、第二轴承(74)、驱动杆(75)和曲柄连杆(76),所述曲柄连杆(76)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撑架(4)延伸至所述次传动带轮(83),所述曲柄连杆(76)与所述第一支撑架(4)转动连接,所述曲柄连杆(76)与所述驱动杆(75)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75)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73),所述第二轴承(74)嵌入所述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二支撑杆(73)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5)一端的所述第三支撑架(7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5)内部的所述第二轴承(74),所述第三支撑架(72)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杆(73)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支撑杆(71);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上设有提拉结构(6),所述提拉结构(6)包括第一固定套(61)、传动轴(62)、限位杆(63)、第二固定套(64)、第一轴承(65)、扭力弹簧(66)和挂钩(67),所述第一轴承(65)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1),所述第一轴承(65)嵌入所述第二固定套(64),所述第二固定套(64)与所述第一支撑杆(7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套(64)与所述挂钩(67)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套(61)固定于所述挂钩(67),所述第一固定套(61)与所述限位杆(63)通过所述传动轴(62)转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66)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传动轴(62),所述扭力弹簧(66)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限位杆(6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雕刻机上料输送装置,包括底板(2)及其固定于所述底板(2)底端的万向轮(1)与底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上设有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二支撑架(5)与第一支撑架(4)设于所述底板(2)的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架(4)上设有电机(3),且所述电机(3)的一端设有传动结构(8),所述传动结构(8)包括主传动带轮(81)、皮带(82)和次传动带轮(83),所述电机(3)与所述主传动带轮(81)转动连接,所述主传动带轮(81)上缠绕有所述皮带(82),所述皮带(82)缠绕于所述次传动带轮(83);所述次传动带轮(83)连接于输送结构(7),所述输送结构(7)包括第一支撑杆(71)、第三支撑架(72)、第二支撑杆(73)、第二轴承(74)、驱动杆(75)和曲柄连杆(76),所述曲柄连杆(76)贯穿于所述第一支撑架(4)延伸至所述次传动带轮(83),所述曲柄连杆(76)与所述第一支撑架(4)转动连接,所述曲柄连杆(76)与所述驱动杆(75)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75)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73),所述第二轴承(74)嵌入所述第二支撑架(5),所述第二支撑杆(73)贯穿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5)一端的所述第三支撑架(72)与所述第二支撑架(5)内部的所述第二轴承(74),所述第三支撑架(72)背离所述第二支撑杆(73)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支撑杆(71);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上设有提拉结构(6),所述提拉结构(6)包括第一固定套(61)、传动轴(62)、限位杆(63)、第二固定套(64)、第一轴承(65)、扭力弹簧(66)和挂钩(67),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巧巧王冬冬
申请(专利权)人:夏巧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