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套式鼻肠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79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双套式鼻肠管,包括内管和套设在所述内管外的硅胶外套管,所述硅胶外套管具有置管内腔,所述硅胶外套管的长度为50‑55cm,所述硅胶外套管的前端设置有辐射状的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减少鼻肠管置管过程中造成的黏膜损伤,缩短置管时间,提高置管成功率,加快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进程。

A double sleeve naso intestinal tub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and relates to a double-set naso-intestinal tube,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tube and a silica gel outer sleeve sleeved outside the inner tube. The silica gel outer sleeve has a tube cavity, and the length of the silica gel outer sleeve is 50_55cm. The front end of the silica gel out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radial opening.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mucosal damage caused by the nasointestinal tube insertion process, shorten the catheterization time,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atheterization, and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treatment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套式鼻肠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双套式鼻肠管,提高鼻肠管置管成功率。
技术介绍
对危重症患者需要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干预,要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干预需要人工置入导管以建立管饲途径。危重症患者在建立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时,往往存在着高返流、高误吸的风险,故临床上对于此类患者多将导管留置在空肠内,以降低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鼻空肠置管虽然作为危重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首选,但是管饲途径的建立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问题,限制了早期肠内营养的进程。目前临床上留置鼻肠管的方法有盲插法、被动等待法、液囊空肠导管置管法、手术中置鼻肠管、内镜引导下置鼻肠管、X线透视下置鼻肠管等,其中以盲插法最为常见。盲插法的成功率因人而异,成功置管的稳定性差。尤其是对于使用了气管插管的病人,置管的成功率更低,因为气管插管的硬度大,使用时挤压到气管后方的食管,单靠鼻肠管本身硬度无法克服气管插管对食管的压迫造成的硬性阻力,导致置管困难,同时由于气管插管移动刺激气道黏膜,引起刺激性呛咳,当患者处于浅昏迷或镇静状态时,咽部组织松弛,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插管时无法配合吞咽,同时对刺激反应迟钝,鼻肠管不易进入食管上口,多次盲插刺激往往造成患者咽部黏膜的损伤。虽然气管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比食管敏感,出现异物时常常会引起剧烈呛咳,但一方面患者意识状态改变或镇静时,对刺激敏感度会降低,另一方面临床使用的螺旋形鼻肠管管径较细,外径2-7mm,插入时患者无明显症状或只有轻微咳嗽,对异物造成的反应给操作者的“提示”不明显,因此异位风险很高。据已有文献报道,人工气道是患者发生鼻肠管异位的高危因素,盲插法异位率达1.3-20%,以异位入气道为主。导管异位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会造成不良影响,如恶心、呕吐、交感神经增强、恐惧等,引起患者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甚至心率失常,大大增大了误吸、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甚至有造成患者气道、胸膜腔损伤的风险。此外,异位延缓了营养支持时间,严重影响患者正常诊疗进程和预后。由于临床留置鼻肠管存在的上述问题,且临床目前缺少解决以上问题的产品或方法,因此确有必要研究一种能够有效置入目标位置的鼻肠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套式鼻肠管,能减少置管过程中造成的黏膜损伤,缩短置管时间,提高置管成功率,加快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进程。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套式鼻肠管,包括内管和套设在所述内管外的硅胶外套管,所述硅胶外套管具有置管内腔,所述硅胶外套管的长度为50-55cm,所述硅胶外套管的前端设置有辐射状的开口。在鼻肠管置管过程中,从鼻腔到食道位置,由于咽喉部的存在,具有生理曲度,置管困难较大,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硅胶外套管,可辅助内管置入胃内,更容易导入,又不会对粘膜造成损伤,硅胶外套管的长度设置为50-55cm,可以顺利达到胃内,在前端设置辐射状的开口,在硅胶外套管到达胃部时,用一定的力度,将内管的前端穿出硅胶外套管前端的开口,之后抽出外管,送入内管,辐射状的开口内管更容易穿出。辐射状的开口也可以采用内管可以直接穿出的圆孔或方形孔等,但是直接设置圆孔或方形孔,一来在鼻肠管在置入的过程中,容易刮到黏膜,对黏膜造成损伤,二来会加大置入的阻力。设置成辐射状的开口,不被突破时是开口处是相对封闭的,不会刮到粘膜,克服了上述问题。作为优选,所述置管内腔的起始处设置有供密封注气用的密封头,也即在置管内腔的腔口处,所述密封头上设置有注射器孔,设置密封头,是为了方便向硅胶外套管内注气,来确定硅胶外套管是否到达胃部,普通的置管内腔的起始处与注射器口径不匹配,注气困难。作为优选,辐射状的所述开口呈“十”字型结构,内管容易穿出,而且设计巧妙、加工简单。作为优选,“十”字型开口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小于内管的直径,使得内管更容易穿出。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外套管的前端为弧形端面,更容易置入。作为优选,所述硅胶外套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亲水润滑层,置入时对黏膜的损伤更小。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能减少鼻肠管置管过程中造成的黏膜损伤,缩短置管时间,提高置管成功率,加快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进程。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仰视图;附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仰视图;附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双套式鼻肠管,大大提高了鼻肠管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过程中造成的黏膜损伤,其具体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内管20和硅胶外套管10,内管20是作为输送营养的输送管,硅胶外套管10起到引导内管20通过食道到达胃部的作用,硅胶外套管10具有置管内腔101,为了保证鼻肠管可以达到胃部,硅胶外套管的长度为50-55cm,本实施例采用52㎝。硅胶外套管的前端为弧形端面,且设置有辐射状的开口102,本实施例中,辐射状的采用十字型,如附图2所示。置管内腔101的起始处设置有供密封注气用的密封头103,所述密封头103上设置有注射器孔,用于用注射器向硅胶外套管内注气,以检验其是否到达胃部。实施例2:一种双套式鼻肠管,包括内管20和硅胶外套管10,硅胶外套管10具有置管内腔101,为了保证鼻肠管可以达到胃部,硅胶外套管的长度为50-55cm,本实施例采用52㎝。硅胶外套管的前端为弧形端面,且设置有辐射状的开口102,本实施例中,辐射状的采用十字型,并且在“十”字型开口的中心位置设置有中心孔1021,所述中心孔1021的直径小于鼻肠管的直径,如附图3所示。置管内腔101的起始处设置有供密封注气用的密封头103,所述密封头103上设置有注射器孔,用于用注射器向硅胶外套管内注气,以检验其是否到达胃部。实施例3:一种双套式鼻肠管,包括内管20和硅胶外套管10,硅胶外套管10具有置管内腔101,硅胶外套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亲水润滑层;为了保证鼻肠管可以达到胃部,硅胶外套管的长度为50-55cm,本实施例采用52㎝。硅胶外套管的前端为弧形端面,且设置有辐射状的开口102,辐射状的可以采用多条辐射线,本实施例中,采用五条辐射线的辐射状,如附图4所示。置管内腔101的腔口处设置有供密封注气用的密封头103,所述密封头103上设置有注射器孔。上述双套式鼻肠管能减少鼻肠管置管过程中造成的黏膜损伤,缩短置管时间,提高置管成功率,采用普通鼻肠管的置管成功率难以超过80%,本技术的鼻肠管,以在临床验证,置管成功率能达到95%以上,减小患者的痛苦,加快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进程。申请人临床统计得到,使用现有的鼻肠管进行置管30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的有13例,成功率仅为43.3%,使用本申请的鼻肠管,同样置管30例,一次性置管成功的有29例,成功率高达96.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套式鼻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套设在所述内管外的硅胶外套管,所述硅胶外套管具有置管内腔,所述硅胶外套管的长度为50‑55cm,所述硅胶外套管的前端设有辐射状的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套式鼻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和套设在所述内管外的硅胶外套管,所述硅胶外套管具有置管内腔,所述硅胶外套管的长度为50-55cm,所述硅胶外套管的前端设有辐射状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套式鼻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管内腔的起始处设置有密封头,供密封注气用,所述密封头上设置有注射器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套式鼻肠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霞郭芝廷唐佳迎封秀琴毛越余翔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