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以及幕墙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97903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幕墙安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以及幕墙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固定幕墙上的立柱以及横向设置在建筑结构上的横杆,立柱与横杆在沿横杆方向上滑动连接。此结构的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立柱与横杆能够在沿横杆方向进行滑动,也即幕墙与建筑结构在横向上能够实现相对移动,当幕墙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可自行移动,而不至于受力集中,造成坍塌,安全系数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以及幕墙系统
本技术属于幕墙安装
,具体涉及一种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以及幕墙系统。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外墙的围护,利用其强劲、轻盈、美观的建筑材料取代传统的砖石或窗墙结合的外墙工法,简言之,是将建筑穿上一件漂亮的外衣。幕墙从用途上可分为建筑幕墙、构件式建筑幕墙、单元式幕墙、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板幕墙、全玻幕墙、点支承玻璃幕墙等。石材幕墙因其光亮晶莹、高贵典雅的特点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国内石材幕墙一般是采用黏土湿贴的方式固定在建筑外表面,此连接方式的石材幕墙尺寸定位偏差比较大,安装精度低,使得整体外观效果单一朴实;而且石材本身较重,使得幕墙的安装高度有限,安全系数低,后期容易出现裂缝现象,不易维修。为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6545303U公开了一种可调式石材幕墙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石材板11、连接件12、主龙骨13和次龙骨14,次龙骨14通过螺栓固定主龙骨13上,并且相邻的两个次龙骨14形成安装空间,连接件12由第一L型构件121和第二L型构件122拼接而成,第一L型构件121的一边嵌入石材板11端部的开孔中,另一边紧贴石材板11的端部,第二L型构件122的两边分别通过螺栓15和螺钉16与次龙骨14和石材板11固定连接。此连接方式,一方面,需要将连接件12的尺寸以及位于连接件12、次龙骨14上螺栓孔的位置设计精准,才能保证石材幕墙外观效果美观,增加了连接件12和次龙骨14的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安装难度;另一方面,第二L型构件122固定在次龙骨14上后,二者便不存在任何相对移动的空间,当发生自然灾害时,比如地震,容易造成石材板11受力集中,增加坍塌几率,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结构复杂,安装难度大,以及安装后与建筑结构不存在调节空间,受外力易坍塌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简洁美观、易安装固定且安全系数高的石材幕墙系统。为此,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固定所述幕墙上的立柱以及横向设置在所述建筑结构上的横杆,所述立柱与所述横杆在沿所述横杆方向上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立柱靠近所述幕墙一侧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载件,所述幕墙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预埋件,所述第二预埋件勾设在所述挂载件上。优选地,所述挂载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立柱靠近所述幕墙的一侧壁面上的至少两个挂载板,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挂载板上远离所述立柱的一端的阻挡凸起部;所述挂载板与所述立柱靠近所述幕墙的一侧壁面的夹角为90°,所述阻挡凸起部与所述挂载板、所述立柱靠近所述幕墙的一侧壁面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预埋件远离所述幕墙的端部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阻挡凸起部对应的凹陷部,用于将所述第二预埋件卡接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固定在所述建筑结构上,另一端开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横杆与所述建筑结构之间距离的第二通孔。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L型,且至少设置两个,两个所述连接件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立柱伸入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通过所述横杆固定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立柱与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预留间隙。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横杆的端部之间还设置有第三垫片,所述第三垫片上开设有与所述横杆同径的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三垫片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相互吻合的凹凸结构,用于固定所述横杆在所述连接件上的位置。优选地,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建筑结构上第一预埋件,以及将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第一预埋件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连接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件同径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二垫片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相互吻合的凹凸结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幕墙系统,包括:建筑结构,上述的连接装置,幕墙;其中,所述幕墙通过上述的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建筑结构上。优选地,所述幕墙包括至少两个面板单元,两个所述面板单元中心埋设有固定杆,用于固定相邻所述面板单元。优选地,所述面板单元为石材或者砖材。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包括竖向设置、固定幕墙上的立柱以及横向设置在建筑结构上的横杆,立柱与横杆在沿横杆方向上滑动连接。此结构的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立柱与横杆能够在沿横杆方向进行滑动,也即幕墙与建筑结构在横向上能够实现相对移动,因此,当幕墙受到外界作用力时,可自行移动,而不至于受力集中,造成坍塌,安全系数高。2.本技术提供的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横杆和建筑结构之间距离的第一通孔,使得幕墙与建筑结构的间距可调节,简化安装固定,且有利于幕墙外观的平整、美观。3.本技术提供的幕墙系统,通过连接装置将幕墙固定在建筑结构上,构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时节省工时,且后期维护比较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的石材幕墙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现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幕墙系统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是实现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幕墙系统的竖向剖面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1-石板材;12-连接件;121-第一L型构件;122-第二L型构件;13-主龙骨;14-次龙骨;15-螺栓;16-螺钉;2-连接装置;21-第一预埋件;22-连接件;221-第二通孔;23-固定件;24-第一垫片;25-第二垫片;26-横杆;27-第三垫片;28-立柱;281-挂载板;282-阻挡凸起部;29-第二预埋件;291-凹陷部;3-幕墙;31-固定杆;32-粘结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固定所述幕墙(3)上的立柱(28)以及横向设置在所述建筑结构上的横杆(26),所述立柱(28)与所述横杆(26)在沿所述横杆(26)方向上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与建筑结构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固定所述幕墙(3)上的立柱(28)以及横向设置在所述建筑结构上的横杆(26),所述立柱(28)与所述横杆(26)在沿所述横杆(26)方向上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8)靠近所述幕墙(3)一侧的壁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挂载件,所述幕墙(3)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预埋件(29),所述第二预埋件(29)勾设在所述挂载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载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立柱(28)靠近所述幕墙(3)的一侧壁面上的至少两个挂载板(281),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挂载板(281)上远离所述立柱(28)的一端的阻挡凸起部(282);所述挂载板(281)与所述立柱(28)靠近所述幕墙(3)的一侧壁面的夹角为90°,所述阻挡凸起部(282)与所述挂载板(281)、所述立柱(28)靠近所述幕墙(3)的一侧壁面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二预埋件(29)远离所述幕墙(3)的端部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阻挡凸起部(282)对应的凹陷部(291),用于将所述第二预埋件(29)卡接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件(22),所述连接件(22)一端固定在所述建筑结构上,另一端开设有用于调节所述横杆(26)与所述建筑结构之间距离的第二通孔(2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为L型,且至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天威张丽芳戚佳悦魏守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柯利达光电幕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