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参种参室内人工促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95989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8 2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刺参种参室内人工促熟方法,属于刺参养殖技术领域。主要技术方案如下:采捕及筛选:采捕时间为每年9月,选择水温介于14~16℃的池塘或海区;筛选体重200g以上,无外表损伤的健康个体;采用特征培育池和饲料进行两个阶段的促熟过程得到种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捕时间水温适宜,改造后的培育池增加了可组合式附着基,其面积大,增加了刺参的生活空间,相对降低了养殖密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饲料配方科学,提高了饲料对刺参的诱食性,且抗病能力强;刺参运回后采用先降温后升温的促熟方式,生长有超补偿现象,最终培育的种参生长基因更优良,性腺发育更好,配子质量更高。

A method for indoor artificial maturation of sea cucumb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door artificial ripening method for sea cucumber species,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a cucumber cultivation. The main technical schemes are as follows: harvesting and screening: harvesting time is September every year, selecting ponds or sea areas with water temperatures ranging from 14 16; screening healthy individuals weighing more than 200 g without apparent damage; using characteristic cultivation pond and feed for two stages of ripening process to get ginseng. The harvesting time and water temperature of the invention are suitable, and the reformed cultivation pond adds a composable attachment base, which has large area, increases the living space of the sea cucumber, and reduces the cultivation density relatively. The feed formulation adopted by the invention is scientific, improves the feeding attractiveness of the feed to the sea cucumber, and has strong disease resistance; the sea cucumber, after being transported back, adopts the method of cooling first and then warming up to promote maturity, and the growth has the phenomenon of over-compensation; the ultimate cultivated ginseng growth gene is better, the gonad is better developed, and the gamete quality is hig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参种参室内人工促熟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刺参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刺参种参室内人工促熟方法。
技术介绍
刺参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水产动物,2010年至2013年以来,我国刺参养殖面积年均16.8万公顷,年均产量14.4万吨,而2014年至2016年,我国刺参年均养殖面积达到21.6万公顷,年均养殖产量达20.4万吨。随着刺参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产业对苗种的需求不断增加,2013年以来,我国刺参苗种年产量超过700亿头。在刺参苗种的人工培育过程中,种参的性成熟质量对刺参苗种的质量和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获得成熟质量高的种参,在苗种生产中,多数企业已基本不再采取传统的方法,即采捕自然成熟好的种参,而是提前采捕未成熟的种参对其进行人工促熟。生产中的刺参种参的促熟方法一般采取种参提前采捕,水泥池暂养,逐渐升温等过程,同时加强种参营养等方式使种参成熟,其关键原理是满足种参性腺发育所需的温度和营养。然而,由于养殖设施设计不科学,养殖方法不当、饲料营养缺乏或难以吸收等各方面的原因,大多企业面临种参患病,生长缓慢甚至负生长,性腺发育程度低不能及时产卵以及产卵量低、卵子质量差、后期苗种成活率低、生长速度慢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研究者对刺参的促熟方法进行了革新,例如,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刺参种参的培育方法”(申请号2011101989347),通过科学选择种参、提前采捕、室内升温促熟,以及投喂配合饲料和海泥等办法,提前了成熟期,提高了种参怀卵量和卵子质量;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刺参亲本的生态培育促熟系统”(申请号2014105934008),通过建造塑料大棚,深水井热交换,池底铺设贝壳粉和生石灰改变底质等系列措施,使刺参亲本在接近自然环境的条件下发育成熟,提高了种参成活率、成熟比例、性腺指数,并提前了成熟期;此外,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野生糙海参成参室内水泥池人工精养促熟方法”(申请号2011110260005.4),该方法主要采取培育池底铺设细砂改变底质,降低光照等措施,提高糙海参的成活率,获得了一定比例的成熟种参。然而,上述专利技术仍存在一些操作问题,如配合饲料吸收效果差、暂养后升温促熟效果差、沙底中的细砂易随换水大量流失,且难以清除粪便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刺参种参室内人工促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捕及筛选:采捕时间为每年9月,选择水温介于14~16℃的池塘或海区;筛选体重200g以上,无外表损伤的健康个体;(2)促熟第一阶段:将培育池海水的水温、盐度、pH调至与采捕地相同,入培育池暂养,24h内密切观察,及时挑出排脏个体;24h后开始调节盐度至29‰~31‰,调节pH至7.9~8.1,温度调节至14~16℃,养殖密度为20~30头/m3;投喂饲料,将饲料搓成直径3~4cm的圆球状投放于培育池底,数量为4~8个/m2,并依摄食情况增减,以保持池内饵料充足且新鲜;期间不间断充气增氧,保持溶解氧不低于8mg/L;每日吸底换水1次,每次换水1/2,每隔3天在换水时用软水管冲洗培育池内细沙1次,水温无需调节,且开窗通风使培育池水温随自然海水水温下降而逐渐降低,直至培育池水温降至-2~-1℃,保持5~10天;所述的饲料由以下原料配制而成:将海泥、贝壳粉、脱脂海带粉、石莼粉、玉米粉、鱼粉、食母生粉,按质量百分比例70%、10%、5%、5%、3%、2%、5%,充分混匀后,与煮沸并冷却至40℃以下的淡水按照3:1的体积比混合,揉成面团状,置于塑料袋中密封并置于25~35℃下静置2~5小时;(3)促熟第二阶段:每日升温养殖海水0.5℃,连续升温10天后,保持恒温5天,至水温18℃后,恒温待产;期间投喂饲料,将饲料搓成直径3~4cm的圆球状投放于培育池底内,数量为4~8个/m2,期间不间断充气增氧,保持溶解氧不低于8mg/L;每日吸底换水1次,每次换水1/2,每隔3天在换水时用软水管冲洗培育池内细沙1次;(4)选择种参进行繁殖:选择体重增长至300g以上的个体作为种参进行繁殖。进一步的,所述的培育池为水泥池、玻璃钢池或塑料水池。进一步的,所述的培育池包括可组合式附着基框,可组合式附着基框内部铺设筛绢,筛绢内铺设粒径为0.5-1mm的细沙,可组合式附着基框的各边均设有网眼。进一步的,所述的贝壳粉的粒径为0.25-0.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采捕时间水温适宜,此时刺参抗逆性强,运输后不易吐脏,免疫力高,环境变化后不易生病;(2)改造后的培育池,增加了可组合式附着基,该可组合式附着基较常规使用的瓦片、石块等附着基,有以下优点:一是附着基面积大,增加了刺参的生活空间,相对降低了养殖密度,也增加了底栖硅藻的附着面积,利于其繁殖和生长,为刺参提供更充足的优质天然饵料;二是附着基内的细沙表层一方面有利于底栖硅藻的繁殖和生长,另一方面细沙可被刺参摄食,起到扩充肠道和提高刺参消化能力的作用。此外,该附着基较直接往池底铺沙有两个优点,一是防止沙子在换水时大量流失,二是方便冲洗,不会臭底;(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饲料配方科学,营养全面,更重要的是,与传统饲料使用方法相比,增加了发酵过程,此过程提高了饲料对刺参的诱食性,且提高了饲料的营养价值,摄食该饲料的刺参不仅生长快,而且抗病能力强;(4)刺参运回后采用先降温后升温的促熟方式,其原理一是刺参在16℃至4℃的降温过程中有很好的摄食和生长表现,二是经历4℃以下,尤其是-2~-1℃的低温刺激后的刺参在温度回升后,生长有超补偿现象,更重要的是,其性腺发育更好,配子质量更高;(5)刺参自运回后至繁殖,有更长的生长期,依照体重增长对种参进行一次选择,可使生长快速的种参将优良的生长基因遗传给后代苗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培育池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可组合式附着基框,2、筛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培育池包括可组合式附着基框1,可组合式附着基框1内部铺设筛绢2,筛绢2内铺设粒径为0.5mm的细沙,可组合式附着基框1的各边均设有网眼。实施例1制备饲料:将海泥、粒径为0.25mm的贝壳粉、脱脂海带粉、石莼粉、玉米粉、鱼粉、食母生粉,按质量百分比例70%、10%、5%、5%、3%、2%、5%,充分混匀后,与煮沸并冷却至40℃以下的淡水按照3:1的体积比混合,揉成面团状,置于塑料袋中密封并置于25℃下静置2小时。刺参种参室内人工促熟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采捕及筛选:采捕时间为每年9月,选择水温介于14℃的池塘或海区;筛选体重200g以上,无外表损伤的健康个体;(2)促熟第一阶段:将培育池(水池)海水的水温、盐度、pH调至与采捕地相同,入培育池暂养,24h内密切观察,及时挑出排脏个体;24h后开始调节盐度至29‰,调节pH至7.9,温度调节至14℃,养殖密度为20头/m3;投喂饲料,将饲料搓成直径3cm的圆球状投放于培育池底,数量为4个/m2,并依摄食情况增减,以保持池内饵料充足且新鲜;期间不间断充气增氧,保持溶解氧不低于8mg/L;每日吸底换水1次,每次换水1/2,每隔3天在换水时用软水管冲洗培育池内细沙1次,水温无需调节,且开窗通风使培育池水温随自然海水水温下降而逐渐降低,直至培育池水温降至-2℃,保持5天;(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刺参种参室内人工促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采捕及筛选:采捕时间为每年9月,选择水温介于14~16℃的池塘或海区;筛选体重200g以上,无外表损伤的健康个体;(2)促熟第一阶段:将培育池海水的水温、盐度、pH调至与采捕地相同,入培育池暂养,24h内观察,及时挑出排脏个体;24h后调节盐度至29‰~31‰,调节pH至7.9~8.1,温度调节至14~16℃,养殖密度为20~30头/m3;投喂饲料,将饲料搓成直径3~4cm的圆球状投放于培育池底,数量为4~8个/m2,期间不间断充气增氧,保持溶解氧不低于8mg/L;每日吸底换水1次,每次换水1/2,每隔3天在换水时用软水管冲洗培育池内细沙1次,且开窗通风使培育池水温随自然海水水温下降而逐渐降低,直至培育池水温降至‑2~‑1℃,保持5~10天;所述的饲料由以下原料配制而成:将海泥、贝壳粉、脱脂海带粉、石莼粉、玉米粉、鱼粉、食母生粉,按质量百分比例70%、10%、5%、5%、3%、2%、5%,充分混匀后,与煮沸并冷却至40℃以下的淡水按照3:1的体积比混合,揉成面团状,置于塑料袋中密封并置于25~35℃下静置2~5小时;(3)促熟第二阶段:每日升温养殖海水0.5℃,连续升温10天后,保持恒温5天,至水温18℃后,恒温待产;期间投喂饲料,将饲料搓成直径3~4cm的圆球状投放于培育池底内,数量为4~8个/m2,期间不间断充气增氧,保持溶解氧不低于8mg/L;每日吸底换水1次,每次换水1/2,每隔3天在换水时用软水管冲洗培育池内细沙1次;(4)选择种参进行繁殖:选择体重增长至300g以上的个体作为种参进行繁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参种参室内人工促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1)采捕及筛选:采捕时间为每年9月,选择水温介于14~16℃的池塘或海区;筛选体重200g以上,无外表损伤的健康个体;(2)促熟第一阶段:将培育池海水的水温、盐度、pH调至与采捕地相同,入培育池暂养,24h内观察,及时挑出排脏个体;24h后调节盐度至29‰~31‰,调节pH至7.9~8.1,温度调节至14~16℃,养殖密度为20~30头/m3;投喂饲料,将饲料搓成直径3~4cm的圆球状投放于培育池底,数量为4~8个/m2,期间不间断充气增氧,保持溶解氧不低于8mg/L;每日吸底换水1次,每次换水1/2,每隔3天在换水时用软水管冲洗培育池内细沙1次,且开窗通风使培育池水温随自然海水水温下降而逐渐降低,直至培育池水温降至-2~-1℃,保持5~10天;所述的饲料由以下原料配制而成:将海泥、贝壳粉、脱脂海带粉、石莼粉、玉米粉、鱼粉、食母生粉,按质量百分比例70%、10%、5%、5%、3%、2%、5%,充分混匀后,与煮沸并冷却至40℃以下的淡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亚青张伟杰尹东红宋坚左然涛江会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