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灯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95437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15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灯条,所述灯条包括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组件,所述电路板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绝缘层、线路层和基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源、第一反射片和光学透镜,所述发光源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光学透镜罩设于所述发光源上,且所述第一反射片设于所述发光源和所述光学透镜之间,所述第一反射片开设有与所述发光源相对的第一通孔。所述灯条即可满足光线反射需求,又避免了使用白油,减少环境污染。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第二反射片和上述的灯条,所述第二反射片开设有与所述发光组件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发光组件相对。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均较为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灯条
本技术涉及显示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灯条。
技术介绍
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一般包括印刷电路板、设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光源以及罩设于光源上的透镜等。而传统的灯条的印刷电路板表层一般设有反射层(白油层),用以反射额外的光线,提供光线利用率。然而,这种设计方式虽然满足了光线反射需求,却带来了其他的缺陷,如:印刷电路板上需要喷涂白油,白油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其灯条,所述灯条即可满足光线反射需求,又避免了使用白油,减少环境污染;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均较为环保。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包括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组件,所述电路板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绝缘层、线路层和基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源、第一反射片和光学透镜,所述发光源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光学透镜罩设于所述发光源上,且所述第一反射片设于所述发光源和所述光学透镜之间,所述第一反射片位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内侧,所述第一反射片设有与所述发光源相对的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透镜面向所述发光源的一侧凹设有开窗,所述开窗与所述第一通孔上下相对。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和设于所述透镜本体上的若干个支脚,所述电路板上凹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支脚且与所述支脚一一对应的孔槽。进一步地,所述支脚位于所述透镜本体的内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片设有与所述支脚一一对应的卡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片与所述光学透镜粘接。进一步地,所述光学透镜与所述电路板粘接。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层为胶层或油墨层。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源为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珠。本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第二反射片和上述的灯条,所述第二反射片铺设于所述灯条的出光侧,所述第二反射片开设有与所述发光组件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发光组件相对。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然而,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其电路板表面不再喷涂白油层,改为绝缘层,绝缘层用以实现电路板板面绝缘。为了实现光线的反射,在光学透镜和发光源之间增设了第一反射片,第一反射片的中心区域设有第一通孔。发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一通孔之后到达光学透镜,经光学透镜折射或者反射出去,将发光角度扩大。利用第一反射片可将反射至电路板方向的光线再次反射出,从而满足了灯条光线反射需求,又避免了使用白油层,减少环境污染。因而采用上述灯条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制作和使用过程中更加环保。光学透镜上的支脚和电路板上的孔槽相配合,用以实现光学透镜的定位,方便固定安装。支脚位于透镜本体的内侧,相应地,电路板上的孔槽也向内缩进,使得电路板的宽度可以缩减,降低制作成本。所述第一反射片设有与支脚一一对应的卡口,方便第一反射片定位,防止第一反射片移动,影响出光效率。所述绝缘层为胶层或油墨层,在保证电路板表面绝缘的情况下,降低了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所述的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灯条的局部爆炸图;图3为图1中的灯条的局部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所述的灯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灯条的局部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装配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200)、灯条,110(210)、电路板,111、孔槽,120(220)、发光组件,121(221)、发光源,122(222)、光学透镜,1221(2221)、透镜本体,1222(2222)、支脚,1223、开窗,123(223)、第一反射片,1231、第一通孔,1232(2232)、卡口,300、第二反射片,310、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于”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设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通过居中的元件设于另一个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的元件而连接于另一个元件。此外,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100的一个实施例,包括电路板110和间隔设于所述电路板110上的多个发光组件120。电路板110为印刷电路板,其将多个发光组件120以不同方式串联或者并联连接,并提供结构支撑功能。所述电路板110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绝缘层、线路层和基板。绝缘层用以实现电路板110的板面绝缘;线路层也即铜层,实现多个发光组件120的电连接;基板可为FR4(环氧玻纤布基板)板材,用以实现导热,也可为带有绝缘层的铝基板等。请结合图2,所述发光组件120包括发光源121、第一反射片123和光学透镜122。所述发光源121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10上,所述光学透镜122罩设于所述发光源121上,且所述第一反射片123设于所述发光源121和所述光学透镜122之间。所述第一反射片123位于所述光学透镜122的内侧,第一反射片123为环形,其中间设有与所述发光源121相对的第一通孔1231,所述第一通孔1231的大小与所述发光源121的大小相匹配。下面对本实施例所述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其电路板110表面不再喷涂白油层,改为绝缘层,绝缘层用以实现电路板110板面绝缘。为了实现光线的反射,在光学透镜122和发光源121之间增设了第一反射片123。第一反射片123的中心区域设有第一通孔1231,发光源121发出的光线穿过第一通孔1231之后到达光学透镜122,经光学透镜122将发光角度扩大。利用第一反射片123可将反射至电路板110方向的光线再次反射出,从而满足了灯条100光线反射需求,又避免了使用白油层,减少环境污染,使用更加环保。可选地,所述电路板110的绝缘层为胶层或油墨层,在保证电路板110表面绝缘的情况下,降低了制作难度和制作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采用其他较为环保的绝缘介质层来代替上述的胶层。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光学透镜122面向所述发光源121的一侧凹设有开窗1223,所述开窗1223与所述第一通孔1231上下相对。光学透镜122上的开窗1223用于配合所述发光源121发光,使发光源121发出的光线均匀的分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增大了光线出射的角度,即起到打散光线的作用。请结合图2和图3,所述光学透镜122包括透镜本体1221和设于所述透镜本体1221上的若干个支脚1222。所述开窗1223位于透镜本体1221的中心。所述电路板110上凹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支脚1222且与所述支脚1222一一对应的孔槽111。通过光学透镜122上的支脚1222和电路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组件,所述电路板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绝缘层、线路层和基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源、第一反射片和光学透镜,所述发光源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光学透镜罩设于所述发光源上,且所述第一反射片设于所述发光源和所述光学透镜之间,所述第一反射片开设有与所述发光源相对的第一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和设于所述电路板上的发光组件,所述电路板由上往下依次设有绝缘层、线路层和基板,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源、第一反射片和光学透镜,所述发光源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光学透镜罩设于所述发光源上,且所述第一反射片设于所述发光源和所述光学透镜之间,所述第一反射片开设有与所述发光源相对的第一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面向所述发光源的一侧凹设有开窗,所述开窗与所述第一通孔上下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和设于所述透镜本体上的若干个支脚,所述电路板上凹设有用于容置所述支脚且与所述支脚一一对应的孔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灯条,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少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