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池片及相应的网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5825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电池片及相应的网版,涉及光伏电池技术领域,该用于测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光伏电池片,光伏电池片表面包括m个由内至外设置的测试区域,每个测试区域内至少设置一组由矩形电极以平行间隔方式排布的测试电极;其中,m≥2。利用该光伏电池片测试方阻和接触电阻率能够现有技术中利用TLM测试样品测试电池的方阻和接触电阻率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测试准确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电池片及相应的网版
本技术涉及光伏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测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光伏电池片及相应的网版。
技术介绍
太阳电池工艺中,在印刷浆料后会进行烧结工艺,烧结的主要目的一是去除浆料中的水分,使浆料固化,凝结成低电阻率的金属电极;二是使电极与半导体硅片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降低电池的填充因子损失,提高电池的效率。通常评判电极与半导体硅片接触好坏的方式是测量它们的接触电阻率,接触电阻率越小,电池的性能越优良。接触电阻率一般与浆料成分、烧结温度等有关,准确测量接触电阻率有利于帮助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优化浆料成分与烧结温度,以降低接触电阻,提高电池片的填充因子,最终达到提高电池片效率的目的。当前测试接触电阻率的主要方法是传输线法(TLM方法),它是通过在硅片上印刷特殊电极的方法制作电池片,其电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一系列间距不同的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矩形电极。测试步骤一般为:i)依次测量相邻矩形电极之间的间距L,分别记为L12,L23,……,L(m-1)m,并测试相邻矩形电极之间的电阻R,分别记为R12,R23,……,L(m-1)m,以及测试电极长度W;ii)以L为横坐标,R为纵坐标做图,线性拟合得到拟合直线,进而得到拟合直线的斜率A和截距B;3)根据接触电阻率的计算公式得到ρc=(A*W/2)2*W2/Rsheet。但是根据电池片的实际性能测试来看,TLM方法得到的测试结果也不够准确。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光伏电池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利用TLM测试样品测试电池的方阻和接触电阻率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版,用于制备上述光伏电池片。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测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光伏电池片,所述光伏电池片表面包括m个由内至外设置的测试区域,每个测试区域内至少设置一组由矩形电极以平行间隔方式排布的测试电极;其中,m≥2。进一步的,所述m个测试区域由内至外依次相邻设置,第一个测试区域为口字形组成的测试区域,第二个测试区域至第m个测试区域均为回字形组成的环形的测试区域。进一步的,所述m个测试区域的面积相等。进一步的,所述m个测试区域的边缘轮廓为正方形。进一步的,第n个测试区域的外边框的边长为其中,Lc为光伏电池片的边长。进一步的,不同测试区域内的测试电极至少以所述光伏电池片的一条对称轴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电极的宽度为0.1-2mm。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电极的间距为0.2-100mm。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电极的间距之差为0.2-20mm。一种网版,所述网版的印刷图形与上述光伏电池片的图形相匹配。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TLM方法制备测试样品时,只是在硅片的中心位置印刷一组测试电极,由于在扩散工序中晶舟的位置关系,硅片中心接触掺杂源少,扩散方阻高;硅片边缘接触掺杂源多,扩散方阻低,因此整个硅片存在扩散不均的现象,导致不同的位置方阻不同,电池片不同位置的方阻和接触电阻率差异性较大,因此,利用目前的TLM测试样品得到的方阻和接触电阻率并不能代表整个电池片的方阻和接触电阻率的真实值。而本技术中的光伏电池片,通过设置m个由内向外设置的测试区域,使不同测试区域包含了不同的扩散浓度的区域,从而可以在多个不同扩散浓度的区域内进行测量,最后取平均值得到的方阻和接触电阻率更能真实表征整个光伏电池片的方阻和金属-半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率,从而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和选择原材料更具有参考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TLM测试方法所用的光伏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光伏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光伏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提供的光伏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5提供的光伏电池片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光伏电池片;2-测试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光伏电池片,所述光伏电池片表面包括m个由内至外设置的测试区域,每个测试区域内至少设置一组由矩形电极以平行间隔方式排布的测试电极;其中,m≥2。采用TLM方法制备测试样品时,只是在硅片的中心位置印刷一组测试电极,由于在扩散工序中晶舟的位置关系,硅片中心接触掺杂源少,扩散方阻高;硅片边缘接触掺杂源多,扩散方阻低,因此整个硅片存在扩散不均的现象,导致不同的位置方阻不同,电池片不同位置的方阻和接触电阻率差异性较大,因此,利用目前的TLM测试样品得到的方阻和接触电阻率并不能代表整个电池片的方阻和接触电阻率的真实值。而本技术中的光伏电池片,通过设置m个由内向外设置的测试区域,使不同测试区域包含了不同的扩散浓度的区域,从而可以在多个不同扩散浓度的区域内进行测量,最后取平均值得到的方阻和接触电阻率更能真实表征整个光伏电池片的方阻和金属-半导体之间的接触电阻率,从而提高了数据的真实性,对于指导实际生产和选择原材料更具有参考价值。测试区域由内至外设置是指测试区域从光伏电池片的中心部位开始向边缘延伸的方向设置,即,第一个测试区域位于光伏电池片的中间部位,第二个测试区域至第m个测试区域依次逐步靠近光伏电池片的边缘,这样,不同的测试区域可以覆盖不同的掺杂区域,使测试结果更能表征实际水平。在本技术中,为了使测试的结果更精准,测试区域的数量m优选为4-10。m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取值例如为:2、3、4、5、6、7、8、9或10。测试区域的形状可以不做限定,可以优选为方形以便于测试区域的设置。在分隔测试区域时,可以以并排矩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测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片表面包括m个由内至外设置的测试区域,每个测试区域内至少设置一组由矩形电极以平行间隔方式排布的测试电极;其中,m≥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测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池片表面包括m个由内至外设置的测试区域,每个测试区域内至少设置一组由矩形电极以平行间隔方式排布的测试电极;其中,m≥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测试区域由内至外依次相邻设置,第一个测试区域为口字形组成的测试区域,第二个测试区域至第m个测试区域均为回字形组成的环形的测试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测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测试区域的面积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光伏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m个测试区域的边缘轮廓为正方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测量金属-半导体接触电阻率的光伏电池片,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硕王栩生蒋方丹邢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