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8765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2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包括用于插入颈椎的椎间隙的椎间固定器体部,及转动连接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一端的垂直翼状部件,垂直翼状部件包括轴承和榫头,轴承用于与椎间固定器体部限位转动连接,轴承沿颈椎的长度方向、向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侧分别延伸出榫头。与现有技术的颈椎椎间固定装置相比,本装置适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病变节段的椎间融合固定,使用中垂直翼状部件的榫头与上下椎体骨槽间的榫卯固定会将上下椎体向椎间固定器体部挤压,使上下椎体与椎间固定器三者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稳定性及牢靠性较好,限制固定器深度与防止其回退,并为最终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Tenon and cervical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ixa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in particular to a mortise-and-tenon type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ixator, which comprises a body part of an intervertebral fixator for inserting the intervertebral space of the cervical vertebra, and a vertical wing-shaped part rotated to one end of the body part of the intervertebral fixator. The vertical wing-shaped part comprises a bearing and a tenon head, and the bearing is used with the intervertebral fixator. The bearings exten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cervical spine and toward the two sides of the intervertebral fixator body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fixation device, the device is suitable for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surgery in the lesion segment of the intervertebral fusion fixation, the use of vertical wing parts of the tenon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vertebral body between the bone groove tenon fixation will be the upper and lower vertebral body to the intervertebral fixator body compression, so that the upper and lower vertebral body and the intervertebral fixator three. Form a solid and stable whole, good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limit the depth of the fixator and prevent its regression, and provid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final fu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
技术介绍
颈椎病主要病理基础是椎间盘退变突出,相邻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后纵韧带增厚或骨化,导致脊髓、神经根及血管受压。对于颈椎病手术主要着眼于椎间隙。经典的手术操作是切除退变突出的椎间盘、清理椎体后缘骨赘、切除增厚或骨化的后纵韧带及其粘连物,有时可同时做神经根减压,然后于椎间植骨融合。这种颈椎减压融合手术是以患者椎体或椎间盘为中心,从病损区上位到下位的正常椎体作椎间植骨或植入椎体间植入物,使多个节段产生骨性连接,融合成一体,形成力学上的整体,达到治疗脊柱病损、消除疼痛、防止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和保护脊髓神经等目的。榫卯是在两个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各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构成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榫卯结构是古代中国建筑施工、传统家具制作过程中使用的主要结构方式。每个构件通过互相结合,互相支撑,将单薄的个体变成严丝合缝的整体,它克服了个体单薄的缺点,组合而成的整体能承受巨大的应力。除此之外,这种特殊的柔性结构体在承受较大荷载的同时还允许产生一定的形变。这也是许多中国古建筑不用一枚铁钉固定,却能岿然屹立百年的原因。榫卯是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缩影,是古代工匠技艺的精髓,是极为精巧的技术创造。自体髂骨移植曾被认为是椎间融合的“金标准”,然而单纯使用植骨块缺乏有效的初始稳定性,植骨块存在松动、脱出、压迫气管、食管或脊髓等风险。后期负重后植骨块可能异常活动,出现一定的不愈合、假关节形成率。同时植骨块也缺乏坚固性,容易发生植骨块骨质的脱钙、吸收,使前方椎体的高度降低,后方关节突关节承受异常的应力,引起骨关节炎以及骨质增生。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者设计了种类繁多的椎间植入物,用于重建椎间隙高度,维持颈椎生理弧度,同时满足牢靠固定的要求。目前市面上的颈椎椎间固定装置一般为中空柱状或立方体结构,通过上下表面的齿状突起及拧入上下椎体的螺钉固定,一般需要与之配套的颈椎前路固定板或锁定钢板联合使用,以增加稳定性,该固定方式为目前主流术式之一,该结构的颈椎椎间固定装置结构较复杂,使用该颈椎椎间固定装置固定的方法操作较为困难,且稳定性及牢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其适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病变节段的椎间融合固定,能够将椎间固定器紧密地嵌入椎间隙中,将上下椎体组合成牢固的整体,达到限制固定器深度与防止其回退的目的,稳定性及牢靠性较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包括用于插入颈椎的椎间隙的椎间固定器体部,及转动连接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一端的垂直翼状部件,垂直翼状部件包括轴承和榫头,轴承用于与椎间固定器体部限位转动连接,轴承沿颈椎的长度方向、向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侧分别延伸出榫头。采用这种结构后,手术时骨刀凿取操作节段椎间隙上下椎体前缘骨槽做榫眼,在颈椎椎间固定器植入椎间隙后,以垂直翼状部件的榫头插入榫眼,榫头和榫眼相互卯合,达到椎间固定器和颈椎紧密固定并限制椎间固定器体部植入椎间隙深度的目的。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一端设有凹槽,轴承位于凹槽内,轴承抵接于凹槽的底面,凹槽的底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圆柱曲面,与之配合,轴承设有向外凸起的圆柱曲面,轴承设有限位卡肩,分别位于向外凸起的圆柱曲面的两侧,对应限位卡肩,凹槽的底面设有限位斜面。采用这种结构后,通过控制垂直翼状部件的竖直方向能保证椎间固定器体部的水平放置。垂直翼状部件和椎间固定器体部有一定活动度,可根据需要调整角度,以适应不同个体及病变节段的椎间隙和颈椎纵轴所形成的夹角。还包括圆柱状插销,垂直翼状部件通过圆柱状插销与椎间固定器体部组合在一起,轴承以圆柱状插销为轴心旋转。采用这种结构后,便于手术时组装椎间固定器。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卡齿,卡齿的方向朝向人体脊椎的长度方向,位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侧的卡齿呈对称设置。为椎间固定器体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把持作用。卡齿为直角三棱柱结构,卡齿的斜面朝向椎间固定器体部的插入方向。上述为卡齿结构最优选的实施方式。卡齿包括大卡齿和小卡齿,大卡齿设置于小卡齿的两侧,靠近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端。上述为卡齿排列方式最优选的实施方式。椎间固定器体部设有镂空。既可以用于放置骨粒利于骨间融合又能够减轻椎间固定器整体重量。椎间固定器体部的镂空包括设置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中部的弦月型镂空以及设置于椎间固定器体部两侧的梯形的镂空。上述结构为较佳的实施方式。椎间固定器体部两侧设有水平凹槽,两个水平凹槽的连线垂直于人体脊椎的长度方向。用于手术时固定把持器。椎间固定器体部沿插入椎间隙方向逐渐缩窄。便于插入椎间隙。总的说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与现有技术的颈椎椎间固定装置相比,本装置适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手术中病变节段的椎间融合固定,使用中垂直翼状部件的榫头与上下椎体骨槽间的榫卯固定会将上下椎体向椎间固定器体部挤压,使上下椎体与椎间固定器三者形成一个牢固稳定的整体,稳定性及牢靠性较好,限制固定器深度与防止其回退,并为最终融合提供有利条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俯视图。图1~图4中,1为椎间固定器体部;2为垂直翼状部件;3为圆柱状插销。图5为本技术的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的椎间固定器体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中,1-1为凹槽;1-2为弦月型镂空;1-3为向内凹陷的圆柱曲面;1-4为梯形镂空;1-5为水平凹槽;1-6为小卡齿;1-7为大卡齿;1-8为圆柱状插孔;1-9为限位斜面。图6为本技术的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的垂直翼状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矢状面示意图。图6~图7中,2-1为轴承;2-2为榫头;2-3为向外凸起的圆柱曲面;2-4为刃口;2-5为圆柱状插销;2-6为限位卡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包括用于插入颈椎的椎间隙的椎间固定器体部1,及转动连接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一端的垂直翼状部件2,如图5至图7所示,垂直翼状部件2包括轴承2-1和榫头2-2,轴承2-1用于与椎间固定器体部1限位转动连接,轴承2-1沿颈椎的长度方向、向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两侧分别延伸出榫头2-2。采用这种结构后,手术时骨刀凿取操作节段椎间隙上下椎体前缘骨槽做榫眼,在椎间固定器体部1植入椎间隙后,以垂直翼状部件2的榫头2-2插入榫眼,榫头2-2和榫眼相互卯合,达到椎间固定器和颈椎紧密固定并限制椎间固定器体部1植入椎间隙深度的目的。垂直翼状部件2朝向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反方向的一面为平滑弧面,榫头2-2朝向椎间固定器体部1的方向设有锐利的刃口2-4。锐利的刃口2-4在椎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插入颈椎的椎间隙的椎间固定器体部,及转动连接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一端的垂直翼状部件,垂直翼状部件包括轴承和榫头,轴承用于与椎间固定器体部限位转动连接,轴承沿颈椎的长度方向、向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侧分别延伸出榫头。

【技术特征摘要】
1.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插入颈椎的椎间隙的椎间固定器体部,及转动连接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一端的垂直翼状部件,垂直翼状部件包括轴承和榫头,轴承用于与椎间固定器体部限位转动连接,轴承沿颈椎的长度方向、向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侧分别延伸出榫头。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一端设有凹槽,轴承位于凹槽内,轴承抵接于凹槽的底面,凹槽的底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圆柱曲面,与之配合,轴承设有向外凸起的圆柱曲面,轴承设有限位卡肩,分别位于向外凸起的圆柱曲面的两侧,对应限位卡肩,凹槽的底面设有限位斜面。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圆柱状插销,垂直翼状部件通过圆柱状插销与椎间固定器体部组合在一起,轴承以圆柱状插销为轴心旋转。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榫卯式颈椎椎间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椎间固定器体部的两侧设有若干个卡齿,卡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锐佘国荣洪丰董军林宏生林永新王国普靳松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