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文娟专利>正文

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9161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设置在刀头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上,其包括一基座,基座的顶面滑接有一后靠山,所述后靠山上连接有一第一驱动源,且所述后靠山的抵靠面上延伸有一侧靠山;所述基座上方设有一与所述基座配合夹持刀头的下压件,所述下压件上连接有一第二驱动源,所述下压件前方设有一前靠山,所述前靠山上连接一第三驱动源;所述基座固定在一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连接一驱动其前后移动的第四驱动源。该机械手结构通过后靠山、侧靠山、前靠山实现刀头的精确定位,使基座和下压件能够快速的夹紧刀头,侧靠山由后靠山延伸出,使结构简单化,加快刀头的定位。

Manipulator structure of cutter head arc gri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anipulator structure of the cutter head arc grinder,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output end of the cutter head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comprises a bas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is slipped and connected with a back hill, the back hill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driving source, and the back hill is extended with a side hill above the base. A second driving source is connected on the lower pressing piece which is matched with the base to hold the knife head, and a front hill is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lower pressing piece, and a third driving source is connected on the front hill; the base is fixed on a moving plate, and the mov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fourth driving source which drives the knife head to move forward and backward. The structure of the manipulator realizes the accurate positioning of the cutter head through the back-mount, side-mount and front-mount, so that the base and the lower part can quickly clamp the cutter head, and the side-mount extends from the back-mount, thus simplifying the structure and speeding up the positioning of the cutter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
本技术涉及金刚石刀头加工
,具体地涉及一种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
技术介绍
金刚石刀头是金刚石锯片的工作主体,目前,金刚石锯片的刀头焊接广泛采用高频焊接的方式,采用这种焊接方式会导致刀头与基体的结合力较差,锯片切削工作过程中容易形成刀头的脱落。因此要求焊接前需对热压成形的金刚石刀头的内弧面与锯片基体的结合面进行抛磨,以除去其表面的氧化皮层,增加刀头与基体的结合力。现有的用于磨削金刚石刀头凹圆弧面的设备称为磨弧机。磨弧机包括砂轮进给机构、刀头输送机构及夹持刀头的机械手。目前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复杂,定位精度低,导致金刚石刀头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定位精度高的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设置在刀头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上,其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面滑接有一供刀头的刀面抵靠的后靠山,所述后靠山上连接有一驱动所述后靠山滑动的第一驱动源,且所述后靠山的抵靠面上延伸有一供刀头的侧面抵靠的侧靠山;所述基座上方设有一与所述基座配合夹持刀头的下压件,所述下压件上连接有一驱动所述下压件升降的第二驱动源,所述下压件前方设有一前靠山,所述前靠山上连接一驱动所述前靠山升降的第三驱动源;所述基座固定在一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连接一驱动其前后移动的第四驱动源。该机械手结构通过后靠山、侧靠山、前靠山实现刀头的精确定位,使基座和下压件能够快速的夹紧刀头,侧靠山由后靠山延伸出,使结构简单化,加快刀头的定位;将整个机械手设置在移动板上,移动板使机械手夹持刀头朝向砂轮移动,便于砂轮进给磨削,进而使机械手与刀头输送机构的对位无需太过精准,使结构简单化。优选地,所述基座上还连接一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用于检测砂轮外圆位置。优选地,所述基座顶面向下凹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后靠山滑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上。优选地,所述刀头输送机构包括一振动盘、第一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及第三输送通道;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输送通道,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三输送通道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输送通道输出端连通所述第一凹槽。优选地,所述基座上方设有一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驱动源的固定座,所述前靠山和所述下压件均竖直向下滑接在所述固定座上。优选地,所述基座顶面装设有一底托块,所述底托块的设置位置与所述所述下压件对应,且所述底托块的两侧均开设有一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避开刀头的毛刺。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一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朝向砂轮所处的位置方向设置。本技术提供的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机械手结构简单,使得金刚石刀头定位精度高,加工效率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靠山与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侧”“上”“下”等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本技术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涉及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设置在刀头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上,其包括一基座11,基座11顶面向下凹设有一第一凹槽111,第一凹槽111滑接有一供刀头的刀面抵靠的后靠山12,后靠山12上连接有一驱动后靠山12滑动的第一驱动源13,第一驱动源13采用气缸结构,且后靠山12的抵靠面上延伸有一供刀头的侧面抵靠的侧靠山121。然后,基座11上方设有一与基座11配合夹持刀头的下压件14,下压件14上连接有一驱动下压件14升降运动的第二驱动源15,第二驱动源15采用气缸结构;且第二驱动源15固定在一固定座16上,固定座16的下端部呈中空的支撑状态而焊接在基座11顶面上;然后下压件14竖直向下滑接在固定座16上,其包括一压头141压头141固定在第二驱动源15的活塞杆上,压头141抵压刀头的一面呈拱形状,可更好的将刀头压紧。下压件14的平行面前方设有一前靠山17,前靠山17竖直向下滑接在固定座16上,且前靠山17上连接一驱动前靠山17升降的第三驱动源18,第三驱动源18采用气缸结构,且其固定在第二驱动源15的壳体上。然后,基座11顶面装设有一底托块19,底托块19的设置位置与压头141对应,且底托块19的两侧均开设有一第二凹槽191,第二凹槽191用于避开刀头的毛刺,使刀头夹持稳定,避免刀头毛刺导致刀头夹持呈现部分凸起状态,以保证刀头的磨削质量。另外,基座11固定在一移动板20上,移动板20通过一直线导轨21连接一第四驱动源22,第四驱动源22采用气缸结构,第四驱动源22驱动移动板20在直线导轨21上朝向砂轮前后移动,使得刀头靠近砂轮进给机构。然后,基座11上还连接一光电感应器23,光电感应器23用于检测刀头。当检测到砂轮时,砂轮进给机构自动补偿与刀头之间位置。所述刀头输送机构包括一振动盘24、第一输送通道25、第二输送通道26及第三输送通道27,振动盘24的出料口连通第一输送通道25,第一输送通道25包括一感应刀头的第一感应器251及推送刀头的第一推板252;当第一感应器251感应到刀头时,第一推板252在气缸的驱动下,将刀头推送至第二输送通道26;然后第二输送通道26的输出端连通第三输送通道27的输入端,第三输送通道27包括第二感应器271及第二推板272,当第二感应器271感应到刀头在第三输送通道27的输入端时,第二推板272在气缸的驱动下,将刀头推送至凹槽111内。当第二推板272将刀头推送的同时,第一驱动源13使后靠山12到位,然后刀头直接被推送至抵靠在后靠山12和侧靠山121上;接着,第三驱动源18驱动前靠山17下降挡在基座11前方,然后,第一驱动源13推动刀头使其磨削面与前靠山17抵靠,最后,第二驱动源15驱动压头141将刀头压紧;然后前靠山17在第三驱动源18的作用下上升,后靠山12在第一驱动源13的作用下,往后移动,移动板20带动整体基座11在第四驱动源22的作用下朝向砂轮位置往前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机械手结构通过后靠山、侧靠山、前靠山实现刀头的精确定位,使基座和下压件能够快速的夹紧刀头,侧靠山由后靠山延伸出,使结构简单化,加快刀头的定位,将整个机械手设置在移动板上,移动板使机械手夹持刀头朝向砂轮移动,便于砂轮进给磨削,进而使机械手与刀头输送机构的对位无需太过精准,使结构简单化。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其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设置在刀头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面滑接有一供刀头的刀面抵靠的后靠山,所述后靠山上连接有一驱动所述后靠山滑动的第一驱动源,且所述后靠山的抵靠面上延伸有一供刀头的侧面抵靠的侧靠山;所述基座上方设有一与所述基座配合夹持刀头的下压件,所述下压件上连接有一驱动所述下压件升降的第二驱动源,所述下压件前方设有一前靠山,所述前靠山上连接一驱动所述前靠山升降的第三驱动源;所述基座固定在一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连接一驱动其前后移动的第四驱动源。

【技术特征摘要】
1.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设置在刀头输送机构的输出端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面滑接有一供刀头的刀面抵靠的后靠山,所述后靠山上连接有一驱动所述后靠山滑动的第一驱动源,且所述后靠山的抵靠面上延伸有一供刀头的侧面抵靠的侧靠山;所述基座上方设有一与所述基座配合夹持刀头的下压件,所述下压件上连接有一驱动所述下压件升降的第二驱动源,所述下压件前方设有一前靠山,所述前靠山上连接一驱动所述前靠山升降的第三驱动源;所述基座固定在一移动板上,所述移动板连接一驱动其前后移动的第四驱动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还连接一光电感应器,所述光电感应器用于检测砂轮外圆位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头磨弧机的机械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顶面向下凹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后靠山滑接在所述第一凹槽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头磨弧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胜
申请(专利权)人:钟文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