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管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98080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20 17: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式管线系统,包括第一采油管、第二采油管、第一输油管、及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一采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浮块和位于海底的井口相连接,所述浮块漂浮在水面的下方;所述第一输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浮块和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一浮式平台相连接;所述第二采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二浮式平台和位于海底的井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输油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浮式平台和浮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一采油管将海底的井口中的油采集至浮块中,再利用第一输油管将浮块中的油输送至第一浮式平台中;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二采油管将海底的井口中的油采集至第二浮式平台中,并利用第二输油管将第二浮式平台中的油输送至浮块中。

Hybrid pipeline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ybrid pipeline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production pipe, a second production pipe, a first oil pipeline and a second oil pipeline.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production pi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floating block and a wellhead located on the sea floor, the floating block floating below the water surfac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oil pipelin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floating block. The two ends of the second tubing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loating platform on the water surface and the wellhead on the sea floor,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econd tubing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floating platform and the floating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first oil production pipe to collect the oil from the wellhead of the seabed into the floating block, and then uses the first oil transmission pipe to transport the oil from the floating block to the first floating platform; and the second oil production pipe is used to collect the oil from the wellhead of the seabed into the second floating platform, and the second floating platform is used to transfer the oil from the wellhead of the seabed to the second floating platform. The oil in the platform is transported to the floating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式管线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管线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式管线系统。
技术介绍
立管系统是深水油气开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技术中立管系统的组成形式单一,导致其功能单一,无法满足深水油气开发的多种需求。为此,研发一种混合式管线系统,以满足各种油气开发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式管线系统,该混合式管线系统能将海底的油输送至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式平台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式管线系统,包括第一采油管、第二采油管、第一输油管、及第二输油管,所述第一采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浮块和位于海底的井口相连接,所述浮块漂浮在水面的下方;所述第一输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浮块和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一浮式平台相连接;所述第二采油管的两端分别与漂浮在水面上的第二浮式平台和位于海底的井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输油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浮式平台和浮块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采油管包括芯管和套设在芯管外围的套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采油管为顶部张紧式立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油管为软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采油管为悬链线立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油管为悬链线立管。进一步地,所述浮块呈圆筒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浮式平台为浮式运输油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浮式平台为半潜式平台。进一步地,所述混合式管线系统,还包括多根系泊缆,所述系泊缆的上端与半潜式平台相连接,所述系泊缆的下端与海底相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涉及的混合式管线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混合式管线系统,利用第一采油管将海底的井口中的油采集至浮块中,再利用第一输油管将浮块中的油输送至第一浮式平台中,从而实现将海底的油输送至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式平台的功能;且该混合式管线系统,还利用第二采油管将海底的井口中的油采集至第二浮式平台中,并利用第二输油管将第二浮式平台中的油输送至浮块中,以通过浮块将油输送至第一浮式平台,从而实现了将海底的油输送至多个浮式平台中,并实现了将油在多个浮式平台之间进行输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混合式管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混合式管线系统的俯视图。元件标号说明11第一采油管12第二采油管21第一输油管22第二输油管3浮块4海底5水面61第一浮式平台62第二浮式平台7系泊缆8脐带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混合式管线系统,包括第一采油管11、第二采油管12、第一输油管21、及第二输油管22,第一采油管11的两端分别与浮块3和位于海底4的井口相连接,浮块3漂浮在水面5的下方;第一输油管21的两端分别与浮块3和漂浮在水面5上的第一浮式平台61相连接;第二采油管12的两端分别与漂浮在水面5上的第二浮式平台62和位于海底4的井口相连接;第二输油管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浮式平台62和浮块3相连接。本技术中混合式管线系统,利用第一采油管11将海底4的井口中的油采集至浮块3中,再利用第一输油管11将浮块3中的油输送至第一浮式平台61中,从而实现将海底4的油输送至漂浮在水面5上的浮式平台的功能;且该混合式管线系统,还利用第二采油管12将海底4的井口中的油采集至第二浮式平台62中,并利用第二输油管22将第二浮式平台62中的油输送至浮块3中,以通过浮块3将油输送至第一浮式平台61,从而实现了将海底4的油输送至多个浮式平台中,并实现了将油在多个浮式平台之间进行输送。本实施例中浮式平台包括上述第一浮式平台61和第二浮式平台62。本实施例中第一采油管11包括芯管和套设在芯管外围的套管。其中,芯管的作用是作为油的管路通道,将海底4的油输送至浮块3中;套管是防止芯管在高压的情况下产生破裂、并将油泄漏到大海里。两层管道设计目的是提供双重保护,避免油泄漏到大海里,污染环境。本实施例中浮块3利用其自身具有的浮力,为第一采油管11提供向上的张紧力,以保证第一采油管11不受压或弯曲破坏;且该浮块3能为整个混合式管线系统提供支撑和张紧力。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浮块3具体呈圆筒状,该浮块3也称为浮筒,并能为整个混合式管线系统提供足够的浮力。该浮块3还用于储存油。且本实施例中浮块3的材质为钢。本实施例中第一采油管11的下端通过应力接头与海底4的井口相连接;第一采油管11的上端与浮块3相连接,该第一采油管11能将油从海底4的井口中采集到浮块3中。本实施例中第一采油管11为顶部张紧式立管,其英文简称为TTR,且该顶部张紧式立管为连接于海底4的井口和浮块3之间的导管,主要用途可以用来生产、采油、注水、修井、完井等。本实施例中该顶部张紧式立管基于浮块3提供的张紧力,可自由站立在水面5以下200米左右,避免因过大的海流引起顶部张紧式立管产生涡激振动。本实施例中混合式管线系统也可称为混合式自由站立管线系统。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油管21为软管,即第一输油管21为具有柔性的软管,以利用软管的弯曲形态能根据需要灵活进行调整,便于通过该第一输油管21实现第一浮式平台61与浮块3间的连接,并便于将存储在浮块3中的油气输送至第一浮式平台61中。且本实施例中第一浮式平台61为浮式运输油轮。本实施例中第一输油管21具有所需的长度及安全的悬挂角等,该悬挂角是指第一输油管21的上端的悬挂点与垂直面的夹角。且第一输油管21的下端与浮块3的存储箱底部通过导向装置相连接,以保证两者间的平顺过渡。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采油管12为悬链线立管;第二输油管22也为悬链线立管。且本实施例中第二采油管12和第二输油管22具体均为刚性悬链线立管,其英文简称为SCR,刚性悬链线立管可用于油气的生产及外输。本实施例中刚性悬链线立管上安装有涡激振动抑制装置,且刚性悬链线立管具有安全的悬挂角,该悬挂角是指刚性悬链线立管的上端的悬挂点与垂直面的夹角。本实施例中第二输油管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浮式平台62和浮块3相连接,且该第二输油管22的中部垂落至海底4,此种结构保证第二浮式平台62中的油能顺利通过该第二输油管22输送至浮块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浮式平台62为半潜式平台。且该半潜式平台为半潜式生产、储存平台,其英文简称为SEMI。同时,本实施例中混合式管线系统,还包括多根系泊缆7,系泊缆7的上端与半潜式平台相连接,系泊缆7的下端与海底4相连接,即系泊缆7的下端与位于海底4的海床相连接。本实施例利用全部系泊缆7有效限制半潜式平台沿水平方向移动,以保证该半潜式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式管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采油管(11)、第二采油管(12)、第一输油管(21)、及第二输油管(22),所述第一采油管(11)的两端分别与浮块(3)和位于海底(4)的井口相连接,所述浮块(3)漂浮在水面(5)的下方;所述第一输油管(21)的两端分别与浮块(3)和漂浮在水面(5)上的第一浮式平台(61)相连接;所述第二采油管(12)的两端分别与漂浮在水面(5)上的第二浮式平台(62)和位于海底(4)的井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输油管(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浮式平台(62)和浮块(3)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式管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采油管(11)、第二采油管(12)、第一输油管(21)、及第二输油管(22),所述第一采油管(11)的两端分别与浮块(3)和位于海底(4)的井口相连接,所述浮块(3)漂浮在水面(5)的下方;所述第一输油管(21)的两端分别与浮块(3)和漂浮在水面(5)上的第一浮式平台(61)相连接;所述第二采油管(12)的两端分别与漂浮在水面(5)上的第二浮式平台(62)和位于海底(4)的井口相连接;所述第二输油管(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浮式平台(62)和浮块(3)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式管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油管(11)包括芯管和套设在芯管外围的套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式管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油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程永明徐爱进陈刚袁洪涛文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上海利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