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756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9 0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主体和自防撞梁主体的相对两端部延伸而设的用以搭接在车门相应位置上的搭接端;其中:防撞梁主体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分别渐缩收窄,防撞梁主体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分别渐次递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汽车。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门防撞梁结构及汽车,有效提升汽车侧面碰撞的性能,减小防撞梁和车门向车内侵入的速度和侵入量;结构精简,造型限制小。

Structure and automobile of car door anti-collision bea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or anti-collision beam 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n overlapping end for overlapping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door which extends from the two end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wherein the section thickness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extends from the middle to the opposite ends gradually shrinks, and the anti-collision beam extends from the middle to the opposite ends respectively. The width of the section extending from the part to the opposite ends increases gradually. The utility model also discloses a vehicle. The door anti-collision beam structure and the automobil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ide impact performance of the automobile, reduce the speed and amount of intrusion of the anti-collision beam and the door into the car, and have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small molding restri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对车门防撞梁的结构要求在中国和国际上的相关法规都趋于严格,尤其是CNCAP新标准将于2018年实行,现有防撞梁技术难以满足新的CNCAP碰撞要求,例如:目前普遍采用防撞钢管结构,由圆柱形钢管和前/后端连接支架构成的车门防撞梁,其存在的技术问题是:结构复杂,造型限制较大,并且防撞梁吸能较少,难以满足新的碰撞法规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及汽车,有效提升汽车侧面碰撞的性能,减小防撞梁和车门向车内侵入的速度和侵入量;结构精简,造型限制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主体和自防撞梁主体的相对两端部延伸而设的用以搭接在车门相应位置上的搭接端;其中:防撞梁主体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分别渐缩收窄,防撞梁主体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分别渐次递增。其中,搭接端与防撞梁主体相连的一端向搭接端的另一端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渐缩收窄;搭接端与防撞梁主体相连的一端向搭接端的另一端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渐次递增。其中,防撞梁主体的中部的断面呈几字形。其中,搭接端的断面呈M字形。其中,还包括:紧固在防撞梁主体上的加强件,加强件围挡在防撞梁主体上形成中空的封闭断面。其中,加强件的断面呈几字形。其中,防撞梁主体连同加强件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分别渐缩收窄,防撞梁主体连同加强件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分别渐次递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主体和紧固在防撞梁主体上的加强件,防撞梁主体连同加强件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分别渐缩收窄,防撞梁主体连同加强件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分别渐次递增。其中,加强件围挡在防撞梁主体上形成中空的封闭断面,加强件的断面呈几字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车门防撞梁结构的汽车。本技术所提供的车门防撞梁结构及汽车,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车门防撞梁结构包括:防撞梁主体和自防撞梁主体的相对两端部延伸而设的用以搭接在车门相应位置上的搭接端;其中:防撞梁主体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分别渐缩收窄,防撞梁主体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分别渐次递增,能够有效分散和传递碰撞应力,提升汽车侧面碰撞的性能,减小防撞梁和车门向车内侵入的速度和侵入量;结构精简,造型限制小;易于控制成本,应用广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总成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总成的爆破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防撞梁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防撞梁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防撞梁结构如图2所述D-D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防撞梁结构如图2所述B-B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门防撞梁结构如图2所述C-C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图7所示,为本技术车门防撞梁结构的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中的车门防撞梁结构可以应用在汽车的任意车门上,以下以图1-2所示的车门总成结构说明车门防撞梁的安装位置和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车门总成A包括车门内板A1和能够与其适配安装的车门外板A2,车门防撞梁1适配紧固在车门内板A1上。实施时,车门防撞梁1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车门的尺寸进行调整,从而使其能够装配到车门内板A1的相应位置上,本实施例中的车门防撞梁1装配在车前门内板A1的对角位置上。本实施例中的车门防撞梁1采用高强钢冷冲压工艺或者采用高强钢热成型工艺制成,其中:高强钢抗拉强度在980-2000Mpa之间,材料厚度在1.2-3.0mm之间,如此:能够保证车门防撞梁1具备一定的抗压强度。进一步的,车门防撞梁1包括:防撞梁主体11和自防撞梁主体11的相对两端部延伸而设的用以搭接在车门相应位置上的搭接端12;其中:防撞梁主体11由其中部11a向相对的两端部11b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分别渐缩收窄,防撞梁主体11由其中部11a向相对的两端部11b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分别渐次递增。车门防撞梁1的上述结构使得防撞梁主体11在其延伸的方向保持变截面的结构设计,也就是说,防撞梁主体11的中部11a的厚度最厚且宽度最窄,防撞梁主体11的两端部11b适当减薄且宽度增大,如此,使得防撞梁主体11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和抗冲击的能力。其它实施方式中,防撞梁主体11上还开设有用以将其装配在车门内板A1上的定位孔110。进一步的,搭接端12自防撞梁主体11的相对两端部11b延伸而设,搭接端12能够在装配车门防撞梁1的制程中搭接在车门内板A1的相应位置上。本实施例中,搭接端12的端部为12a,搭接端12自与防撞梁主体11相连的端部11b向端部12a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渐缩收窄;搭接端12自与防撞梁主体11相连的端部11b向端部12a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渐次递增。搭接端12的上述结构使得车门防撞梁1的整体在其延伸的方向保持变截面的结构设计,也就是说,防撞梁主体11的中部11a的厚度最厚且宽度最窄,搭接端12的两端部12a减至较薄且宽度保持最大,如此,在车门防撞梁1的整体保持一定稳定性和抗冲击的能力的同时,也使得搭接端12的搭接区域最大,有效的分散和传递碰撞应力。优选的,防撞梁主体11和搭接端12一体成型,如此利于简化生产工艺,提升车门防撞梁1的稳定性和抗冲击的能力。优选的,防撞梁主体11的中部11a的断面呈几字形,如图5所示。搭接端12的断面呈M字形,如图6-7所示。如此设置的作用是: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同时扩大两端搭接区域的搭接面积,有效的分散和传递碰撞应力。进一步的,还包括:紧固在防撞梁主体11上的加强件2,加强件2围挡在防撞梁主体11上形成中空的封闭断面,如图5所示,为装配有加强件2的车门防撞梁1的断面结构。优选的,加强件2的端面呈几字形,其能够围挡防撞梁主体11形成中空的腔结构。通过设置该结构,进一步提升车门防撞梁的防碰撞性能。优选的,防撞梁主体11连同加强件2由两者的中部11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分别渐缩收窄,防撞梁主体11连同加强件2由两者的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分别渐次递增,如此,提升车门防撞梁的稳定性和抗冲击的能力,增强车门防撞梁的防碰撞性能。本实施例中的车门防撞梁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将上述结构的加强件2应用在常规的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主体和自所述防撞梁主体的相对两端部延伸而设的用以搭接在车门相应位置上的搭接端;其中:所述防撞梁主体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分别渐缩收窄,所述防撞梁主体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分别渐次递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梁主体和自所述防撞梁主体的相对两端部延伸而设的用以搭接在车门相应位置上的搭接端;其中:所述防撞梁主体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分别渐缩收窄,所述防撞梁主体由其中部向相对的两端部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分别渐次递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端与所述防撞梁主体相连的一端向所述搭接端的另一端进行延伸的截面厚度渐缩收窄;所述搭接端与所述防撞梁主体相连的一端向所述搭接端的另一端进行延伸的截面宽度渐次递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主体的中部的断面呈几字形。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门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端的断面呈M字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在所述防撞梁主体上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围挡在所述防撞梁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访路小东蒋明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